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27怎么来中国的?如果苏-27真的优秀,为何我国还要研发歼-11B

友绿聊历史 2024-02-10 15:36:52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

苏-27怎么来到中国?如果苏-27真的优秀为何我国还要研发歼-11B?

众所周知,我国的军事实力和武器装备水平在这几年迎来大爆发,尤其是诸如歼-20、歼-35等各类先进战机纷纷亮相,似空中长剑,捍卫祖国边疆。

当然,这些成就的背后,不是一朝一夕的追赶,而是整个军工体系几十年如一日的学习和沉淀。而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空军军工的新起点,正是苏-27的引进开始的。

那么,我国为何要引进苏-27战机,又为何要在苏-27的基础上,研发歼-11系列战机呢?

苏-27战机,是一款重型战机,北约代号侧卫。在苏联进行1977年首飞之后,就走进了大家的视野。

许多军事家、政治家都知道,这款战机的出现意味着军事设备非同寻常的变革。

十几年后,这款战机再次进行列装,其系列改版颇多,出口到了多个国家。一方面,苏联凭借它受益颇多;另一方面,这款战机也打响了苏联的名气。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苏争霸处于最为激烈的状态,为了能够更好得震慑对方,双方的竞争重点之一就是新一代战斗机的研发。

由于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空战失利,美国军工开始反思以往片面追求飞行速度和飞行高度的设计思路。他决定研制远程歼击能力和近身搏斗能力兼备俱佳的新一代战机,即后来的F-15战斗机。

到了60年代末,苏联得知了美国研制新一代战机的消息,但苏联最新的米格-23战机与F-15具有明显的代际差距。

因此,苏联政府立刻找到包括苏霍伊在内的国家三大飞机设计局,要求立刻研制新一代先进战机,并且明确新一代战机必须在F-15的各项主要指标上再高出10%,以弥补列装时间差。

1969年末,苏霍伊就拿出了第一个设计草案,为了满足苏联国防部在动力,速度,装载武器等方面近乎变态的严苛要求。苏霍伊大胆的采用了一体化气动布局。

只是方案一经公开,就遭到了当时多数专家的反对,以至于险些被放弃。好在当时苏霍伊设计局的创始人兼总设计师的帕维尔·奥西波维奇·苏霍伊大力支持了这一方案。

1972年,经过大量的论证和修改后,苏联最终决定将新一代先进战机的研制工作拆分为两个独立的子项目,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空战要求。

