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王国维投湖自尽

鹏举谈历史 2024-10-22 20:52:49

1912年2月,辛亥革命的风暴席卷而来,清朝的统治如同秋风中的落叶,瞬间崩溃。王国维,这位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学者,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成为了失去方向的“遗民”。

1927年6月4日,《申报》刊登了一则震惊的消息:清华大学国学院的王国维选择了投湖自尽。这位学术巨匠的决断令人感到无比惋惜。

故事的开端是两天前的一个清晨。王国维像往常一样起床,和家人共进早餐,表面看似平静。然而,他的内心早已暗潮涌动。处理完研究院的工作后,他向朋友借了五元,乘车前往颐和园的鱼藻轩。六月的颐和园,绿树成荫,花香四溢,但这一切的美好与他无关。王国维静静地抽完最后一支烟,随即跳入昆明湖,留下孤独的背影。

在他的口袋里,遗书中写道:“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这简短的句子如雷霆般震撼了学界。

王国维是国学研究的巨匠,专注于中国古代历史、金石、考古和戏曲,深受梁启超、鲁迅、胡适等人的推崇。梁启超曾赞誉他:“不仅是中国的,更是全世界的学者。”然而,这样一位光芒四射的学者,为何会留下如此沉重的遗书?他的“再辱”又指的是什么?

第一辱:失去挚友

1926年9月,王国维的长子王潜明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令他心如刀绞。更让人心碎的是,亲家罗振玉的一封信如晴天霹雳,彻底打击了他的希望。罗振玉不仅是王国维的亲家,更是三十余年的好友,王国维曾将其视为知己。然而,信中却充满了指责与绝交的决绝,罗振玉声称自己多年来对王国维的帮助却得不到感激,甚至在女儿守寡后,提出两家不再有瓜葛,并退回了王国维为其儿媳准备的抚恤金。

丧子之痛与挚友绝交的双重打击,让王国维的内心早已冰冷。他的心中渐渐萌生了退意,仿佛“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第二辱:朝代的覆灭

1927年4月,远在湖南的叶德辉被杀,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彻底击溃了王国维的心理防线。叶德辉曾任前朝御史,因“仇视前清革命新派”等罪名被枪决。虽然两地相隔千里,但作为前清遗臣,叶德辉的死对王国维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击,让他感到深深的危机,仿佛“朝不保夕”。

辛亥革命后,满清王朝的覆灭犹如梦魇,令王国维心灰意冷。曾经的皇帝溥仪对他的才华十分钦佩,曾召他入宫任职,王国维对此感激不已。然而,当冯玉祥率兵逼宫时,他对传统的眷恋也随之破碎。北伐如火如荼,风云变幻,王国维的内心已然暗淡如灰,感到“无路请缨,无处话凄凉”。

第三辱:文化的崩溃

王国维去世的两天后,正值屈原的祭日端午节。这样的巧合令人联想到千年前那位投江自尽的文人。一个朝代的终结,背后是文化的落寞与沧桑。屈原与王国维,都是对文化深情热爱的人,然而深切的热爱往往伴随着绝望。王国维的好友陈寅恪曾说:“文化衰落之时,文化人必感痛苦。”面对时代的翻覆与信仰的崩塌,二人似乎都已别无选择。

相同的时间与方式,不禁让人思索,王国维的沉湖是否是在向屈原投江致敬?三重辱没加身,王国维最终选择以身殉道,向那个喧嚣的时代告别,长眠于万顷湖泊的静谧之中。

1928年6月3日,由陈寅恪撰写、梁思成设计的《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屹立于清华校园,悼念这位伟大的学者。

王国维在文学、历史、哲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作品。他的自尽引发了学界的轰动,象征着文化保守主义者的失势,面对西方思想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如同风中残烛,岌岌可危。

王国维的故事如同一曲悲壮的挽歌,令人感慨万千。古人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然而,面对历史的巨轮,王国维选择了沉默与绝望,成为了时代的牺牲品。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