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张学良临终前,为何将中国文物都捐给了美国,不留一样给祖国呢
2001年深秋,在夏威夷的一座别墅中,101岁高龄的张学良握着赵一荻的手,平静地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让世人震惊的是,这位曾经的"少帅"在遗嘱中写道:将全部遗产,包括价值连城的中国文物和6亿美金的财产,全部捐赠给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消息传回国内,舆论哗然。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传奇人物,他为何不将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留给祖国?为何不让自己的子女继承?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东北少帅做出如此决定?
一、张学良的财富来源
1922年的一个雨天,奉天城内最大的钱庄"源丰号"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这位身着长衫的年轻人正是张作霖的长子张学良,他带着一份特殊的文件前来办理转账业务。文件上赫然写着"中兴公司股份转让书",这份转让书标明张学良以白银六万两入股中兴公司,正式成为这家当时东北最大实业公司的大股东之一。
这笔投资只是张学良庞大财富的冰山一角。作为"东北王"张作霖的长子,他从小就在富贵中长大。当时的张家,仅在奉天城就拥有超过200处房产,每年光是房租收入就达到白银十几万两。更令人瞩目的是,张家在东北三省的私人土地面积超过1100亩,这些土地大多位于城市近郊,价值连城。
1928年皇姑屯事件后,张学良继承了父亲的全部财产。当时的清点记录显示,仅张家在北京的不动产就包括恭王府在内的多处王府宅院。在天津租界,张家更是拥有整条街区的商业房产。
1936年西安事变后,张学良的发妻于凤至带着一部分家族资产远赴美国。这位才智过人的女性很快就在华尔街展露头角。1938年,美国金融市场正处于动荡期,于凤至却准确把握住了时机,将一部分资金投入了道琼斯工业指数成分股。短短两年时间,这笔投资就翻了近三倍。随后,她又在宋子文的引荐下,认识了几位美国地产界的大亨。通过与他们合作,于凤至在加利福尼亚州收购了大量地产,这些投资在战后的美国经济腾飞中获得了丰厚回报。
另一条财富来源线是通过宋子文。1945年夏天,宋子文收到张学良的一封信,信中详细列举了在台湾软禁期间的各项开支。这些支出看似巨大,但在当时通货膨胀严重的情况下,实际价值并不高。宋子文不仅满足了这些请求,还定期派人为张学良送去生活必需品和现金周转。
1946年初,一份来自瑞士银行的密函送到了张学良手中。原来早在1927年,张作霖就在瑞士秘密开设了多个账户,存入了大量黄金和外汇。作为唯一的继承人,张学良获得了这些海外资产的处置权。当时的银行记录显示,仅这些账户的总价值就超过100万美元。
这些财富来源最终在2001年形成了那笔惊人的遗产。不过,这笔财富的积累过程远比想象的复杂,它不仅包含了张作霖留下的基业,还有于凤至在美国的投资收益,以及多年来各方势力的暗中支持。而这笔财富的最终走向,还要从张学良与蒋介石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说起......
二、与蒋介石的恩怨纠葛
1924年的一个春日,北京东交民巷的一家茶馆内,两个年轻人正在热切交谈。一位是时年23岁的张学良,另一位则是37岁的蒋介石。这次会面,成为了两人日后复杂关系的开端。
当时的蒋介石正在为北伐筹集军费,他向张学良详细阐述了北伐的计划。几个月后,张学良果然说服父亲张作霖,向蒋介石提供了一批军火和资金支持。这份人情,让两人的关系迅速升温。
1928年6月,张作霖在皇姑屯遇难。年仅27岁的张学良临危受命,接掌了东北军政大权。同年12月29日,在南京中山陵前,张学良与蒋介石正式结为金兰兄弟。蒋介石年长,以兄行之;张学良居幼,以弟相称。
一纸金兰谱,却难敌时局变迁。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被迫率东北军南下。在南京期间,蒋介石对这位"义弟"格外优待,不仅委以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要职,还经常邀他到官邸密谈。
然而,1936年的西安事变彻底改变了两人的关系。12月12日那个寒冷的清晨,张学良下令扣留了正在临潼华清池休养的蒋介石。这一举动,在蒋介石看来是天大的背叛。即便张学良随后亲自护送蒋介石返回南京,并主动请求处分,但两人的兄弟情谊已然走到尽头。
1936年12月26日,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通过决议,以"莽断专行"为由撤销张学良一切职务,并对其实行"归案训导"。这个"训导",就此延续了半个世纪。
从南京到重庆,再从重庆到台北,张学良被软禁的地点几经变迁。1949年,当国民党撤退至台湾时,蒋介石并未放弃对张学良的控制。在台北阳明山上,一栋白色洋房成为了张学良新的囚居之所。
每逢重要节日,蒋介石都会派人送来慰问品。表面上看是关怀,实则是变相监视。1954年的一天,蒋介石破例亲自来访。两人相对而坐,却再无昔日推心置腹的畅谈。
1975年,蒋介石去世。但张学良的处境并未得到改善。蒋经国继承父业后,仍然延续了对张学良的软禁政策。直到1988年,52年的囚禁生涯才终于画上句点。
这段长达半个世纪的监禁经历,不仅成为张学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更深刻影响了他日后对遗产处置的决定。当1995年,他最终选择离开台湾,前往夏威夷定居时,一个新的谜题也随之展开......
