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遇袭事件发酵,舆论监督如何变成“后台”比拼?

念闻天眼 2024-11-16 17:24:42

舆情概述

2024年11月14日下午,新华社《经济参考报》记者王文志、程子龙在安徽合新高铁中铁七局施工现场进行调查采访时遭遇袭击,手机被抢,王文志右手受伤。事件迅速引发广泛关注,14日晚间相关话题登上热搜,截止15日上午9时,浏览量高达4690.4万,60余家媒体报道,中铁七局发布声明,表示高度重视此事,正配合安徽定远县警方全面调查,并坚决维护记者舆论监督的合法权益。舆论普遍谴责袭击记者的行为,认为这是对新闻自由和舆论监督的严重侵犯。部分网友将记者遇袭与此前报道的合新铁路建设材料“以次充好”问题联系起来,怀疑袭击是为了掩盖质量问题。

▲图片来源网络

舆情反响

媒体观点

法治网:尊重记者的正当采访权,正确对待媒体报道和舆论监督,及时查明真相、查摆问题、堵住安全漏洞,是涉事企业应尽的义务和应有的态度。而一味地瞒、堵,甚至采用暴力手段阻挠记者采访,不仅不会让企业的经营和事件的发展回到正轨,反而会导致问题越来越严重,等到捂不住的那一天,付出的代价只会更惨重。

北京日报:记者采访遇袭,令人震惊,也引人深思——为何总有人“防火防盗防记者”,总把舆论监督当“洪水猛兽”?

潇湘晨报:新华社记者被打三大疑问待解:高铁建设居然涉嫌偷工减料?调查期间居然胆敢袭击记者?众目睽睽之下居然想推责给农民工?

南方周末:那些试图对抗甚至践踏舆论监督的行为,都应该为自己的愚昧鲁莽付出代价。

网民观点

▲微博相关话题评论

舆情观察

“新华社记者遇袭事件”表面上看似是对国社记者的侵害,实则直指民生,深刻触及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1月12日,《经济参考报》刊发报道,揭露某铁路施工现场多家施工单位以次充好的工程材料,严重威胁着公众生命安全。11月14日,记者再次深入现场追踪调查,却不幸遭遇袭击,这不仅是对记者人身安全的侵犯,更是对公众知情权的严重践踏,

正如网友调侃“打得幸好是新华社的记者”,表明看似幽默,实则背后是无奈。无论是专业度还是平台背书出发,传统媒体在舆论监督和深度调查报道方面确实具有独特的优势。如“油罐车事件”报道记者通过深入调查揭示真相,进一步推动社会正义,是新媒体和自媒体难以比拟的。但是也有网友指出,“对面也是国企”“新华社好像行政级别好像和国务院国资委平级”,把一场舆论监督变成了“后台比拼”。传统媒体的优势在某些情况下反而成为了争议的焦点,权力对比使得舆论监督的过程变得更为复杂和敏感。中铁七局负责人“或是农民工所为”的这一回应,更是引起了舆论场对权力关系网络的复杂博弈的种种猜测。舆论监督不仅需要挖掘事实真相,还需要应对来自不同权力主体的压力和干扰,使得舆论监督面临着多重的挑战。

“新华社记者遇袭事件”是一个悲剧,但同时也再次证明了传统媒体在关键事件中的责任担当,也让公众得以“细看”舆论监督这一“国之重器”本身的“重量”及其背后所需承担的巨大风险。社会各界更应给予记者更多理解和支持,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公正、透明的社会环境。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