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结婚不仅是一段感情的升华,更是许多人头痛不已的头等大事。
筹备一次婚礼的过程繁杂琐碎,让人望而生畏;而从古代的“三书六礼”、“三媒六聘”等传统仪式中,我们可以窥见古人对婚姻的庄重与慎重。
那么,这些早已淡出视线的古老礼仪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奥秘和智慧呢?
古人婚嫁的历史演变五光十色的现代婚礼与古朴简约的古代婚礼形成了强烈对比,时至今日,现代婚礼主要体现新人个性,重视自由恋爱,而古代婚礼则强调家族利益,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现代婚礼延续了聘礼和嫁妆的传统,承载着表达敬意和祝福的意义,“五金”饰品如金戒指和金项链,寓意着牢固持久的婚姻。
自由恋爱也日益流行,新人与家人的意见有了更大权重,对古代“门当户对”的婚姻观产生冲击。
古代婚礼则严格遵循“三媒六聘”等仪式,一丝不苟,在这个时代,婚姻不仅是两个人的结合,更是两个家庭的联姻,因此受到了社会风俗和道德观念的严格规范。
男女双方的婚姻需要得到父母的认可,这是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在父母同意后,就需要媒人出面牵线搭桥,介绍双方的生辰八字和家庭背景,以确保门当户对。
在古代,自由恋爱的现象并不多见,因为社会对于男女之间的交往有着严格的限制,即使存在自由恋爱的情况,也需要通过媒人来正式向女方家庭提亲。
媒人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被认为是月下老人的化身,负责为这段姻缘牵线搭桥并为之祝福。
在古代的爱情故事中,自由恋爱往往以悲剧告终,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尽管两人真心相爱,但由于家族和社会的压力,他们的爱情最终未能得到圆满的结局。
相反,那些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虽然缺乏浪漫与激情,却往往能够长久稳定地维持下去。
因此,在古代社会中,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是主流,这种传统观念深深植根于人们的思想之中,成为当时社会对于婚姻的普遍期待和认同。
三书六礼古代传统婚姻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模式盛行,两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经由父母和媒人的包办,约定共度一生,这在当今自由恋爱盛行的背景下,确实难以想象。
我们常常戏称西方人的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而东方人的婚姻却是爱情的开始,尽管古代人的婚配看似草率,但整个流程中却极为重视,一丝不苟地遵循着“三媒六聘”的礼仪。
所谓的“三媒”,指的是参与联姻的三位媒人,男女双方家庭难以直接面谈,各自聘请一位媒人作为代表,另有一位媒人专职牵线搭桥,以防代表媒人意见不合。
“三媒”会谈可谓古代说媒的最高规格,“六聘”则是整个婚事从提亲到成婚的六个环节:首先是提亲,由男方家庭认为两家门当户对后,委托媒人携带聘雁前往女家,正式提出结亲的请求。
女方一般不会直接答复,而是留下聘雁以示考虑,此后便进入问名环节,男方通过媒人探问女方的姓名、生辰八字等信息,并占卜两人是否命中注定。
若结果为吉,便可进入纳吉,将占卜的喜讯告知女家,待对方确认后,男家再次送上聘礼,正式订立婚约,随后双方磋商,确定一个吉日成婚,最后便是新郎迎娶新娘,鸾凤呈祥。
除却“三媒六聘”的礼数之外,古人结婚过程中的讲究同样繁复而严谨。
在传统的婚礼仪式中,除了必要的媒人牵线、定亲、下聘等步骤外,还有所谓的“三书”,即三份契约性质的书卷,它们分别是聘书、礼书和迎书。
这些文书不仅承载了双方家庭的意愿与承诺,更在法律层面上确保了婚姻的正式性与有效性。
聘书,作为男方送给女方的首封信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这份文书中,男方会明确表达出对女方家女儿的求娶之意,并正式提出联姻的请求。
聘书的书写格式严格遵循古礼,通常由男方家族中的长辈或德高望重的族长亲自执笔,以确保其庄重与正式。
紧接着,男方需准备礼书,这份文书详细列出了聘礼中各项物品的名称及其价值。
在古代社会,聘礼不仅是男方对女方家庭的一种尊重和感谢,更是显示男方家庭财力与诚意的重要方式。