三、张学良与哥伦比亚大学的渊源
1980年初,一封来自纽约的信件辗转到达了台北阳明山上的白色洋房。信是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的唐德刚教授写来的,信中提到了他正在筹备的一个重要项目:建立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心。
唐德刚与张学良的交情可以追溯到1940年代。那时的唐德刚还是重庆《大公报》的一名年轻记者,曾多次采访过张学良。此后数十年,两人一直保持着书信往来。在信中,唐德刚经常向张学良请教近代史上的一些重要细节,而张学良也总是详细作答。
1988年,当张学良终于获得自由后,唐德刚立即邀请他访问哥伦比亚大学。1989年春天,张学良首次踏入这所常春藤名校的校园。在图书馆的特藏室里,馆员向他展示了学校收藏的大量中国近代史文献,其中包括《六三银行档案》、《盛宣怀档案》等珍贵史料。
这次参观让张学良印象深刻。当他看到图书馆采用的先进保存技术时,特别询问了具体细节。图书馆使用了恒温恒湿系统,对珍贵文献采取特殊的防霉、防虫、防酸化处理,甚至还建立了专门的修复工作室。
1990年,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又有了一项重大突破。他们引进了当时最先进的数字化设备,开始将珍贵文献转化为电子档案。这一消息传到张学良耳中,他随即派人前往考察。
1991年春,一个特殊的会议在哥伦比亚大学召开。与会者包括张学良的代表、唐德刚教授,以及学校的多位行政主管。会议的主题是讨论如何建立一个专门的"中国近代史料中心"。在这次会议上,张学良的代表详细了解了学校的管理制度、保管能力,以及对外开放政策。
这所大学的中国研究传统由来已久。早在1901年,哥伦比亚大学就设立了汉学讲席。到1990年代,该校已经成为美国最重要的中国研究中心之一。每年都有数十位中国学者来此进行研究和交流。
1992年,张学良委托律师起草了第一份捐赠意向书。这份文件中特别强调了三个条件:所有文献必须向研究者开放、必须采用最先进的保存技术、必须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哥伦比亚大学全部接受了这些条件。
1993年至1995年间,张学良陆续将部分珍贵文献送到了哥伦比亚大学。这些文献包括他在东北时期的军事档案、与蒋介石往来的密函、以及一些重要历史事件的第一手记录。每一批文献的移交,学校都会派专人录入目录,并立即启动保护程序。
这种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及对中国文化研究的执着追求,让张学良对哥伦比亚大学的信任与日俱增。然而,在他决定将全部遗产都捐给这所大学之前,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历史包袱需要卸下......