其中,由苏霍伊承担其研制,米高扬负责轻型战斗机的研发。而双方最终的产品正是苏-27和米格-29。

在苏联强大的军工体系的助力下它的研制相当迅速,1975年完成初步设计工作,1977年进行首次原型机试飞。

但是在1979,叙利亚发生了米格-23和F-15的直接对抗,对抗以米格29的失败告终,F-15超乎想象的强大,也震惊了苏联空军。

这件事情之后,苏霍伊通过获得的F-15性能数据资料发现,苏-27的各项设计指标仍然落后,于是再次冒险进行了大改,方案重新设计,关键部件全部回炉重造。

终于在不断的试飞,改进,再试飞,再改进的过程下,苏-27终于在1983年完成项目验收。

尽管苏-27的列装相较于其对手F-15晚了将近十年,但凭借先进的气动设计,优异的动力系统和强大的空中缠斗能力,使得其一经出场,便震撼了世界。

苏-27首次出场于1987年,一天挪威的P-3反潜巡逻机正在侦察苏联海岸的时候,迎面便撞到上从未见过的苏联新型战机。

在当时,两大阵营有个不成文的默契,就是对抗归对抗,但不能主动开火。毕竟,主动开火就成了主动挑起事端。

因此,挪威的反潜巡逻机有恃无恐,在遭受苏-27多次驱离后,仍然试图抵近侦察。

就在这时,苏联的苏-27战机调整身位,突然加速,径直冲P-3反潜巡逻机贴身冲了过去。这一冲对苏-27不要紧,却把对面飞机一侧的引擎螺旋桨叶片撞掉了。

这根螺旋桨叶片更是直接将P-3的机体划开了一道大大的口子,导致飞机舱内突然失压。不受控制的P-3在短短一分钟内,就跌落了3000多米。

要不是飞行员在最后一刻勉强将飞行矫平,这架P-3恐怕就扎入茫茫的波罗的海了。

这个史无前例的空中贴身格斗事件,毫不意外得惊动了美国和整个北约,在飞行员看似大胆的举动背后,是出乎美国意料的发动机性能和气动设计。

世界也给苏-27的这次行动,起了一个精确而又优美的名字,空中手术刀。

那么,我国又为何要引进苏-27,这背后又有怎样的考量呢?

2.

引进苏-27,打开了我国军队国防建设的新阶段。

在空中手术刀事件后,世界见识到了苏-27的强大。在1989年的巴黎航展上,苏-27又一举打破了多个世界记录,一时间风光无量。

只是,苏-27的成功终究成为了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巨人最后的余晖。当1990年苏联正式批注苏-27作为空军和国土防空军的标准战机的时候。

两极争霸已经接近尾声,苏联国内的动荡和战略收缩已经无法发挥苏-27的全部战略战术能力。

而与此同时,中东的一场战争却彻底改变了世界军事历史。

1991年1月7日,以美国为首的联盟空袭巴格达,海湾战争正式爆发。

在美国的海陆空协同一体化打击之下,坐拥百万大军,号称世界第四军事强国的伊拉克,其军队几乎成了活动的肉靶子。

美军以电子战机开道,干扰了伊拉克军队的所有雷达,无线电和通讯手段,紧接着用空中优势对伊拉克境内的各类目标进行不间断高强度打击。

即便伊拉克军队积极保存有生力量,企图消耗美军的弹药,但终究是困兽之斗,无济于事。仅在一个月内,位于科威特前线的伊拉克军队就损失了25%的人员和40%的装备。

更为严重的是,伊拉克军队的指挥系统在打击之下完全瘫痪,上级联系不到下级,下级联系不上上级,各级单位都无法联络到总部,后勤补给几乎完全中断。

在这时,萨达姆才冷静下来,之前号称让几千个美国人躺进棺材回国的狂妄也消失不见。但美国人已经不再给他机会了。

2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军正式发动地面进攻,短短100个小时内,伊拉克在本土和科威特的防线就前面崩溃,失去制空权的伊拉克军队丢盔卸甲,整建制得投降。

26日,伊拉克宣布投降,28日战争彻底结束。

这一战,伊拉克伤亡被俘将近20万,各类武器装备损失上万,而包括美军在内的整个反伊联军伤亡不过4000余人,阵亡更是仅有300多人,武器装备损失更是可以忽略不记。

可以说,海湾战争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现代化战争,其所展示出来的先进战略战术和高科技武器装备,仍然被今天的世界各国所学习。

海外战争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也是意义深远,这一站,美国成功卸下了越南战争的包袱,让世界认识到了美军的现代化军事能力,也使得其在中东和世界的影响力剧增。

而对我国而言,美国史无前例的投送能力和战斗能力,则是彻底改变了我国的国防建设。我们清醒地意识到,以往依赖陆军为主的大纵深战术已然落后,未来,科技将成为决定军队战斗力的关键因素。

但,我们已落后世界太多了,先进的武器要从何而来呢?

3.

