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草莓的挑战颇多,即便幼苗艰难存活,田间却常现新叶皱缩、扭曲且尺寸异常的现象,这往往让莓农误判为病毒侵袭或缺素症,实则多数情况下,幕后黑手是芽线虫。
芽线虫虽小,其造成的破坏力却不容小觑。它们在取食过程中,悄无声息地侵蚀叶芽与花芽,导致生长点发育受阻,出现长势迟缓、畸形乃至消亡的现象,花芽亦难逃厄运,发育不良、畸形、数量锐减,极端情况下甚至引发绝产。
芽线虫的危害症状受芽线虫侵扰的草莓,其心叶会呈现歪曲畸形的状态,叶片色泽异常浓绿且失去自然光泽。病情严重时,整株草莓会显得萎蔫且生长受限,心芽颜色转为黄色或红褐色,这一现象也被形象地称为“红心病”。更为严重的是,当线虫与病原细菌共同作用时,植株地上部分会极度矮化,形成紧凑如“花椰菜”般的肉质丛状结构。
芽线虫的传播途径草莓芽线虫主要通过土壤传播,能够依附于种苗、土壤颗粒及灌溉水等途径迅速扩散。在草莓重茬地、杂草丛生、地势低洼且频繁进行大水漫灌,或是雨水丰沛的条件下,芽线虫的发生尤为猖獗。
防治策略鉴于芽线虫易于在湿润环境下迅速扩散的特性,莓农需采取积极主动的巡查措施,一旦发现症状,应立即采取行动进行防治。
药物防治:可选用阿维菌素、敌百虫、阿维菌素+噻唑膦或氟吡菌酰胺等药物,通过交替使用的方式,采用喷淋与灌根相结合的方法,确保药效直达根部,必要时可每隔7天重复防治一次。土壤消毒:对于计划次年重茬的地块,务必做好土壤消毒工作。可利用夏季高温进行闷棚处理,或结合石灰氮、棉隆、威百亩等化学药剂,进一步提升消毒效果,从源头上减少芽线虫的危害。通过上述综合防治措施,莓农可以更有效地应对芽线虫的挑战,保障草莓的健康生长与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