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朋友看了《食南之徒》,特别好奇书里面制作“蜀枸酱”的“蒌叶”是个什么东西,跑来问我。通过书里的线索,我估计它就是东南亚比较常见的蒌叶,一种胡椒科胡椒属的藤本植物。
蒌叶在我国可能并不常见,但其近亲 —— 假蒟(jǔ),也就是假蒌(lóu)在我国南方省份却颇为流行。我在网上找资料的时候,什么假蒌叶包肉、假蒌炖鸡、假蒌螺蛳把人看得直流口水。
所以今年去广西时,我就一直惦记着要找假蒌美食吃。光看小红书,会有种假蒌包肉在广西遍地都是的错觉,但前几天我居然一直没找到。广西沿边的情况有点像西藏,路边几乎全是川菜、湘菜的天下,本地风味的餐馆却难觅踪影。不过,在边境市场闲逛时,我意外发现了几家售卖假蒌叶的摊位,价格很便宜。
假蒌叶摊开差不多有手掌这么大,大致是心形;质地较厚,上表面颇有光泽,好像刷了一层油一样;7条叶脉呈弧形排列,中间的3条叶脉在离基约1厘米处才开始分叉。
我轻轻撕开叶片一角,试图嗅探其香气,却几乎闻不到任何辛辣味,甚至几乎没有气味,我不禁怀疑自己的鼻子是否出了问题。随后大力揉搓之,叶片终于释放出了一种类似于“豆香”的香气,这种香气不太鲜明、有点沉闷。确实跟我之前的心里预期有点不符,我还以为假蒌叶是跟紫苏叶一个类型的呢!
用假蒌叶卷上肉一起吃的感觉就不一样了。尽管假蒌叶本身味道并不突出,但我总感觉肉变香了许多。它不像生菜包肉,生菜那种过于爽脆的口感、微甜的口味会分散你对肉的注意力。它就比较低调,默默地中和了肉的腥味和油腻,为肉更添了一番风味。
回到南宁后,我总算是在餐厅吃到了正经的假蒌叶包肉,感觉与之前相似,它本身并无特别浓烈的味道,却能让外层的面皮更加香脆,内里的肉菜更加鲜美。不愧是一道经过时间考验的传统美食。
↑不要去摘公园里的假蒌叶吃!
回过头来看看假蒌这种植物。在南方地区,它是一种常见的野草,也是公园、绿化带会种植的地被草本植物(这点与攀缘植物蒌叶不同)。我在版纳、广西的公园里都见过它。
花期时,它的叶丛中会长出一根根白色的棒状小花;成熟后则会变成一个桑葚似的果序。果实的辛辣味就要浓重太多了,毕竟它也是一种胡椒。
作者:蒋某人
图片:蒋某人、一手画笔一手花
本作品采用 (CC BY-NC-ND 4.0) 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nd/4.0/deed.zh
转载请务必保留以上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