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一太监刘瑾,究竟有多大本事,被称为“立地皇帝”? 刘瑾,出生于贫瘠的陕西

优优谈过去 2024-02-21 18:11:02

明朝第一太监刘瑾,究竟有多大本事,被称为“立地皇帝”? 刘瑾,出生于贫瘠的陕西兴平之地,童年困顿,生活穷苦至极,六岁时,被一宦官刘顺收养,踏进了朱门深宫。他初入宫中,只是承担着扫地、洗刷秽器的粗活。尽管处境低微,但其内心深处,却怀揣着化作权臣的热望。   流年似水,岁月荏苒,刘瑾渐渐步入中年,总算跻身为教坊司大使,开始管理宫中的乐器和军妓,在漫长的静默之后,他终于等来了转机——朱佑樘新君即位,需要举行盛大的祭祀典礼。这一典礼的安排、表演,全都落在了教坊司的肩上。   他明白,这是一次难得的攀龙附凤之机,只要典礼顺利,便有机会得宠高升,他亲力亲为,费尽心机筹办,似乎一切尽在掌握。然而,在关键时刻,一位艺伎偏离剧本,犯了大忌,导致教坊司被控“亵渎圣听”,刘瑾作为负责人被判死罪。   经过四处贿赂,他才侥幸躲过一劫,被贬到宪宗的陵墓守灵,虽命保全,他的升迁之路,似乎愈发遥不可及。即便是在陵墓守灵的第十年,刘瑾的权力梦依旧未灭。   机遇终于又一次降临——新太子朱厚照需要人选陪伴读书,他不惜重金行贿,争取到了伴读之位,他深知,太子就是未来的帝王,而眼前正是他的契机。朱厚照对学业不感兴趣,更爱游戏之乐,刘瑾便投其所好,千方百计满足太子的乐趣,最终成为了太子的心腹。   明朝中期,帝王弘治十八年,朱厚照荣登大宝,刘瑾得到了升迁,他成为了钟鼓司的司正,尽管这个职务在其他人眼中不值一提,但它却是个正五品的官衔。   刘瑾愈加用心伺候着皇上,精心满足皇帝的各种娱乐欲望,他甚至大胆地将市井风情引入深宫,与天子共同演绎逗乐小品,传授歌唱与舞蹈。   遇到什么不解之处,他便在民间搜罗艺人,请入宫中。皇帝的满足和喜悦,换来的是刘瑾的官位阶梯不断上升。   他还不满足,引入外国珍奇猛兽供皇帝狩猎,不惜耗费巨资,自己也借此积累了不菲的财富,随着他越发受宠,被晋升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并任团练总督,渐渐成了宫中第一权宦。   他开始聚集亲信,组建了后来臭名昭著的“八虎”,此集团仗着皇帝的偏爱,为所欲为,贪污受贿,操纵官位,腰缠万贯。有人好奇,一个宦官怎能操纵朝廷?难道没有权臣反抗他么?   实际上,刘瑾的权力握得结结实实,不仅掌握特务机构,朝政也尽在手中,他的亲信掌管锦衣卫和东西厂,他还自行成立内行厂,直属己管,赋予权力不经审判即可拘捕处决。   他更掌握了皇帝独有的“批红”大权,武宗沉迷于各类游乐之中,忽略朝政,只得将大权交给他,起初刘瑾还报告琐事,但见皇帝厌烦,便逐渐代理决策。   他目不识丁,便将奏章带回,由孙聪或张文冕阅览,再由内阁大臣焦芳修饰,内阁首辅李东阳虽受尊重,实则意见无足轻重,只得随声附和。   朝中的奏疏皆过刘瑾之手,形成“红本”,而通政司所获只是“白本”副本,“红本”才是决策核心,“白本”只是形式。就这样,刘瑾成了事实上的“皇帝”,掌握内行厂和大明安防系统,加上批红权,刘瑾成了真正的“九千岁”。   刘瑾凭借权力,肆意妄为,一次解职五百余官员,更更换各省巡抚,安插亲信,其喜好,成为官位升迁的标尺,金银之多,决定了权位之高低。   明朝正德五年,朝廷重臣杨一清与战功赫赫的张永共同平定了安化王的叛乱,随后,他们向正德皇帝揭穿了刘瑾的累累罪行,皇帝在听后深感震惊,他万万没想到自己极为信赖的宠臣居然怀有如此野心。   正德帝感到愤慨,遂亲率队伍前往刘瑾宅邸执行搜查,在其家中,他们发现了多件违法的物品,如印玺、玉带等。 特别是在刘瑾日常使用的扇子中,搜出了两把藏匿的匕首,这让皇帝不禁胆寒,若非亲身目睹这铁证如山的谋反迹象,他绝不会相信。正德帝当机立断,下了处死刘瑾的命令。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