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自己读完,你就知道郑和下西洋有没有错!

醉柳探文学 2024-03-04 00:04:44
◾《人海之间》/ 杨斌(著) 🌿古代中国给人的刻板印象,她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其实看地理位置,古中国也临海,靠海吃海,难道就没点海上活动? 📚作者把目光聚焦在此,以海洋的视角重新审视古代中国的历史。 古代中国在海洋上的角色是怎样的?与印度洋世界的交往又如何?作者试图揭开那些被时间遗忘的历史烟云。 📝本书从船、物、事、人四个方面展开讲述。 🚢在船的部分,介绍了古代海船,如宋代“泉州一号”、横穿印度洋和南海的“黑石号”,以及南宋海洋贸易的“南海1️⃣号”。 以船为切入点,缓缓展开一幅古中国的海上活动画卷。 当年南海1️⃣号被打捞时,我在念初中,特别好奇。广东人嘛,这出水地方离我又近,激动呀。 🐚在物的部分,探讨了嘉靖宫中的龙涎香、海贝、椰子等与海洋往来相关的物品。其中的龙涎香,真的很稀缺! ✍🏻在事的部分,我来分享下大家熟悉的郑和下西洋。 当年郑和下西洋,只宣国威,但强不凌弱,船队不搞殖民,也不掠夺不侵犯👍🏻。 然而此举,士大夫们认为是劳民伤财。到了宣宗朝,郑和第7️⃣次下西洋,书中对这次航海着墨颇多。 因为这可是分水岭,郑和病逝,导致行程匆匆结束。 郑和si后,至成化帝时,听闻永乐下西洋盛举,心生向往。兵部的刘大夏惶恐又兴航海大梦,就毁了所有下西洋资料,说出那句“纵得珍宝,于国家何益!”的肺腑之言。 虽然有这个理,可也造就了遗憾。毕竟后人对下西洋的真实情况,了解就不多了。 郑和之后,古代中国与印度洋渐行渐远…… 🧸在人的部分,聊聊浮海西归的法显吧。 提到取西经,很多人会想到唐代的玄奘,其实法显和比玄奘更早! 法显的故事,足以证明想做一件事情,哪怕到了60岁也是不晚的。已是花甲之年,他才从长安出发,去印度寻求佛教戒律。他取西经的原因,是觉得当时戒律经典有残缺,得填补空白。 前后花了十三年,游历三十多个国家,蕞后经海路返航回国。 作者提到个趣事,有人说,法显所到的耶婆提国,是在中美洲,他老人家才是有史以来发现新大陆的第☝🏻人😂。有点意思,不过后来的史籍中,“耶婆提”再没出现过,那就无从考究了。 📖这本书很值得一读,通俗有不失严谨考究。传统上,我们将古代中国视为陆地国家,深入了解后,发现其海洋性的一面,很有趣👏🏻~ ---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