民国耆宿清末状元——张謇的沉浮人生

凡旋聊历史 2024-10-11 16:08:42

南通狼山风景区

张謇(1853年7月1日-1926年8月24日),字季直,号啬庵。江苏通州海门长乐镇(今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常乐镇)人,为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光绪二十年(1894年)考中状元后,主张 “实业救国”,毅然决然地走上了荆棘丛生的创办实业之路。一生创办了20多家企业,370多所学校,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和文教事业的发展。他忧国忧民,关注朝政,先后撰写了大量关系国计民生的文牍。在立宪运动中,曾组织发动了三次国会请愿运动,成为国内立宪派领袖人物之一。辛亥革命爆发后,反对帝制,拥护革命,为推动国家共和体制的创立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张謇像

一、出身“冷籍”,艰难求学

张謇祖籍江苏常熟,清咸丰三年(1853年)出生于江苏南通一户世代务农的家庭,有兄弟五人,他排行第四。其自幼聪颖,被家庭寄予厚望。4岁时,其父张彭年便开始教他学《千字文》,5岁时已经可以完整背诵。12岁时,塾师出上联:“人骑白马门前去”,张謇当即对曰:“我踏金鳌海上来”。张謇祖辈上溯三代没有人做过官,三代以内不曾有人中过秀才或举人,在当时被称为“冷籍”士人。按照当地的科举惯例,冷籍士人需要多交报名费。为减轻家庭负担,经老师宋琳安排,张謇冒充如皋县秀才张世德的孙子,用张育才的名义报名注册,成为如皋县学生员,第二年在如皋县考中秀才。此后,张謇每两年就去江宁参加乡试,但先后五次都未中举。

张謇故居濠南别业

如皋张家认为张謇功名无望,开始用冒名一事要挟张謇,连续索要钱物。在张謇实在无法再提供财物后,竟将他软禁在学宫居仁斋,并以“张育才忤逆不孝”告上了公堂,要革去他的秀才,还要下狱问罪。时与张謇并称为“江苏五才子”之一的如皋顾延卿,听闻张謇之事后大为气愤,认为“张謇借藉应试,本属无奈,怎能让小人贪财借题发挥断送英才呢”?他拿出家中银子为张謇上下奔波。在时任通州知州孙云锦的斡旋下,这场延续数年的官司,在张謇20岁时才得以告结。礼部同意张謇重填履历,撤销控案,恢复通州原籍。张謇曾写下“半世仇人张世德,一生知己顾延卿”的对联。

张謇书法

二、淮军幕僚,历练朝鲜

这场官司使张謇身心疲惫,家境因此陷于困顿。为了养家糊口,应知州孙云锦之邀,张謇为其幕僚。后孙云锦调任江宁法审局局长,张謇亦随赴江宁续任幕僚,得到历练。 光绪二年(1876年)夏,在孙云锦推荐下,张謇应淮军“庆字营”统领吴长庆邀请,担任庆军幕文书,并结识投靠吴长庆的袁世凯。吴长庆和袁世凯的养父是拜把子兄弟,两人曾经共同抗击和围剿捻军,有生死之交。吴长庆将袁世凯当作晚辈提携关照。张謇来“庆字营”后,吴长庆慕名让袁世凯拜他为师,教他读书,故当时袁世凯尊称张謇为“张老夫子”或“季直师”。吴长庆对张謇非常信任,让参与了庆军机要、重要决策和军事行动。

淮军“庆字营”统领吴长庆

光绪六年(1880年)春,吴长庆升授浙江提督,奉命入京觐见,张謇随同前往,结识京师许多名流,开阔了视野。光绪八年(1882年),朝鲜发生“壬午兵变”,日本乘机派遣军舰进抵仁川,吴长庆奉命督师支援朝鲜平定叛乱,以阻止日本势力扩张。张謇与袁世凯随部赴朝。在朝鲜的平叛过程中,吴长庆按照张謇的谋划,让袁世凯率领一支清军冲锋在前,兵变很快得以平定。张謇在为吴长庆起草的给清廷奏折中说袁世凯“治军严肃,调度有方,争先攻剿,尤为奋勇”,将他赞扬了一番,并报以首功。当年,23岁的袁世凯则以帮办朝鲜军务身份驻藩属国朝鲜,协助朝鲜训练新军并控制税务,俨然成为朝鲜的太上皇。

