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让我发现:成年人的世界,遍地是巨婴!

曼卉说文学 2024-01-25 12:25:43
和《爱弥儿》结缘于三年前考教资的经历。 作为教育论的一大经典之作,想必很多从事教育相关的朋友对它都不陌生。 今天看到第一卷,里面一个观点很触动我。 大致意思是说,当小孩子想要拿自己想要的东西却没有拿到,便开始哭。 他这时有两种心理,一种是他以为自己能拿到,高估了自己,受了挫,伤心难过开始哭。 还有另一种心理。 当他一边闹一边哭,一边又在伸手的时候,他是在命令那个东西到他那里去,或者命令你把它拿给他。 对于第一种心理,你需要一步步慢慢地把他抱到他要的东西那里。 而对于第二种心理,你不仅要假装没听见,而且他愈是哭,你就愈不理他。 这样做的目的,意在让他养成这样一种习惯。 即:不命令人,因为他不是谁的主人;也不命令东西,因为东西是不听他命令的。 这个观点引发了作为成年人的我的一些思考。 “命令别人”,让别人按照自己的期望行事,如果别人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就“撒泼哭闹”。 这种现象不止发生在孩子身上,在大人身上更是普遍。 成年人的世界里,遍地的巨婴。 就拿我来说。 我也会对身边尤其是最亲的的人提出各种需求和期望。 也会“命令”他们,这个要这样,那个要那样... 一旦他们没有满足我的期待,我就会失望。 继而采取成年人“撒泼打滚”的方式——语言上的指责,甚至是语言攻击。 我们当然知道,指责他人等一系列操作是不对的这个道理。 但真放到具体情境中,又本能的受原始行为的影响和驱使,做一些不受理性控制的事。 我发现,在一个人的成长中,教条主义般的道理最没有用的。 我们懂得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 一个人在小时候该形成某种人格的年龄段,因为各种原因被阻断了。 这块就成了空缺。即便到他成年后,依旧无法拥有缺失的这块特质。 具体体现在: 成年后,若别人没有满足你的期待,没有按照你的期望做事,你便会恼羞成怒等等。 “命令和服从”都太奴性了。 “命令”令我们空虚自大。 “服从”让我们迟钝麻木。 愿我们不要牛马般劳作、羊群般顺从。 不要成为无情感的机器、缺乏思想的人民。 愿我们都能温和柔软的做人。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