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名方小青龙汤破解慢阻肺魔咒,温肺化饮、解表散寒、止咳祛痰

李书香的备忘录 2024-02-21 01:06:46

相信你肯定见到过这样的情形,每到秋冬季节,各大医院输液室人满为患,甚至“一位难求”,有些患者只能蹲在地上输。

在这些患者中,不乏一些慢阻肺患者,他们输液的“常客”,因为秋冬季节气温骤降,很多慢阻肺患者容易发生急性加重,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喘不上气,于是这些患者不得不频繁出入医院输液,以此来控制咳、痰、喘。

然后这些患者会发现,输液这种方式,在刚开始效果是立竿见影的,但三四次、四五次之后,突然效果就减弱了,再往后,甚至都没有效果了,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耐药性出现了。

47岁的项女士,就遭遇了这种窘境。

项女士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10余年,经常发作咳嗽咳痰喘息,冬季寒冷时易发病,还易感冒,一感冒就诱发并加重病情。

长期以来,项女士一发病即输液,慢慢形成了依赖。

然而2018年12月,那个奇冷的季节里,项女士再次因感冒而发病,咳嗽咳痰加重伴喘息,赶去诊所输液时,却突然发现药力不起作用了,哪怕医生加大了某些成分的含量,依然不管用。

曾经管用后来不管用,这个事实,明白无误地告诉项女士,输液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耐药性。

耐药性,通俗地讲,就是某种细菌对某种抗生素不敏感了,也就是说,以前这种抗生素能杀死这种细菌,而现在却杀不死或根本就不起作用了。

就拿农民喷洒农药杀害虫,用药量会逐年提升,两三年以后,药效会越来越低甚至不再起效,要换更厉害的农药。

即便如此,你会发现,农药的毒性厉害到能伤人了,却依然杀不死某些害虫。

输液的耐药性,跟农民杀灭害虫是一个道理。

国际上公认的用药方针是,能口服的不采用肌肉注射,能肌注的就不输液。即口服药应该占到50%以上,肌肉注射占到30%—40%,输液占10%左右。

而我们有些医院,输液的比例甚至超过四成。很多人只图一时见效,却忽略了输液的安全隐患——何况,它只是缓解症状而无法根治疾病。

看到西药的耐药性,我们自然会联想到中医,中药有耐药性吗?它对治疗慢阻肺的效果怎么样呢?

一般来讲,中药是没有耐药性的,因为中药多是复方的,并不是单一成份的作用,很难出现耐药。

另外,严格的讲,也不是说中药材本身没有耐药性,而是中医理论这种辩证模式,才是中药不会有耐药性的根本原因:

中医治病讲究辩证,治疗过程中,疾病在六经中由于药物以及正气与邪气抗争过程中会发生传变(发展或消退),在这种情况下,再用药上也要随之改变,每次复诊时候的加加减减,就是为了应对这种情况。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我对项女士的治疗过程,看看中医如何在每一次诊疗时候,怎样随机应变,从而克服西药的耐药性的。

项女士是2018年12月底找我来看病的。

她当时的症状是频频咳嗽,咳白痰量较多,不太黏,伴喘息,夜间时喘憋,可以平卧。乏力,恶寒,无发热,无汗,双下肢沉重发凉,膝关节痛,纳可,口不渴、不苦无咽干。二便可,双踝部无水肿。

我察其舌脉二象:舌紫暗,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苔白水滑,脉寸浮微紧,关尺沉弦。

我因此辨证项女士为:少阴太阴合病,兼夹饮、瘀。

病机:真阳不足,外有表寒,内有瘀饮互结上逆。

治疗以小青龙汤加炮附子来组方:生麻黄、桂枝、干姜、旱半夏、炙甘草、白芍、五味子、细辛、炮附子、杏仁等。水煎服,每日一剂,共7剂。

二诊的时候,项女士说,这药效果真好,症状明显减轻,以前她每次这样犯病的时候,都要住院治疗,为此前前后后已经花了几万块钱,这个中药便宜还管用,比吊瓶输液强多了。

现在已经不怕冷了,虽然还咳嗽,但次数减少了,痰还比较多,夜间不太喘憋了,能够睡好觉了。

我再次望闻问切,发现她双下肢发凉减轻,时腿软,膝关节疼痛,大便溏,舌暗,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滑,脉寸关弦尺沉。

辨为少阴太阴合病,兼夹饮、瘀。病机:真阳不足,寒湿内盛,寒饮上逆。

治疗仍以小青龙汤合附子汤加减:生麻黄、桂枝、干姜、旱半夏、炙甘草、白芍、五味子、细辛、炮附子、生白术、茯苓、党参等。

三诊:病情持续好转。在二诊方基础上逐渐增加附子量,又服14剂,诸症进一步缓解。

如此随证加减,调理到2019年12月,诸症悉除。在接下来的2020年、2021年、2022年的冬季,项女士的咳、痰、喘症状,虽然有轻微的表现,但再也没有出现过急性的、剧烈的呼吸困难、喘不过气的状况,这不能不说是中医深入肺腑骨髓的荡涤之力。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