朝鲜汉城庆会楼

张謇随吴长庆驻扎在朝鲜两年,十分了解朝鲜的风土人情。他意识到清朝在朝鲜的控制力十分薄弱,且宗藩关系也到了危险的境地。因此,他为吴长庆起草了《条陈朝鲜事宜疏》《壬午东征事略》《朝鲜善后六策》等奏折,向清廷建议“请援汉玄菟、乐浪郡例,废为郡县;援周例,置监国”。提出废除朝鲜国王,设置朝鲜省,通过朝鲜制约日本、俄罗斯等设想,显示出他远大的外交军事眼光和才能,颇受朝野各方瞩目和称赞。特别是关于先下手“规复”朝鲜、琉球的策论,更是令人称道,得到南派“清流”首领潘祖荫、翁同龢的认可与赏识。但却遭到晚清重臣李鸿章的痛斥,认为张謇就是“多事”。清朝中央政府的犹豫不决,错失良机,为日后的“甲午战争”埋下了伏笔。

中朝界河——鸭绿江

三、会试夺魁,汇入“清流”

1884年吴长庆病故。张謇先后谢绝李鸿章和张之洞聘其为幕僚的邀请,结束幕僚生涯,回家读书,重新开启应试之路。1885年,幸运之星突然降临了。31岁的张謇在乡试中,以第二名的成绩考中了举人。不料接下来的十年,从1885年到1894年,张謇再次陷入怪圈,一次又一次参加会试,一次又一次名落孙山。当时主持会试的翁同龢、潘祖荫等人都看好张謇的学问和人品,对他有意延揽栽培。他们多次在礼部会试时暗中辨认他的试卷,结果连续三次误判,为他人做了“嫁衣”。

晚清重臣李鸿章

光绪二十年(1894年),慈禧六十寿辰特设恩科。在父亲的一再强求下,原本已经心灰意冷的张謇,这才动身上路,第五次进京赶考。这次会试,张謇被取中第六十名贡士。三月礼部复试取在第十一名,翁同龢将他改为第十名。四月殿试,翁同龢已经迫不及待,他命收卷官坐等张謇交卷,然后直接送到他的手里,匆匆评阅之后,便游说其他阅卷官把张謇定为第一,并特地向光绪皇帝介绍说:"张謇,江南名士,且孝子也"。经过一番操作后,42岁的张謇终于在会试中一甲一名进士,成为南通有史以来唯一的状元,被授以翰林院修撰,官秩六品。为了张謇能拿状元,翁大人真是够拼的!

军机大臣翁同龢

1894年7月25日,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了。民族危机促使帝后两党矛盾进一步激化。以翁同龢为首的“清流”拥戴光绪帝,好发主战议论,其主要抨击目标为畏日如虎的李鸿章,实际上是借以冲击主和的后党,企图为虚有“亲政”其名的光绪帝争取若干实权。张謇由于历史渊源和政见相近,很快就成为“清流”的佼佼者,与志锐、文廷式、徐致靖、汪鸣鸾、沈鹏等五人合称翁门六子。他们以主战著称,曾单独上书慈禧和光绪,弹劾主和误国的李鸿章。甲午战争以北洋水师全军覆灭而结束。恰巧张謇因父丧循例丁忧。1895年3月,湖广总督张之洞请示朝廷,委派回籍守制的张謇在盛产棉花的通州兴办纱厂,张謇慨然应允,并选定水陆交通方便的唐家闸作为厂址,开始筹建大生纱厂。

