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朝鲜鼎盖山,坚守6天的志愿军奉命撤退。小战士潘天炎闹肚子去方便,错过

诸葛利剑 2024-03-02 21:32:35

1951年,朝鲜鼎盖山,坚守6天的志愿军奉命撤退。小战士潘天炎闹肚子去方便,错过命令。他方便完出来,发现阵地空无一人,而看见志愿军撤退的美军,正大模大样地冲上来。 1951年的冬季,在朝鲜的鼎盖山上,一场战斗悄然拉开序幕。志愿军在这里与敌人对峙了长达六天。潘天炎,一名出生于1932年末的四川枝江市的青年,经历了从孤儿到战士的转变。尽管早年遭遇不幸,父母相继离世,但这并没有阻挡他报国的心。16岁那年,他怀揣着一腔热血,报名参军。尽管因为长期营养不良而被拒收,但他的坚持最终让征兵的人改变了主意。 加入38军112师334团2营6连9班后,潘天炎成为了一名副机枪手。38军以其英勇善战而闻名,潘天炎所在的班级负责防守鼎盖山的前线。面对敌人的猛烈攻击,他们坚守了五天,直到第六天弹药耗尽。就在上级命令全体撤退到主阵地时,潘天炎因肠胃炎不慎错过了撤退命令。 当他解决完个人问题返回时,惊讶地发现阵地上空无一人。在一片寂静中,潘天炎意识到全体已经撤退。正当他准备跟随时,发现美军正大举进攻。面对敌人,潘天炎迅速调整状态,开始了他一人的抵抗。 潘天炎凭借着地形和剩余的弹药,利用敌人的松懈,发起了突然攻击,成功击退了敌人的第一波进攻。随后,他巧妙地利用手榴弹和机枪,设置了几个简易的伏击点,再次成功地击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 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潘天炎孤身一人,依靠着临时布置的武器和他的智慧及勇气,屡次击退敌人的进攻。每一次的成功防守,都为他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直至友军的增援到来。 在冰冷的朝鲜战场上,随着夜幕的降临,战斗变得更加激烈。潘天炎,这位孤军奋战的志愿军战士,已经连续数小时抵御着敌人的重重进攻。弹药和物资几乎耗尽,身体也达到了极限。在这生死关头,远处突然传来了熟悉的号角声,那是增援部队的信号。 连长带领的援军穿过密集的枪林弹雨,最终到达了潘天炎所在的阵地。他们的到来,为潘天炎带来了重新获得胜利的希望。援军迅速部署,准备迎接敌人的下一波进攻。 不久,敌军如期而至,他们显然没有预料到会在这里遇到新的抵抗力量。潘天炎和援军紧密协作,利用已经布置好的伏击和地形优势,发起了猛烈的反击。 战斗持续了数小时,潘天炎在前线指挥,与援军肩并肩作战。他们的配合默契,火力凶猛,成功击退了敌人一波又一波的攻势。随着战斗的进行,敌人的进攻逐渐减弱,最终不敌志愿军的顽强抵抗,开始撤退。 这场战斗的胜利,不仅仅是因为援军的到来,更多的是因为潘天炎的英勇表现。他不仅守住了阵地,更重要的是,他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激励了每一位参战的战士。 战斗结束后,潘天炎的英雄事迹迅速在部队中传开。他的坚持和勇敢,成为了所有人心中的榜样。为了表彰他的英勇行为,潘天炎被授予“青年英雄”的称号。这个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英勇行为的认可,更是对他精神的肯定。 不久之后,潘天炎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这次接见不仅是对他个人英雄行为的肯定,也是对所有参战志愿军战士的鼓励和激励。潘天炎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名普通战士的力量,展现了志愿军战士的英勇和不屈。 这场战斗最终以潘天炎和他的战友们的胜利告终。他们不仅成功守住了阵地,更重要的是,他们用勇气和智慧,为和平与正义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潘天炎的事迹,将永远被铭记。

0 阅读:2081

评论列表

多年以后

多年以后

3
2024-03-05 22:57

四川枝江,呵呵,不过也对,川鄂自古是一家!!

会飞的骆驼

会飞的骆驼

3
2024-03-07 22:58

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也是四川的,四川是个英雄的省份。

紫气东来

紫气东来

2
2024-03-07 23:32

敬仰

诸葛利剑

诸葛利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