礼书中的每一项记录都需精确无误,不得有半点马虎,因为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被视为一种信誉的体现。
最后,当迎娶之日临近,新郎将携带迎书前往新娘家,迎书是一份承诺书,新郎在此书中向岳父母郑重承诺,将对新娘体贴照顾,履行一个丈夫的责任和义务。
这份文书的递交,象征着男方家庭对新娘未来幸福生活的保证,也是双方家庭共同见证下的庄严承诺。
只有当这三本书卷——聘书、礼书和迎书——全部准备齐全,并且按照规定的程序一一呈递给女方家庭,才算是名正言顺地完成了一场传统意义上的婚礼。
这样的婚姻不仅在道德上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在法律上也具备了充分的效力。如此,新郎方能够堂堂正正地迎娶心爱的女子,成为她合法的丈夫,言顺地娶了一房媳妇。
古代人严格遵循“三媒六聘”的婚俗,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每一个程序,这种“明媒正娶”的婚配方式深受当时社会的认可,尽管过程冗长,却也体现了古人对婚姻的珍视与庄重。
彩礼的起源在纳采环节,男家通过媒婆向女家提亲,携带吉祥物品并了解女家情况,问名则是女家提供八字以占卜,占卜后男家再正式送上聘书和厚礼,约定婚事,这就是“纳征”。
其中“纳征”产生的聘礼和聘金也就是彩礼的主要内容,古人认为大雁最符合婚姻之本义,所以以大雁为最佳聘礼,此外还有鸭鹅等禽鸟。
在西周时期曾明文规定,不同阶层的彩礼标准有所区分,如天子的玉器、诸侯的大璋与普通士卿的布帛、钱粮就不可同日而语。
此后两汉魏晋的权贵阶层利用政治地位与金钱权力的结合,通过远超常规的彩礼与嫁妆获得利益最大化。
史书亦载,普通民众为办一场婚宴可能破费毕生积蓄,后世政权因此也不得不出台强制性规定以减轻民众婚嫁负担。
彩礼的实质不仅在于物质交换,更在于彰显两家地位、预示婚后生活,在中国古代社会,彩礼作为一种婚姻习俗,其意义远超过单纯的金钱或物品交换。
它象征着男方家庭对女方家庭的尊重与认可,以及对新娘未来在夫家地位的重视,同时,彩礼的多寡也间接反映了男方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从而成为衡量双方门当户对的重要标准之一。
随着历史的变迁,彩礼的形式和内容也经历了演变,从最初的简单礼物到后来的金银首饰、田地房产等,彩礼的内容逐渐丰富,形式也日趋复杂。
尤其在唐宋时期,随着经济的繁荣和社会风气的开放,彩礼的规模和档次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例如,唐代的聘礼通常包括衣物、首饰、食品等,而宋代则出现了更多贵重物品的交换,如金银器皿、书画古董等。
然而,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动荡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彩礼文化开始受到质疑和挑战。
一方面,由于战乱和贫困,许多家庭无法承担高额的彩礼费用;另一方面,新兴的思想流派如儒家、道家等,开始强调个人品德和情感的重要性,认为过于注重物质层面的彩礼会削弱婚姻的纯洁性和稳定性,因此,这一时期的彩礼文化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衰微趋势。
彩礼的实质不仅在于物质交换,更在于彰显两家地位、预示婚后生活,中国古代彩礼文化的生成、演变和衰微,都与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和价值取向有着密切关联。
笔者认为尽管现代社会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和进步,但中国古代传统的婚姻仪式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些古老的习俗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它们也是文化和历史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虽然许多人现在更加注重个人自由和平等,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放弃所有的传统和规矩。
事实上,很多古老的传统和文化仍然是我们的宝藏,是我们身份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来源:
《仪礼·士昏礼》
《新唐书》
《中国民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