湖广总督张之洞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闰三月,张謇丁忧期满,按照惯例回京履职。此时戊戌变法在京城如火如荼的进行,维新派爆发出强烈的政治热情。翁同龢主张光绪帝亲政并支持维新派。他向光绪帝密荐康有为。张謇协助老师翁同龢,积极参与维新变法,上了不少奏议,敦促朝廷调整政策,促进工商业发展。翁同龢作为帝党的中坚,为慈禧太后所忌恨。在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后,被开缺回籍。眼见着七十多岁、已是一品大臣的恩师被赶出京城,张謇不禁黯然神伤,更是看透了官场之无聊。他作了《奉送松禅老人归虞山》诗赠翁同龢,并前往火车站泣泪送别。7月21日,张謇也借故请假南归,继续他的“实业救国”。9月21日凌晨,慈禧太后再次临朝"训政"。"戊戌变法"失败。“戊戌六君子”血洒菜市口。翁同龢又被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交地方官严加管束。

慈禧太后

四、实业救国,力推立宪

1899年4月,拥有2.04万纱锭的大生纱厂建成投产,为扩大品牌效应,大生纱厂以张謇的状元身份为号召,棉纱产品使用“魁星”商标,设计为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的形象。第一年便净赚将近8万两白银,取得了较为丰厚的经营成果。次年,张謇在吕泗、海门交界处围垦沿海荒滩,创办纱厂的原棉基地,建设拥有10多万亩耕地的通海垦牧公司。之后不断扩大规模,同时鼓励当地农民种植比稻米更为划算的棉花,造福了一方百姓。庚子年间,北方义和团兴起。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6月21日,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向欧美十一国宣战。刘坤一、张之洞倡导“东南互保”,张謇是暗中牵线人之一。东南互保使河北、山东以外的地区得以免于义和团及八国联军战乱的波及,为大清帝国维持了半壁江山。

大生纱厂钟楼——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趁清廷被八国联军战败而欲求改革之机,张謇撰写了长文《变法平议》,提出对中国社会变革的设想和主张。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5月,张謇应邀参加大阪博览会,在日本呆了70天。在详尽考察了实业、教育后,他认真考察了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度,对明治维新的效果赞叹有加。回国后,他印了很多宣传材料,包括日本宪法、各国政制等,发给大众和清廷高官。光绪三十年(1904年),张謇上奏朝廷,要求仿照日本明治维新变法颁布天下,定国名为大清宪法帝国。为了实现“君主立宪”主张,他拜访了湖广总督张之洞,张之洞给他推荐了时任直隶总督加北洋大臣袁世凯。张謇接受张之洞的建议,给袁世凯写了一封信,请他支持君主立宪。此后两人开始了鸿雁传书。

日本奈良法隆寺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爆发在中国东北土地上的日俄战争,以弹丸小国日本打败俄国这个强大的沙皇帝国而结束。当时朝野普遍认为,日本赢在君主立宪,俄国败在沙皇专制。于是,国内的立宪派开始占上风。全国八位总督有五位上书力荐君主立宪。当年7月,清廷派等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9月,宣布废止科举考试。1906年9月,下诏“预备仿行宪政”。12月6日,张謇、汤寿潜等人率先在上海成立预备立宪公会,成为全国最有影响的民间立宪宣传组织。1908年8月27日,清廷颁布《九年预备立宪逐年筹备事宜渝》,即在九年内,逐年进行立宪改革。同年11月,慈禧和光绪相继病死,年仅三岁的溥仪继位,改元“宣统”,其父载沣为摄政王。他忌惮袁世凯权倾朝野,野心勃勃,以足疾为由,将其"开缺回籍"。

摄政王载沣

宣统元年(1909年)10月14日,张謇被公推为江苏谘议局议长,开始策划奏请清廷速开国会事宜。次年1月,在张謇等人的倡导下,一个由十六省谘议局代表组成的国会请愿团抵京,发起第一次国会请愿活动。清廷以筹备尚不充分为由,驳回请求。5月,又发起第二次国会请愿活动,又被驳回。10月,再发起第三次国会请愿活动。朝廷压不过去,终于改口,称宣统五年(即1913年)准开国会,这比九年为期提前了三年。但同时下诏解散请愿同志会,不准再行请愿,严敕各省代表“即行回籍,不得逗留京师”。1911年5 月8日,清廷组成以庆亲王奕劻为总理的皇族内阁。皇族内阁的成立,表明清廷根本无意实行君主立宪,只是借“立宪”之名集权皇族,抵制进步与平等。

