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爷,康乾盛世的最后一棒,一手缔造了清朝的巅峰时刻,史书记录了他的功绩、他的盛名,以及他个人的魅力。
可是盛世之下,却隐藏着权力高度集中的隐患,以及随之而来的腐败滋生。
乾隆晚年沉迷于享受生活,宠信近臣,大兴土木,六下江南,这排场,这花销,国库吃紧那是必然的,表面光鲜亮丽,其实暗藏风险。
和珅啊,没那么简单,起初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侍卫,但凭借着超高的政治敏锐度和情商,硬是杀出了一条血路。
他深谙乾隆的心思,知道这位皇帝喜欢什么,需要什么,乾隆爱写诗,他就鞍前马后地记录、整理,把皇帝的“墨宝”装订成册,妥妥地送到御前。
这马屁拍得,舒服!只会拍马屁没用,还得有真才实学,和珅工作能力强,雷厉风行,能把各种难题都妥善解决。
这能力,这忠诚,乾隆能不喜欢吗?
乾隆晚年的奢靡生活,让国库捉襟见肘,怎么办?和珅“聪明”地想出了一招——“罚款”制度,花钱就能摆平。
这套制度表面公平,实际上却助长了贪污腐败,你想想,那些贪官污吏,哪个不是家财万贯?交点钱就能免灾,何乐而不为?于是乎,“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现象愈演愈烈。
和珅钻了这个制度的空子,发了大财,很快就富得流油了,乾隆想掌握权力,他想发财,两人一拍即合,成了坚不可摧的伙伴。
乾隆需要钱来维持他的奢华生活,和珅需要权力来满足他的贪婪欲望,两人一拍即合,各取所需,乾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了和珅的贪腐行为,甚至还把女儿十公主嫁给了和珅的儿子,进一步巩固了这种关系。
和珅则利用手中的权力,控制官员升迁,建立起庞大的贿赂体系,他权势熏天,整个朝廷都得听他的。
这种亲密的关系,让和珅在乾隆朝权倾一时,但也为他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说到底皇帝换了,他的臣子也跟着变,乾隆的保护伞,不可能一直撑下去。
乾隆皇帝的儿子嘉庆,一直对和珅看不顺眼,他早就对和珅的专横跋扈看不顺眼,但碍于乾隆的宠信,一直隐忍不发,乾隆爷年纪大了,说话不太清楚,也就和珅听得明白。
这就相当于把摄政大权交给了和珅,这让嘉庆如何能忍?乾隆知道他的一切,都靠和珅的眼线,嘉庆越来越讨厌和珅,因为他总觉得被和珅架空。
乾隆一死,嘉庆就迫不及待地对和珅下手了,这根本不是亲情,而是赤裸裸的权力争夺。
抄家那是古代官场最刺激的戏码,和珅的抄家,更是刷新了人们的认知,满屋子都是金银珠宝、古董字画和高级家具。
史料记载和珅家财万贯,其财富总值相当于清朝政府十几年税收的总和,仅银子就高达八亿两,这数字,想想都让人咋舌,这些财富,都是和珅利用手中的权力,巧取豪夺而来,他贪婪的本性,在这一刻暴露无遗。
抄家时嘉庆皇帝意外发现一块刻着“福”字的石碑,康熙皇帝这块碑文,是为孝庄太后祝寿祈福的,这可是皇家重宝,按理说应该收归国库。
但嘉庆却把它留在了和珅府邸,这又是为什么呢?有人说是因为这块石碑太大,搬运不便,也有人说是因为嘉庆迷信风水,不敢轻易移动,更有人说这块石碑是乾隆送给和珅女儿的嫁妆,嘉庆不想再多生事端。
总之各种说法都有,但真相究竟如何,恐怕只有嘉庆自己知道了,和珅府邸后来变成了恭王府,这块“福”字碑也因此得以保存至今,成为恭王府的一大景点,每年都有无数游客前来参观,瞻仰这块充满传奇色彩的石碑。
它见证了和珅的兴衰,也见证了清朝的盛世与衰败,这块石碑,浓缩着一段历史,它提醒着我们,权力和财富的诱惑是多么巨大,而贪婪的代价又是多么惨痛。
这“福”字碑,本身也颇具传奇色彩,跟乾隆不一样,康熙皇帝留下的字画很少,物以稀为贵,这“福”字也就更显得珍贵,传言康熙皇帝写“福”字时,故意留下了最后一笔,表达福气绵延无尽的意思。
这脑洞,这寓意,不愧是千古一帝,至于这碑怎么到和珅手里的,说法也很多,有说是乾隆赏赐的,有说是和珅“顺”来的。
反正野史传说嘛,听个乐呵就行,更奇怪的是,这座碑嵌在和珅家假山上,这假山正好在北京城的正中央,这地方风水很好,很关键。
动了这碑,会不会影响国运?谁也不敢打包票,嘉庆心里估计也犯嘀咕,干脆就别动了,省得惹麻烦,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嘛,老百姓的福,皇帝的运,哪个更重要,嘉庆心里跟明镜似的。
和珅曾经的人生赢家,集权势、财富、地位于一身,他迎合乾隆,排除异己,玩弄权术,风光无限,这一切都建立在沙滩之上。
乾隆皇帝驾崩后,他的势力也随之衰落,十五天,仅仅十五天,他就从权臣变成了阶下囚,墙倒众人推,树倒猢狲散,这道理,亘古不变,和珅的倒台,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他可能一辈子都想不通,自己怎么会输得这么惨,权力这东西,会上瘾,而权力带来的腐败,最终也会反噬自身。[浮云]
参考来源:光明日报 恭王府康熙御笔“福”字碑历史钩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