四、对民族历史的愧疚与救赎
1931年9月19日凌晨,沈阳城外响起了密集的炮火声。当日清晨,张学良身在北平,收到了日军进攻沈阳的电报。他立即致电东北军司令部,下达了"不抵抗"的命令。这一天,成为了张学良一生最沉重的日期。
在张学良留下的一份1960年代的手稿中,记录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1931年8月,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曾秘密派人来见张学良,提出只要东北军不抵抗,日方愿意支持他成立"满洲自治政府"。这份手稿现藏于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特藏室,它记载了张学良当时严词拒绝的场景。
然而,"九一八事变"最终还是爆发了。东北军20万将士,在没有接到抵抗命令的情况下,眼睁睁看着日军占领了沈阳城。随后的几个月里,东北三省相继陷落。4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3000多万同胞,就这样落入了日本人之手。
1932年春天,张学良在北平西山招待所接见了一批从东北逃难而来的官员。一位曾在奉天省政府任职的老者向他跪下痛哭,诉说着东北民众的苦难。这次会面被张学良的秘书详细记录在案,这份记录后来也成为了他捐赠给哥伦比亚大学的文献之一。
1935年,张学良派人秘密潜回东北,调查当地百姓的生活状况。调查报告用朱笔标注了诸多细节:日军在各地设立警备队,强迫农民种植罂粟;在城市中开设鸦片馆,毒害中国青年;在工厂中实行"奴工制度",工人每天工作超过14小时却只能领到微薄的工钱。
西安事变后,尽管张学良促成了国共合作,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但他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在"九一八"时的决定。在台湾软禁期间,每到9月18日这天,他都会闭门谢客,独自默坐终日。
1988年,已经87岁的张学良获得自由后,多次收到家乡父老的邀请,恳请他回东北看看。但他始终婉言谢绝。在给一位东北老友的信中,他写道:"我无颜面对桑梓父老。"
1995年,张学良决定将个人文献捐赠给哥伦比亚大学时,特别注明要将这些关于东北沦陷的调查资料编目归档,供后人研究。他要求学校在整理这批文献时,要重点突出日本侵华的史实。这些文献后来成为了研究"九一八事变"最重要的史料来源之一。
这份沉重的历史包袱,不仅影响了张学良晚年的诸多决定,也促使他思考如何让这段历史得到更好的保存和传播。而这个任务,最终落在了他与赵一荻在夏威夷度过的最后时光里......
五、晚年生活与最终抉择
1995年的一个秋日,夏威夷檀香山的海滨别墅迎来了两位特殊的住客。83岁的赵一荻搀扶着94岁的张学良,缓步走进了这座将成为他们人生最后驻足地的房子。
这座别墅是张学良多年前就暗中购置的。房子背靠青山,面朝太平洋,与世隔绝却又能俯瞰城市全景。别墅的书房里,整齐地摆放着数十个档案箱,里面装满了张学良保存了大半个世纪的文件、照片和手稿。
1996年初,张学良开始着手处理这些历史文献。他请来了几位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将这些材料分类整理。其中最重要的是一批与"西安事变"有关的原始文件,包括当时的电报往来、会议记录,以及他在软禁期间写下的回忆录。
同年夏天,张学良的五个子女陆续从世界各地赶来探望。长子张闻韶已经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二子张闻函在医学界颇有建树,其他子女也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成就。一家人围坐在别墅的露台上,回忆往事,畅谈人生。
这次家庭聚会上,张学良向子女们宣布了一个重要决定:他将把所有的遗产,包括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献,全部捐赠给哥伦比亚大学。子女们都表示理解和支持父亲的决定。事实上,他们早已各自创立了事业,对父亲的遗产并不觊觎。
1997年,张学良委托律师起草了正式的遗嘱。这份长达50页的文件详细列举了他的所有财产,包括在世界各地的不动产、银行存款、股票投资,以及数千件珍贵的历史文物。遗嘱中特别强调,这些遗产必须统一交由哥伦比亚大学管理,用于支持中国历史研究和文化交流。
1998年,一支专业的文物保护队伍来到夏威夷,开始对张学良收藏的文物进行编目和预防性保护。这些文物中包括了张作霖时期的官方印信、东北军的军旗、民国时期的重要文献,以及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
1999年,哥伦比亚大学专门成立了"张学良基金会",负责管理这笔巨额遗产。基金会的章程规定,所有收益必须用于三个方面:保护和研究中国近代史料、资助中国留学生、促进中美文化交流。
2001年10月14日,张学良在夏威夷的寓所安详离世。按照他的遗愿,所有文物立即被转移到了哥伦比亚大学的特藏室。一个月后,大学图书馆举办了首场"张学良文献展",展出了一批从未公开的历史档案,让这段尘封的历史重现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