皇族内阁合影

清廷的所作所为张謇深感失望,他决定亲赴京城,当面向摄政王和庆亲王奏议君主立宪事宜。1911年5月11日,张謇路过河南彰德特意下车,与被罢黜的袁世凯密谈5个小时。他寄希望于像袁世凯这样有威望、有势力的大臣能登高一呼,力挽狂澜。赴京后,在摄政王载沣、庆亲王奕劻接见他时,张謇苦口婆心,劝告清廷顺应时代、顺应民意,加快君主立宪步伐。清廷再次否定张謇的建议,并拟委任张謇以“宾师之位”,他坚辞不就。至此,张謇等君主立宪派力推的立宪运动彻底失败了。立宪运动的失败其实是立宪派和清政府的“双输”。立宪派输在三次请愿,一次比一次激烈,但国会终究没有开成。清政府输在以前亦真亦假的政治改革到此前功尽弃,并把立宪派推入敌对阵营,直接导致了自己不久之后的败亡。

庆亲王奕劻

六、拥护共和,热衷公益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张謇迅速地转变政治立场,利用自身的威望,毅然发出通电,呼吁各省督抚起义,拥护共和,反对帝制。张謇的“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短期内一个接一个省纷纷独立。迫于无奈,清廷不得不重新启用袁世凯,命其率领北洋军进攻武昌。11月6日,张謇致电袁世凯,劝他认清国内趋于共和的严酷现实,尽快与南方革命势力达成协议,避免内战,以确定共和政体。在张謇的斡旋下,南北双方达成共识:如果南北和解,清帝退位,袁世凯就任民国大总统,一切都顺理成章了。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任命张謇为实业部长。到任后的第三天,张謇与孙中山这两位时代英豪第一次见面。他答应孙中山以大生纱厂作担保,向日本三井洋行借款30万银元,作为临时政府开办费。

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孙中山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和临时大总统就职,让袁世凯产生疑虑。1月10日,张謇致电袁世凯,解释设立临时政府是为了稳定南方形势而不得已为之。他还暗示让段祺瑞等向清廷请愿逼宫,并说“甲日满退,乙日拥公,东南诸方,一切通过”。2月7日,由于反对孙中山为筹集军款,与日本签订《中日合办汉冶萍草约》,张謇不顾孙中山的挽留,辞去了实业总长一职。民国元年(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张謇替皇室起草了退位诏书。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在袁世凯复辟帝制阴谋日渐暴露时,张謇多次劝说无效后愤然辞职。袁世凯称帝后,曾仿汉高祖时"嵩山四皓",封张謇、徐世昌、赵尔巽、李经羲等四人为"嵩山四友",各颁嵩山照片一张,并给予他们免称臣跪拜的特权。他坚辞不就,并斩断了与袁氏的一切联系,回到故乡专务实业和教育。

袁世凯称帝像

张謇以大生纱厂为核心,一生创办了20多家企业,涵盖了棉纺业、盐垦业、金融业和交通运输业等;参与筹建了370多所学校,是南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河海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复旦大学、东华大学、南京大学等学校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在实业、教育初见规模后,张謇投入精力发展各类社会公益、慈善事业,进而推广到市政建设,比如博物馆、图书馆、公共体育场、气象台、公园、剧院,建设公路、桥梁、码头、发电厂,建立汽车公司。在公益事业方面,建立了医院、公墓、残废院、贫民工场、济良所,甚至包括文物古迹和珍稀树木保护。

张謇创办的“女子师范学校”旧影

民国11年(1922年),北京、上海报纸举办民意测验,张謇以最高票当选为民众“最敬仰之人物”。这年,纺织业发生危机。在随后的中日纱厂竞争中大生纱厂被迅速拖垮。无奈之下,张謇只好向国外寻求资金支持,但直到1924年,不但日本的资金没有盼来,就连谈好的美国借款也突然毁约。大生纱厂此时已是负债累累,无法维持,最终被日企纱厂吞并,导致张謇的事业全面崩盘。应该说,张謇晚年不顾纱厂盈利薄弱,盲目投资社会事业,导致资不抵债,是致其破产的主要原因,其教训不必为尊者讳。1926年8月24日,带着满腹遗憾的张謇在南通病逝,享年73岁。

张謇铜像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