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军功赐田,不担心将来土地不够分吗?1976年考古才知商鞅机智   往昔历史长

优优谈过去 2024-02-26 19:12:03

秦国军功赐田,不担心将来土地不够分吗?1976年考古才知商鞅机智   往昔历史长河中,我们遇见两位杰出的政治家,各自在他们的舞台上,以独特的治理手法,书写了非凡篇章。唐朝的李世民,人称唐太宗,他的政治谋略之一是提倡生育,奖励多产家庭,通过这种方法促进了民族的繁衍。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则另辟蹊径,实施了一种富有创意的土地分配体系,这便是“依战功赐田”。此举不仅确保了退役战士有一块土地可以耕作,还意味着他们从军旅生涯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回报。   在秦国这个帝国的扩张之路上,对于未来可能的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难道商鞅和他的顾问们没有考虑过吗?   当商鞅推行其广泛的变法时——其中涵盖了削弱封建贵族权力、鼓励农业生产、确立核心家庭结构等内容——最受瞩目且对秦国霸业影响深远的,莫过于通过军功赏赐田地这项政策。   该政策明确,凡入伍并有战功的秦国士民,皆能得到国家赏赐的田地:“夺得敌军头颅一枚,便能晋升一级官爵,增加田地一顷,宅院九亩。”正是这样一种激励机制,刺激了军队的战斗意志,商鞅力排众议,取消贵族世袭特权,让他们同平民一样,靠战功赢取荣誉和地位。   对于平民来说,平时只能耕种贵族土地,受尽剥削,终年劳作却食不果腹,有了战功,他们则能彻底改变自身命运,获得土地和财富,过上好日子。   至于生死,古人的看法常是不惜性命,若能在战场上胜利,则能获得前所未有的荣耀和地位,若不幸战死,也仅为了追求荣誉和地位付出了代价。   这样的理念使得秦国的壮丁纷纷加入军队,阵容迅速壮大,商鞅进一步强化军队组织,选拔杰出将领负责训练,从而打造了一支锐不可当的军队。   他们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受土地和荣誉的鼓舞,斗志昂扬,他们的勇猛令六国束手无策,最终不得不割地求和,国势逐渐凋零。   关于无数秦兵埋骨沙场与土地分配的问题,历史学家长久以来困惑不已,直至湖北云梦县在1976年发掘的秦代竹简,才揭示了答案。记载显示,商鞅在设计军功赐田时,补充了两项关键规则。   第一项,子孙继承时爵位和土地会递减,同住父子间方可继承土地,否则土地收回国家;第二项是,土地拥有者过世后,子孙虽能继承一部土地,剩余部分同样收归国有,重新分配给立下新功的将士。换言之,商鞅实际上给土地设置了使用期限,即传至下一代,其他部分归还国家。   军功赐田的政策不仅解决了土地分配的难题,也鼓励了军人的后代继续为秦国效力,从而确保了秦国军队战斗力始终保持在极高的水平。   而商鞅的非凡智慧,让秦国崛起成为强盛的帝国,其天才构想的军功赐田制度,以及对未来土地问题的独到解决方案,均体现了他的深谋远虑与智慧,引人无不赞叹。

0 阅读: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