苏联解体,两极结束,赋予了中国军事建设一个新契机。

海湾战争打醒了世界,也打醒了中国。我国在惊讶美军兵贵神速的同时,不得不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

相比于伊拉克,我国的边境线和海岸线更为宽阔,即使是积极防御战略也很难全面覆盖,与此同时,我国为了集中有限的资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军队是一面裁军,一面节衣缩食。

海军几乎没有大型舰艇,空军仍然以歼-7歼-8这样的二代机为主。若是面临现代化战争,国土纵深和大规模陆军也难以保卫沿海的经济建设成果。

因此,我国必须在短期内,快速提升军事作战能力,而其中的关键就是获得能够兼顾海陆空且能够快速反应的先进战斗机。

而在海湾战争后,世界上唯二能够让我国获得先进战斗机的国家只有如日中天的美国和继承了苏联大部分军工体系的俄罗斯。

美国因为苏联解体后,战略压力陡然下降,是绝不会将先进战机出口到中国,并且美国的军工复合体决不可能允许中国引进F-15的生产线进行自主制造。

为了保证我国军工体系的独立自主,能够自主制造并在其基础上继续研发,成为了引进新战机的重中之重。

好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所承接的经济体系相当破碎,经济状况摇摇欲坠,可以说为了维持经济运行,什么都能卖,什么都敢卖,怎么都能卖。

于是在同年,我国就与俄罗斯签订合同,立刻购买了27架苏-27系列战机,补足了我国在先进战机的缺失。

后来经过漫长的谈判,俄罗斯终于同意了向我国转让苏-27SK的生产许可证,由俄方首先提供全机部件,然后逐步进行国产化的替代过程。

可以说,我国引进苏-27的决定,是相当正确且富有战略眼光的。

在90年代两极对抗解体后,美国凭借自身独大一超多强,在世界素无忌惮地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在1996年第四次台海危机和2001年中美南海撞机事件中,尽管外部势力咄咄逼人,但有苏-27和其他的战略武器在,我们便成功地稳住了阵脚,捍卫了和平,也成功得将伟大事业推向新世纪。

当然,仅仅能够自主制造苏-27是对于我国而言远远不够的,毕竟对外引进只能缩小差距,唯有自主创新才能追赶时代,引领时代。

尤其是当我国能够自主生产苏-27的时候,美国早已试飞了全球第一型五代机F-22,如果不积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那双方的差距必然越拉越大。

因此,我国在引进苏-27之后,便立刻进行了国产现代战机的研发,在全国上下的通力合作下,我国在1998年,便生产出了歼-11A型战机。

作为苏-27的国产仿制型,歼-11A不仅在各项核心指标均与苏-27相当,更是标志着我国在自主研发战机的能力上越上新台阶。

虽然苏-27凝结了苏联军工的最高水平,但毕竟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产物。即便动力设计再为优秀,其在航电系统、机身材料等方面却在问世之初便落后了美军。

引进便落后的无奈让独立自主渴望复兴的中国人民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的。

于是在迫切提高战斗力的动力下,又经几个春夏秋冬,歼-11B最终问世。

歼-11B在歼-11A的基础上,着重优化了短板不足,不仅继承了苏-27的先天优势,还在航电系列等方面实现了超越。

不仅使得战机本身作战能力取得了显著提升,还借助自主研发优势,使其更好得融入了我军的战斗体系之内,实现了多兵种协同,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时至今日,我国由引进苏-27开启的军事和国防现代化道路已是越走越宽广,随着一代又一代的经验积累和技术升级。

我们国防工业不仅成功摆脱了苏式武器的影响和局限,更是推出了诸如枭龙,歼-20,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等领先世界的明星装备。

让中国军事装备的标签从便宜杂牌,成功蜕变为了先进高端。

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唯有自立自强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屹立世界的最大底气。

随着时代的进步,苏-27、歼-11系列战机正在逐渐被新一代战斗机所取代。然而,这些战机背后的故事,却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这些故事,不仅是中国国防工业发展的见证,也是中华民族矢志不渝接续奋斗的最好象征。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9 阅读:2855
评论列表
  • 2024-02-16 11:45

    俄一直到现在自己也没有什么先进东西,吃苏联老本到现在,除了保证大国绝对地位东西其它的都有心无力,苏27当年可不是什么大街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