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们就被告知“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但我们的文化精髓往往被一些外国人学得出神入化。尤其在科技领域,为快速培养生态,避免走弯路,许多企业开始以“结盟”的方式寻求技术方面的突破。比如老美联合多家企业组成的“NEXT G”联盟、四方联盟,台积电带头组建的3D Fabric联盟等,这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
不过,结盟的前提是必须有一方在权力或技术方面有话语权,否则很可能会像华米OV等组建的“统一推送联盟”,大家都想为自己争取利益,最后连官网都关了!
中科院、阿里、腾讯正式出手
所以此次由中科院带头,联合阿里、腾讯等中企,又要搞一件大事!据报道,中科院邀请国内顶级企业阿里、腾讯一起协助共同设计半导体芯片,以创造新的芯片知识产权,该半导体研究机构采用的就是开源架构RISC-V。
众所周知,芯片从设计到制造大致分为三个环节:设计、生产、封装测试,我们在封装测试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但是在前两个环节却有些生疏。
芯片设计环节,虽然华为的芯片设计能力很强,但华为也并非“万丈高楼平地起”,而是基于人家设计好的芯片架构进行深入加工,类似于拿到毛坯房自己装修一样。
芯片架构方面,英国的ARM几乎垄断了整个移动芯片架构市场,英特尔的X86垄断了整个PC、服务器芯片架构市场,两者构筑了牢固的技术壁垒。
就比如ARM,对小企业先免后付、对大企业量身定制IP服务,对晶圆厂使用时支付等人性化商业模式获得了各大芯片厂的认可,最终让ARM成了各大IC企业的不二之选,外加上ARM不需要流片、制造,成本非常低,所以近些年ARM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滋润。
但是这种模式却有先天性的缺陷,很容易碰到搅局者。一方面,自身的垄断优势会成为别人的“工具”;另一方面,成本低很容易引来竞争对手。如今ARM全占了。
为遏制华为的半导体业务,老美施压盟友英国,ARM终止了与华为的合作,最新的指令集授权,这种情况下,倪光南院士呼吁国内科技企业加速布局RISC-V领域。
之所以聚焦RISC-V芯片,不仅因为指令集开源,拿过来即可随意使用、修改,不用担心被卡脖子;而且架构灵活性非常高,小到5人的工作室,大到上万人的研发团队,基于RISC-V架构的芯片能够满足从智能手机、PC、物联网设备到超级计算机碎片化极其严重的物联网设备需求,这是打破ARM、X86技术壁垒的理想替代品。
中科院、阿里、腾讯联合的意义?
在RISC-V领域,其实阿里平头哥已经带来了基于RISC-V架构的玄铁系列、倚天系列芯片,还有无剑600芯片平台,在RISC-V领域有了不小的成就,为什么中科院此次还要将阿里、腾讯等中企联合起来呢?
小编看来,此举最大的意义就是产学研全方位合作的集结号。近几年我国企业在芯片自研道路上实现了许多卡脖子技术,但不少人都在担心一个现实的问题:国内芯片企业会不会出现闭门造车、脱离国际市场需求的局面?比如造出来的芯片无法商用,无法兼容Adobe全家桶、无法兼容最新音视频编码等等,因为这种案例历历在目。
所以中科院联合腾讯、阿里等中企意义就在于,我国对RISC-V芯片的研发每一步都要与市场接轨,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会更加顺利。为创造新的知识产权提前布局,从而为未来国产RISC-V产业及生态繁荣夯实基础!
针对国产芯片产业动态,外媒一直迟疑高度关注状态,而当中科院与腾讯、阿里等巨头联合,也让一些外媒表示:这次轮到美国难受了!作为半导体收入方面的世界领导者,在过去数十年里老美依托于X86和ARM架构芯片在全球薅了不少羊毛。如今中企的联合,正应了倪光南所说的“未来芯片市场将由RISC-V、ARM、x86三分天下!”而5G又是物联网时代,RISC-V芯片的基数必将占据领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