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的位置一直虚悬,天下人都为这件事担忧,陛下却迟迟没有决断,这是为什么?”
刚被任命新岗位,包拯就把矛头对准了仁宗皇帝。
包拯
他见仁宗没有回应,又继续巴拉巴拉。仁宗不耐烦了,冷冷地反问:“你打算立谁啊?”
包拯顿时不寒而栗,他明白这句话的分量。仁宗的语气里不单有生气,更有一种猜忌。
但他没有慌乱,稳了一下心神:
“我没什么才能,一路走来全靠陛下的提拔。之所以请立储君,也是为了江山社稷。陛下这么问,是怀疑我别有用心。我都60岁了,连个儿子也没有,不管拥立谁,我的后人都捞不上什么好处。我的一片痴心,还请皇上明察!”
听完包拯的表白,仁宗笑了:“这件事让我慢慢安排吧!”
三年后,皇帝终于认清了自己生不出儿子的现实,在包拯等大臣的力谏下,过继赵曙为皇太子。
半年后,仁宗病逝,政权平稳顺利地完成了过渡。《宋史》认为包拯在这件事当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自古以来,皇位继承人问题,一直是个敏感话题。包拯介入这件事是要冒极大风险的。
但以包拯的性格,再危险也得上,该说话的时候绝不含糊。
同时期的大文学家欧阳修曾评价:
“拯性好刚,天姿峭直”。
他的好友,同朝为官的吴奎称赞包拯:
“竭力于亲,尽瘁于君。”
包拯的性情严峻刚直,出仕以来,不涉朋党,做事只看规则不看人情,是一位特立独行的大宋孤勇者。
自古忠孝难两全,但包拯却把“忠孝”都做到了极致。
01
包拯出身于官宦之家。父亲包令仪早年得过功名,曾在朝廷做过官,后来隐退乡里。
包拯的容貌并不是传说的“黑炭”,而是白脸长须,面目清秀。
包拯
他参加科举也比较晚,28岁“高龄”时,才去京城赶考,而且一举就考中了进士,取得了功名。
按照朝廷惯例,他被任命为一县之主。
可是,作为家中独子,他看到父母年事已高,就放弃了这次任职的机会。随后,他又请求朝廷给他分配一个离家近点儿的工作。
但父母仍然不愿意随他赴任。包拯就干脆放弃了外出做官的想法,一心一意在家侍候双亲。
5年后,双亲病逝,他又在他们的墓旁搭起草棚,恭恭敬敬地守了3年的孝。守孝期满,他仍然徘徊在双亲的墓旁,不忍离去。这一耽搁,又是2年。
后来,在亲友父老的多次劝说下,他才离开家乡,重入仕途。
这时,包拯已经28岁了。十年前,跟他一同考中进士的人,现在个个青云直上,有的已经身居高位了,可他还是个刚出道的新人。
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说:
“进士及第,以亲老侍养,不仕宦十年,人称其孝。”
欧阳修评价:
“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著在朝廷。”
可见,他的孝行,在当时已经名满天下了。
古代,考取功名非常不容易。包拯本来就比别人参加考试晚,好不容易鲤鱼跳龙门,等待他的,必将是辉煌的前程。
可在功名利禄和在为父母尽孝之间,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他认为,一个人为父母尽孝的日子短,而为国尽忠则来日方长。
在传统文化里,忠孝本是一体。包拯能在日后仕途顺遂,大权在握,这都是皇帝对他信任的结果。不得不说,正是他的“孝道”使皇帝对他产生了“忠”的联想。
02
由于孝行,包拯声名远播,连当朝宰相吕夷简都听过他的大名。
包拯离开家乡,回京等候分配工作,住的地方恰好在这位宰相家的旁边。吕简夷知道后,心想包拯一定是为了拜见自己,才选择就近住宿的。
可宰相大人等了几天,还不见这位大孝子的影子,一问,才知道,包拯早就到天长县上任去了。
宰相大人惊讶了,还真有过相府而不入的?
包拯石雕
天长县3年一任期满,包拯政绩考核很出色,接着,他被派去端州任职。
端州当时是蛮荒之地,和中原交通不畅,语言不通,夏天闷热难耐,瘴气流行,治理难度很大,只有流放的犯人或被贬的官员才被“发配”到这个地方来。
官员们谁也不愿到这里来任职,躲还来不及。可包拯迎难而上,接受了任命,高高兴兴就职去了。
一到端州,他就针对当地的“顽疾”一步一步地开始了艰难的治理。
他恢复发展生产,治瘴凿井,创办书院,兴建驿馆,振兴经济,使当地的面貌为之一新。
端州盛产端砚,从唐代以来就一直是朝廷的贡品。到仁宗时期,由于地方官员的盘剥,上贡的数量逐年增加,砚工们苦不堪言。
包拯了解情况后,采取了恰当的措施,解决了这一问题。他还上书仁宗皇帝,请求朝廷减少上贡的数量。
离任的时候,老百姓感念包拯的恩德,把一方端砚偷偷塞到了他的行李里。被发现后,包拯毫不犹疑地把这方端砚扔到涧河里去了。
《宋史▪包拯传》中和很多宋人的笔记中,都有关于包拯在端州 “任满不持一砚归”的记载。
作为官场新秀,他彰显个性,不巴结逢迎,打破官场潜规则。工作中不避难,不避险,一心为民,把一方地域治理的井井有条。他走到哪里,哪里就云开日现,朗朗青天。
03
由于包拯在端州的政绩突出,仁宗对他赞赏有加,后来,就把他调到京城任职。从这时候起,包拯就正式进入大宋的中央机构。
当时,朝中有一位官员叫张尧佐,才能平庸,政绩不佳,原先在地方上当个小官。可后来,短短4、5年时间,却当上了主管国家财政收入的最高级官员。
他横征暴敛,在这个职位上只待了半年,法治就被削弱,正常贸易受阻,老百姓的负担变得更重了,但他还恬不知耻,自鸣得意。
这一切的背后,都因为他的侄女是仁宗的贵妃张氏。
张氏出身低微,生父早亡,为了抬高自己的出身地位,更为了在朝中找个靠山,就极力劝说仁宗不断为伯父张尧佐加官进爵。
包拯本来就看不惯这种依靠裙带关系上位的人,更何况他张尧佐德不配位,根本不具备承担大任的才能。
包拯出手了。在短短的4个月之内,包拯就连着3次上书,弹劾张尧佐。
为了给臣子交代,仁宗就罢免了张尧佐的职务。可一段时间过后,在张贵妃枕头风的鼓动下,仁宗又动了给张尧佐封官的心思。
圣旨颁布下去,仁宗的眼睛就一直盯着包拯,知道他不会善罢甘休。果然,包拯很快会有了反应,折子立马就递上来了。
金殿上,面对包拯的据理力争,仁宗无可奈何地探口气:“这已经是第三次下旨任命了,朕贵为天子,难道连擢升一个人的权利也没有吗?”
