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长江捞尸人生活:捞一人可赚1.2万,感叹找不到接班人

AnnieBaek 2024-12-30 11:08:03

(本文内容均基于资料整理撰写,文末有引用来源。)

在长江浩瀚的水面上,捞尸人孤独地行走在生与死的边缘,他们的存在鲜为人知,却不可或缺。

这些行走在阴阳两界的人物,每捞起一具尸体,便能收入上万元。然而,尽管需求持续存在,社会的偏见和道德批评让这个职业陷入困境。

在经济收益的诱惑与社会压力的夹缝中,捞尸人面对的最大挑战是找不到愿意继续这一行当的接班人。

那么,这些面对死亡与孤独日复一日奋斗的人们,他们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呢?

孤独的守望者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死亡、死尸和溺亡这些阴晦的事物都有着天然的忌讳,纷纷避而不谈。在史书中,相关内容的记载也极其稀少,仿佛这些事物不应存在于光明之下。

这些禁忌背后,却隐藏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于生命和死亡的深刻理解与传统习俗。

在中华文化中,“入土为安,落叶归根”是人们对于生命终结的共同期望。人们认为,人死后,只有静卧于棺木中,埋葬于地下,才能使躯体真正回归自然,从而使灵魂得以升华。

这种观念深植于每个华夏子孙的心中,成为生命仪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每年,都会有大量的人因为自杀、意外等原因坠河而亡。这些溺亡者的命运,往往更加凄惨,他们的遗体无法被及时找到和妥善安葬,漂浮在水中,成为人们心中的阴影。

尽管如此,家属和村民们依旧尽力寻找这些逝者,希望能够将他们带回陆地,按照传统习俗进行安葬。

在古代社会,面对这样的悲剧,人们总是尽力避免谈及。他们相信,谈论死亡和溺亡会招来不祥,因此,这些事件的详细记载在史书中少之又少。但即便如此,这些习俗和禁忌却在民间口口相传,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丧葬礼仪。

捞尸人的职业不仅是独特的,也是大多数人难以理解和接受的。

在行内被称为“水鬼”,这个称呼听起来有些阴森,但它直观地反映了这一职业的特殊和危险。捞尸人需要具备极高的水性,优秀的潜水能力是他们工作的基本要求,否则在打捞过程中很难保证自身安全。

对于捞尸人来说,这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承受巨大心理和身体压力的生活方式。

我国每年有不少于5万人因溺水死亡,长江的流域广阔,尸体可能在任何一个角落漂浮或沉没,因此,他们必须仔细搜索每一段水域。这项工作需要极高的精确度和耐心,因为很多时候尸体并不会如预期那样出现。

当发现尸体时,捞尸人需要使用专业的工具,如长钩和绳索,将尸体打捞上船。

因为尸体经过水的浸泡后,情况往往比较复杂。尸体可能已经开始分解,发出难以忍受的恶臭,或者被水流冲撞,变得面目全非。尽管这样,捞尸人还必须小心翼翼地处理尸体,以尽可能保持原貌。

此外,他们还必须与死者家属打交道。这通常是一件非常敏感且充满情绪的事情。

家属的悲痛和绝望对于捞尸人来说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捞尸人还必须保持冷静,与家属沟通尸体的状态,有时还需要帮助家属确认身份。

尽管捞尸人的工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难以想象的,但这个职业在现实中确实存在着巨大的需求。

长江每年都有无数的尸体需要处理,如果没有这些勇敢的人,很多遗体将永远无法得到妥善的处理和安置。他们的工作虽然不为人知,却在维持社会秩序和尊重生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残忍的职业环境,捞尸人的心理和生理承受着极大的压力。他们不仅要对抗长江的险恶水域,还要处理与死亡直接相关的各种复杂情感。尽管社会的偏见和误解让他们的工作更加困难,但他们仍旧坚守在这条生与死的边界上,执行着人们不愿意也无法接受的任务。

舆论压力

捞尸人常常被称为“赚死人钱的”、“吃尸体的人”以及“挟尸要价”的冷酷称谓。这些贬损之词,深深刺痛了每一个从事捞尸工作的人,成为许多人不愿从事这一行的原因之一。

在不少人的眼中,捞尸业被视为一个能赚大钱的行当。现实中的捞尸人却背负着沉重的精神压力和社会偏见。

捞尸这一职业与死尸频繁接触,使得很多人认为他们“有邪气”,“不干净”。这种偏见让捞尸人常常被视为不祥之人,社会对他们的评价也充满了道德指责。

一张名为《挟尸要价》的新闻照片引发了全国的关注和争议。

一名捞尸人在荆州的长江边,正在与死者家属就打捞费用进行讨价还价的场景。这张照片迅速在互联网和各大新闻媒体上广为传播,引发了广泛的公众讨论和愤慨。

事件曝光后,许多人批评捞尸人的行为,认为他在如此悲痛的时刻趁机涨价是不道德的。舆论的压力让捞尸人的形象一度变得负面,他被视为只为金钱而工作的人,缺乏人道主义精神。

