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位列十大元帅之首,在那个血与火,风与雷的时代带领我军取得

观史亦鉴 2024-03-14 17:17:38

朱德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位列十大元帅之首,在那个血与火,风与雷的时代带领我军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军事大捷。 可谁又知道,在刀口舔血,沙场肉搏的朱老总会博得一个“兰花先生”的雅号? 朱老总一生爱兰如痴,据说这也和他的挚爱伍若兰分不开关系。 伍若兰是朱老总的爱妻,其间还有一个壮烈而凄美的故事。 伍若兰,生于湖南知识分子之家。 她自幼接受良好教育,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她作为接受过新式教育的人,做事大胆前卫,剪长发,放小脚,闹革命,样样敢做。 在湖南暴动的浪潮中,二人姻缘所至,朱德结识了这位智勇兼备,胆识过人的女子。 当时朱德已年过四十,而伍若兰正是二十出头的如花年纪,虽然二人年龄悬殊,但是对于革命的向 往与理想的追求让两个炙热的灵魂走到了一起。 1928年3月,热恋中的二人在水东江兵工厂的一间小土屋里喜结良缘。 结婚时,据说伍若兰一直觉得自己脸上有麻子配不上朱德,但朱德开了个玩笑巧妙化解了这个尴尬,大意是伍若兰有麻子,而他有胡子,“麻麻胡胡”恰好是天作之合,绝配。 一时之间,二人的感情又一次陡然升温,婚后,部队里还流传起一首顺口溜,其主角就是这对“麻胡”夫妇。 好景不长,随着红色政权不断扩张,国民党的围剿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1929年1月,为打破湘赣两省国民党的第三次“会剿”,毛泽东决定冒险突出包围圈,向外挺进,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 伍若兰虽是一介女流,但打得一手好枪,宣传工作也做的异常出色,在部队日夜行进的过程中,她不辞辛劳,尽心尽力,但危险还是不期而至。 当时部队行进到项山地区,军部设在一座古庙里。 夜里围剿力量以夜色为阻挡,悄然包围了军部。 晨曦时分,一阵枪响从后山坡响起,惊醒了睡梦中的朱德,军部立即吹起了紧急集合哨,朱德起身抽出藏在枕头底下的枪,以防不测。 身边的爱妻早已发现异常,冲出门察看敌情。 正当朱德正要冲出去一探究竟的时候,完成侦查的伍若兰回来阻止了朱德的行动。 她告诉朱德,眼下已十万火急,她必须立刻掩护自己的丈夫突围撤离出去,否则他性命堪忧。 朱德说什么也不答应,他无论如何也不能抛下已身怀有孕的爱妻。 就在两人推攘之际,匪兵已一脚把门踢开。 千钧一发之际,伍若兰飞脚踹下朱德手中的枪,枪掉进了床下。 伍若兰急中生智,对自己已被敌人包围了这一情况假装不知,对冲进来的敌人正色喊道: “大清早你们不在外守着,跑我屋里干啥?” 她扭头对朱德说:“愣着干嘛?你还不去打水来给军长洗脸?” 那时的朱德穿着朴素,胡子邋遢丝毫无官员做派,敌人真假难辨。 敌人拿枪指着朱德质问伍若兰朱德的身份,伍若兰只是淡淡说了一句:“伙夫”。 就是伍若兰的这一句伙夫,朱德提上水桶出门得以顺利脱险。 敌人目标是朱德,所以没有对这个伙夫太多关注,唯恐打草惊蛇,遂火速冲到后房去抓人。 伍若兰趁机逃离,可最终因为身怀有孕,在逃脱过程中不幸被敌人打中小腿,英勇就义,享年26岁。 得知挚爱离世的消息,朱德悲痛不已,据说从此朱德对于兰花更是尤为喜爱,终不肯离身。写下大量吟咏兰花的诗篇,都是在悼念亡妻若兰。

0 阅读:185
观史亦鉴

观史亦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