包拯态度严肃,继续义正言辞地和仁宗当廷展开辩论。
本来,包拯离仁宗的距离有点儿远。可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越说越激动,越说离皇帝的宝座越近,结果,一不小心,唾沫星子竟然溅到了仁宗的脸上。
仁宗只好抬起袖子擦了把脸,生气地宣布散朝。
当他看到巴巴等待消息的张贵妃后,气不打一处来:“你只管为你的伯父要官,要官,你难道不知道包拯现在是御史中丞吗?”
包拯前后6次上书弹劾张尧佐,仁宗无可奈何,只得答应不再给张尧佐加官。
“唾溅帝王面”等于冒犯了天颜,性质很严重,但包拯不屈不挠,把自己的使命行使到底,迫使皇家的私人利益不得不让位于国家整体利益。
这种事情也只有包拯干得出来!
04
被包拯弹劾的人,不只有皇亲,还有距离国家权利中心一步之遥的财政部长。
这次,被包拯盯上的人叫张方平。弹劾的理由是对方利用职务之便,贱买管辖范围内的房屋,没有廉耻,不能在这么高的位置上呆着。
有理有据的弹劾,仁宗也没办法,只得免了张方平的职务。
但这份工作,总得有人干呀!不久,仁宗安排翰林学士宋祁接任。
包拯又不干了,接着弹劾宋祁。理由是,这个人在岗位上不好好干活,只知道游山玩水,还整日宴饮,不理政事,太不像话。
另外,宋祁的哥哥是参政知事,为了避嫌,宋祁也不能干这个活。
结果,这位老兄在财政部长的位子上只待了20天,屁股还没坐稳,就被赶下了台。
仁宗犯难了,谁适合干这份工作呢?谁坐在这个位置上,才能不被包拯弹劾呢?
想来想去,干脆,包拯你自己干吧!于是,仁宗连夜拟定诏书,任命包拯为财政部长。
消息一出,朝野哗然。可包拯却欣然领命,就要准备去上任了。
这下,欧阳修看不下去了,他在大殿上站出来,声色俱厉,慷慨陈词地反对这项任命,说到激动的地方,连胡子都翘得老高。
而一向以廉洁奉公,刚正不阿著称的包大人,这回也变成闷葫芦了,一生不吭。早朝,不欢而散。
欧阳修之所以反对,是因为他觉得包拯应该避嫌,担任什么职位都可以,但就是不能担任这个财政部长。
你不断指责别人的过失,接连赶下台两任官员,最后却捷足先登,即使磊落,也不光明,即使无心,也变成了有私,这犯了官场的大忌。
结果,仁宗皇帝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还是觉得包拯适合这个职位,仍坚持要包拯上任。
包拯还真的没有推辞,接受任命后就走马上任了。
包拯衷心为国,重实干,轻“名节”。
他为官多年,始终鄙视官场那些弯弯绕,在国家大任或灾难面前,当仁不让,挺身而出,即使招致朝臣的猜疑,但他依然我行我素。
这是包拯仕途生涯中,唯一一次遭到的弹劾。
05
包拯从政以来,每天兢兢业业,连个嗜好也没有,终于积劳成疾。
有一天,他在上班的时候,病倒了,很严重。
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在病床前,要来笔墨,写下了遗嘱:
后世子孙做官,不能贪赃枉法;如果这样做了,就不是我包家子孙,死后不能葬在包家的坟地;不听话的,就不是我包拯的子孙。
病倒后的短短十几天,包拯就与世长辞,享年63岁。
包公祠
仁宗感念他一生尽忠职守,一心为国。在包拯的丧仪上,他亲率百官登门吊唁。为了追念包拯一生的功勋,仁宗赐谥号“孝肃”。
包拯的一生是把“忠孝”践行到极致的一生。
为人子,他恪守孝道,甘愿放弃多年辛苦所得的功名利禄。为人臣,他竭忠尽智,鞠躬尽瘁,赤胆忠心,可昭日月。
遥望历史的星空,包拯就是一颗耀眼的巨星。他那么孤独,那么独特,却又倔强而执着地散发着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