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策反收编工作敌我难辨、斗争残酷的年代。
1930年的中国,正值动荡不安之际,革命的火种在黑暗中顽强地燃烧。在那混乱的年代,人心的天平随时可能倾斜,誓言也不过是风中飘摇的纸鸢,难以捉摸其真实与虚假。
1930年4月1日,一个看似平常的日子,却见证了坞根游击队与一支敌军部队的“联姻”。
坞根游击队队长叶景泰与原驻乐清大荆镇城隍庙的敌军连长张玉芝,各自率领麾下,约三百余人在青屿汇合。他们共同分配了从地主家收缴的财物,随后在白溪环山的一处山坳中扎营,共度四夜。
图片源自网络
在最后一天的夜晚,篝火熊熊,映照着每一个人的脸庞。叶景泰与张玉芝,面对着众人,庄严地向天发誓——双方将赤诚相对,永不背叛,若有异心,子弹穿身。
那一刻,誓言在山谷间回荡,似乎连风都为之静止。
然而,叶景泰心中那份收编成功的喜悦,却如镜花水月般脆弱,因为他未曾料到,眼前的张玉芝,竟是一个反复无常、狡诈多变的人。
张玉芝之所以选择投奔游击队,并非出于对革命的深厚向往,而是源于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
1930年初,他所驻守的国民党四十五师一三五旅第九连,因军饷久拖不发,士气低落,人心涣散。在这样的背景下,玉环地下党组织的策动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张玉芝心中的枷锁。
他决定不再忍受这种窝囊的日子,发动兵变,投奔游击队。
他借送行之名,除掉了与自己不和的连长武进德,将两连合并,率领一百多人投奔了坞根游击队。
对于张玉芝的到来,叶景泰等人表示了热烈的欢迎。然而,由于双方力量相当且成员生疏,他们选择了共同行动但各自独立的方式。这种安排,如同一道隐形的裂痕,为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图片源自网络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便到了5月3日。这一天,坞根游击队与张玉芝部一同来到了南砩。
夜幕降临,南阁大祠堂内灯火通明,张玉芝部人马在此驻扎;而坞根游击队则选择了南阁小学作为栖息地。然而,就在这宁静的夜晚,一场阴谋正在悄然酝酿。
南阁的士绅张松如,因害怕自家受到牵连,悄悄派人前往大荆,与当地反动士绅蒋叔南密谋。
蒋叔南,这位曾任南五省稽查处侦察官的老狐狸,对张玉芝的反复无常了如指掌。他深知,只要给予足够的利益诱惑,张玉芝便能再度“回头”。
于是,蒋叔南派人联系驻扎在温州的国民党军四十五师一三五旅李旅长,共同设下了一个收回叛军的计谋。几天后,张松如花费巨资买通了大荆肖包周村的鸬鹚小头,让其给张玉芝送去一封密信。
这封信表面上是讨要游击队牵走的马匹,实则暗藏玄机。信中开篇便是“灭匪归营”四字,承诺只要张玉芝能里应外合消灭坞根游击队便可既往不咎、立功赎罪。
这封信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张玉芝心中那扇贪婪与背叛的大门。当一三五旅入驻黄皮岙一带对游击队摆出合围态势时,张玉芝那颗不安分的心更加蠢蠢欲动。他望向叶景泰等人的驻扎方向时,目光中已多了一丝阴狠与决绝。
5月7日凌晨,面对敌人的进逼,部队从南阁出发准备前往太湖山与永嘉的潘喜唐部会合。
叶景泰兵分两路向太湖山撤退:一路由陈洪法率领80多名战士先行到双峰岭等候;另一路则由叶景泰与张玉芝部约200人合兵一处向太湖山进发。
然而,在这看似平常的撤退中却暗藏杀机。由于叶景泰所率游击队人数明显少于张玉芝所部,张玉芝的狼子野心终于显露无遗。
当队伍行至叶藤岭山腰岙坤时,口渴难耐的游击队员们纷纷停下脚步捧水痛饮。而就在这时,张玉芝所部已悄悄在岭头散开摆开了八字形阵势居高临下将枪口对准了正在饮水的游击队员们。
“打!”随着一声令下枪声大作弹雨如注。叶景泰等人纷纷中弹倒地其他游击队员们也被打得措手不及随后四散奔逃。在双峰岭等候的陈洪法听到枪声后知道情况有变急速回兵相救。然而此时又有情报传来:黄皮岙一带的国民党军队已经倾巢出动正向双峰岭蜂拥而来。
图片源自网络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陈洪法陷入了两难境地。他深知如果继续救援可能会遭遇敌人的前后夹击造成更大的损失;但如果撤退又可能让战友们陷入绝境。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为了避免更大损失他决定暂时撤退寻找机会再图反击。
然而这一撤却成了他们与叶景泰等人永别的开始。张玉芝在背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成为了历史的罪人。而叶景泰和他的战友们则用生命诠释了忠诚与信仰的真谛。他们的故事虽然悲壮但却激励着后来者不断前行为革命事业奋斗到底。 最终,只能无奈地带领战士们,愤懑地撤回坞根。
解放之际,一位亲历此事的老红军,忆及往昔,仍频频摇头,感慨万千:
“昔日斗争惨烈,敌我混杂,策反与收编步履维艰,人心难测,即便对天发誓,也可能背后放冷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