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10月20日,张治中带家人到台湾休假,他向警备司令彭孟辑提出访问张学良的要求。彭孟辑曾是张治中的学生和部属,对这一要求很感为难,犹豫不决。张治中因见张学良心切,便直截了当地说:“你不要担心,委员长要是怪罪下来,一切责任由我承担,决不会连累你的。” 1947年的秋天,张治中决定带着家人前往台湾享受一段宁静的假期。他的到来不仅是为了休息,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拜访旧时的战友张学良。彭孟辑,当时的警备司令,曾是张治中的学生和部下,面对这样一个敏感的请求,彭显得十分为难。 张治中对于见张学良的心情异常迫切。他直言不讳地对彭孟辑说:“你不要担心,委员长要是怪罪下来,一切责任由我承担,绝不会连累你的。”彭孟辑听后,经过一番犹豫,最终还是勉强答应了张治中的请求。 十月末,张治中一家人抵达台湾新竹市,迎接他们的不仅有当地的官员,还有一段他们期待已久的旅程。他们被安排前往井上温泉,这是一段通过美丽山景的漫长旅行。在旅途中,张治中和家人们被这里的自然美景深深吸引,但他心中更加期待的是即将发生的重逢。 抵达井上温泉后,张治中一家经过严密的安排,顺利进入了张学良的住所。两位老友的重逢充满了情感和温暖。张学良热情地迎接他们,两人紧紧拥抱,仿佛要弥补这十年来的分离。 “汉卿,你好像更加瘦弱了。”张治中关心地说。 “文白兄,岁月不饶人啊。但见到你,我感觉所有的苦都值了。”张学良回应道。 在井上温泉的那几天,两位老友有了足够的时间去分享他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张学良向张治中展示了他的日常生活,从读书到写札记,尽管生活单调,但他依旧保持着积极的态度。 张治中了解到张学良现在的生活状态后,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安慰。“汉卿,你的精神状态很好,这是最重要的。” 张学良希望通过张治中向外界传达他的两个心愿:恢复自由并希望能够与家人分开生活,以获得更多的宁静和自由。张治中承诺,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实现这两个愿望。 在告别之际,张治中紧握着张学良的手,深情地说:“汉卿,这次相见,虽短暂,却足以让我感到无比的温暖和力量。我会将你的愿望带给委员长,希望能早日看到你重获自由。” 张学良微笑着,目光中却不禁流露出一丝忧虑:“文白兄,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你也要小心,这个时代,风云变幻,人心难测。” 两人的对话在温馨的午后阳光中缓缓展开,仿佛周围的一切都静止了。张治中的女儿,张素我,拿出相机,为两位老友定格了这难忘的一刻。快门的点击声,似乎也在记录着他们友情的深度和这个时代的印记。 告别的时刻终于到来,张治中一家人踏上了返回的路途。汽车缓缓驶出井上温泉,张治中回头望去,只见张学良站在门口,直到他们的身影消失在远方。 路上,张治中沉默寡言,心中充满了对张学良命运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思考。张素我轻声问道:“爸爸,汉卿伯伯会有好的未来吗?” 张治中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希望如此。我们能做的,就是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 返回台北后,张治中没有立即投入到繁忙的日程中。他将这次访问的经历和张学良的愿望详细地记录下来,准备在适当的时机,向蒋介石委员长提出。他知道,这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行动,但对于一个老友的承诺,他愿意承担所有可能的后果。 几天后,张治中安排了一个与蒋介石的私人会晤。会面中,张治中不仅谈及了台湾的风土人情,还巧妙地引入了张学良的话题。他谨慎地表达了张学良的愿望,同时强调了张学良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未来和平的渴望。 蒋介石听后沉默不语,脸上的表情难以捉摸。会晤结束时,蒋介石只是淡淡地说:“我会考虑你的建议。” 虽然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张治中仍然觉得自己至少尽到了一个朋友的责任。他知道,政治的海洋波诡云谲,他能做的就是在这波涛中,尽可能为朋友争取一线生机。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治中的这次访问和他所做的努力,逐渐成为了家族中流传的一个温暖的故事。对于张素我而言,那张照片不仅记录了两位老友的重逢,更成为了她心中永远的记忆,提醒着她,在这个世界上,真挚的友情和坚定的信念,是任何困难都无法磨灭的光芒。 岁月如流,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而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张治中与张学良之间的友情,以及张治中对友情的坚守和努力,成为了一段难以忘怀的历史佳话,激励着后人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永远不要放弃希望和努力。
1947年10月20日,张治中带家人到台湾休假,他向警备司令彭孟辑提出访问张学良
诸葛利剑
2024-02-19 17:30:45
0
阅读:1993
大海
患难见真情
谈谈
那个时候的人友情好深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