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5月下旬,孙立人得到一个震惊的消息,他的搭档新38师副师长齐学启在率部

诸葛利剑 2024-02-20 19:30:43

1942年5月下旬,孙立人得到一个震惊的消息,他的搭档新38师副师长齐学启在率部掩护伤员撤退时,身负重伤被日军俘虏。 在那个充满硝烟的年代,战争的残酷不仅仅是士兵在前线的厮杀,还有那些在后方坚守的勇士们的默默牺牲。1942年5月的某个下午,一股沉重的氛围笼罩在孙立人的指挥部。他刚刚接到了令人心碎的消息——他的好友,也是他的战场伙伴,齐学启,新38师的副师长,在一次掩护伤员撤退的行动中,不幸被敌军俘虏。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震惊了所有人。齐学启,这位在战场上英勇无畏的将军,他的名字就像一面旗帜,鼓舞着每一个人的战斗意志。他的失踪,对于正在苦苦挣扎的远征军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大的打击。 据逃回来的伤兵描述,当时的情况极其危急。在没有车辆可用的情况下,众多受伤的官兵在野战医院里焦急等待撤退的命令。就在大家陷入绝望之时,齐学启出现了,他的声音平静而坚定:“不要害怕,我会带领大家一起撤退。” 在齐学启的组织下,一群重伤员被安置在牛背上,轻伤员相互搀扶,一起向缅印边境挺进。他们在钦敦江边制作了竹筏,本以为可以顺流而下安全撤离,然而,命运却给他们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当竹筏漂到霍马林以南不远时,突然遭遇日军搜索部队的袭击。齐学启身中数枪,倒在了筏上,最终被俘。 在战俘营中,齐学启展现了不同于战场的另一种勇气。他以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品格,成为了战俘营中的精神支柱。尽管面对日方的种种引诱和威胁,齐学启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原则和尊严。有一次,日方企图让他加入汪伪政府,齐学启毫不犹豫地拒绝,并嘲讽地对他们说:“你们的来访和酒菜,我都很感激,但我的立场永远不会改变。” 即便在面对汪伪陆军部长叶蓬的劝降时,齐学启也毫不畏惧,大声斥责对方:“认贼作父,不知人间羞耻事。”叶蓬面对齐学启坚定不移的态度,无言以对,满脸通红地离开。 然而,齐学启的坚持并没有改变他悲惨的命运。在战俘营中,他遭受了背叛者的暗算,重伤之下,即使有英国军医愿意施以援手,也被日方粗暴拒绝。在经历了长达三年的磨难后,齐学启在1945年5月13日晚,终因伤重不治,英勇壮烈地牺牲。 孙立人在接到齐学启牺牲的消息后,心如刀割。他深知,作为一名将领,他的责任不仅仅是带领部队走向胜利,更重要的是,对于跟随他的每一个生命,他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齐学启的牺牲,让这份责任变得更加沉重。 夜深人静时,孙立人常常独自坐在办公桌前,凝视着齐学启的遗照,回忆起他们共同度过的日日夜夜。他们一起在战场上并肩作战,一起在战略会议上商讨对策,还有那些在战斗间隙,互相倾诉对家人的思念。每一次回忆,都像一把刀,割裂着孙立人的心。 决定将齐学启的遗体运回国内安葬时,孙立人亲自参与了所有的筹备工作。他知道,这是对一个老战友最后的尊重,也是对一个英雄的最高礼遇。在遗体运回的那一天,孙立人站在机场,目送着运载齐学启遗体的飞机降落,他的眼中充满了泪水,但同时也有一种说不出的坚定。 “他是最勇敢的战士,也是最值得尊敬的兄弟。”孙立人在追悼会上的讲话,哽咽而坚定,“我们不能让他们的牺牲白费,我们要记住他们的精神,将这份精神传承下去。” 在齐学启墓前,孙立人长时间跪着,低声说道:“学启,你安息吧。我会照顾好你的家人,就像照顾我的家人一样。这是我的承诺,也是我的责任。” 随后,孙立人真正做到了他的承诺。他不仅多次探访齐学启的家人,提供必要的生活和经济支持,还在公开场合多次提及齐学启的英雄事迹,让更多的人记住这位为国献身的英雄。 即便在战争结束后,孙立人的生活发生了诸多变故,他仍然没有忘记对齐学启家人的承诺。在他被软禁的岁月里,尽管自身处境艰难,但他仍然通过各种方式,确保齐学启的家人得到照顾。 直到晚年,孙立人依旧会在每年的清明时节,前往齐学启的墓前祭拜。每次站在墓前,他都会深深地叹息,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回到了与齐学启肩并肩战斗的日子。 “学启,你看到了吗?和平终于到来了。”孙立人轻声说道,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但是,我们付出了太多的代价。” 孙立人的一生,是战争与和平的见证者,也是责任与承诺的执着守护者。在他心中,齐学启不仅仅是一个战友,更是他生命中无法磨灭的记忆。对于孙立人来说,保护和纪念每一个为国献身的英雄,就是对生命最深切的尊重和怀念。

0 阅读:141
诸葛利剑

诸葛利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