事情的起因是2009年10月,长江大学的15名同学在救助两位落水儿童时,其中三位同学——陈及时、方招、何东旭不幸溺亡。

这些英勇的学生在落水后,遗体被长江冲走。长江大学校方在得知这一悲痛消息后,立即联系了当地专业的捞尸人,希望能够找到这几位学生的尸首,给予他们的家长一个交代。

在出发前,他们按照惯例与校方和家属商定了价格。

这个定价习惯主要是为了确保在艰难地将尸体打捞上来后,能够顺利获得应得的报酬。因为在以往的经验中,有些家属在看到遗体后,由于悲伤过度或者对尸体状态不满意,可能会拒绝支付或者不愿意足额支付费用。

由于捞尸这一职业的人数稀少且具有特殊性,捞尸人的收费往往较高。在2009年长江大学学生救人溺亡事件中,捞尸人的收费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

当时,捞尸人打捞一具尸体的要价是12000元,而长江大学在开始打捞工作前支付了3700元的定金。

在捞起第一具尸体后,捞尸人因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或者出于其他原因,决定提高打捞第二具尸体的价格。

他向校方提出要价3万元,否则就不再进行打捞。这一突然变动引起了校方和在场师生的震惊与不满。校方和师生们与捞尸人进行了多次谈判,希望他能履行先前的约定,但捞尸人坚持新的要价。

后继无人

捞尸人的收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死者家属的支付能力和意愿,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捞尸人可能会在与死者家属的谈判中处于较为强势的地位,尤其是在家属急于要求打捞时。

这种以死者为谈判筹码的行为,常常引起社会的道德谴责。在传统观念中,死者应受到尊重,而以死者为利益谈判的行为被视为极不道德。

这份工作虽然是社会需要的,却因为种种原因难以为继,特别是在找寻接班人的问题上面临巨大挑战。

水中的尸体因长时间被水浸泡,导致面目可怖、身体肿胀、腐烂,散发出难以忍受的尸臭。捞尸人每天与这些尸体打交道,尸臭会长时间停留在他们身上。

这种气味几乎是根本洗不掉的,染上了就是一辈子的烙印。捞尸人日夜与水里的“鬼”打交道,逐渐也得到了仿佛“鬼”般的待遇。

亲戚朋友有事不请他们,担心他们带来的晦气,儿女更是不敢公开父亲的职业,以免被同龄人嘲笑和疏远。

家人常常要求他们先在外面洗干净再回家,担心他们身上的鬼气会带来不幸。这种隔阂让捞尸人在家中也感受到一丝孤独和无奈。

陈松是一名工作20年的捞尸人了,尽管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但他也对未来感到忧虑。他的年龄越来越大,体力和耐力都有所下降,他开始考虑退休的可能性。

他最大的担忧是没有人愿意或者能够接替他的位置。这份工作的特殊性使得找到合适的接班人变得格外困难,许多潜在的年轻人在了解这份工作的细节后都选择了回避。

单靠一个人的努力,捞尸人的后继问题的没有办法得到根本的解决。社会的偏见是难以单独克服的障碍。

这种职业的困境在可预见的未来依然存在,未来的某一天,当陈松真正无法继续工作时,长江上的这些孤独的守望者可能会变得更加稀少。

捞尸人的每一天都充满挑战。他们必须在极端的工作条件下保持高度的专业性和敏感性。虽然这份工作带来的是社会的边缘化,但他们的存在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却是无法替代的一份安慰和支持。

捞尸人的坚韧和奉献值得我们敬佩。尽管社会对他们存在偏见和误解,他们依然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他们的存在,是对逝者的最后尊重,也是对生者的最大安慰。他们的工作虽然不被人们所喜爱,却在每一个需要他们的时刻,默默地守护着生命的尊严。

参考资料:

1、揭秘长江捞尸人:脏臭晦气 曾被尸体吓得不轻 (huanqiu.com) 法制晚报 2017 09-29

2、走访揭秘中国长江捞尸人:最多一周打捞过70具 中国青年网 2016-04-18

3、探访黄河捞尸人:一具尸体报价1.5万 南方报业网 2012年11月28日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