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摐”是一个比较冷僻的字,普通话读chuāng,《博雅》释义:撞也,最典型的句例为《司马相如•子虚赋》中有:“摐金鼓,吹鸣籁。”另还有高耸(乔木维摐,飞鸟过之或降)、纷错(万象摐然)等意,又可引申为演奏,等等。但是,表达这些意思的“摐”字在普通话中显然都不常用。
然而,方言往往更贴近于生活,一些冷僻字经常被赋予别意,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用,不再冷僻。
在淮安方言中,这个“摐”字即是如此。
淮安方言中,摐字的声调稍有不同,为二声chuáng,意思虽与碰撞、撞击相近,但又有所不同,也更加细腻和特别。按照我在生活中的观察,“摐”字应该可以很细腻地解释为:手持一物体将其垂直撞击向某个平面,如地面、水面等,利用撞击时产生的冲力和惯性,使物体内部产生相互运动,以达到某种效果。为了产生更好的惯性效果,往往先将物体拎起再让其重重地垂直下坠,增加与地面或水面的冲击力,并循环往复。
这样的解释也许比较抽象和晦涩,下面不妨举几个生活中的实例,则会更加形象和生动。
事例一:一捆或一束参差不齐的树枝、木柴或类似它长条状物体,欲将其一端弄整齐,可以采用这个动作,即松垮地握住柴捆,提起再用力地放下,且循环多次以后,利用平整的地面(或其它平坦的台面)让其一端变整齐。这就叫:“将它摐整齐了”。
事例二:很多堆积得比较松散的块状、粒状物体放在一个大的袋子里,可以拎起袋子在地上“摐一摐”,即可让其堆得密实,增加装填量。
事例三:一堆沾满泥土的东西,比如刚从地里挖出的山芋、花生之类,可以放在镂空的盛器里,如竹编的篮子、柳藤编的箩筐等,拿到河里去摐一摐,则可以利用水的冲击力和洗涮作用,将表面的泥土冲洗掉,达到粗洗的效果。
事例四:同样的,一捆蔬菜,根部带着大量的泥土,可以采用这个动作,在地面上摐一摐,能抖落大部分泥土,在水面上摐一摐,由于同时增加了水的洗涮作用,其清洁效果更佳。
事例五:抱在手上的小孩哭闹时,如果大人失去了耐心,将他重重地往地上一放,就起到了“摐”的效果,有可能有人会批评他:“你手这么重,把小孩摐坏了!”这里的摐很生动,言下之意就是,动作这么重小孩的脏腑都被震到了。
事例六:当然,要产生“摐”的效果,并不必拘泥于其方式,比如,在颠簸得很厉害的车子里,乘客的状态都可以用此字生动地表达出来:人被摐得东倒西歪,体内的脏器都被摐得挪了地方。
生活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但是,在淮安方言中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以上关于“摐”的用法的例子,所适用的物体似乎都比较大、比较重,当物体较小、较轻时,对于同样的动作特征及其效果,则使用另一个字,发音与淮安方言中的“捉”相同,大体上发短促的zhuā。
比如,将一沓纸弄整齐,可以在桌子上“zhua一zhua”,将茶叶放进茶叶罐里时,要一边zhua一边放,或zhuazhua再放,这样可以放得更密实更多。显然,这些例子中的物体都比较小或轻,过程中不需太费力(与“摐”的例子中用力比较大形成对比)。
查询字典,发现这个用法很可能对应的是汉字“挝”。
挝有两个读音,一是wo,只用于老挝之国名,另一个是zhuā,有“敲打、击”的意思,如《三国演义》中有“令鼓吏挝鼓”,显然与“摐”的意思相近。当然,方言中的zhuā是否是这个字,只是笔者的推测,并未找到更多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