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鸭绿江:反坦克!坑道战!志愿军阵地防御为何打得更好?

纵横点 2024-09-11 13:25:32

《跨过鸭绿江》全景式史诗般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抗美援朝战争,讴歌了保家卫国、不怕牺牲的高尚精神。在第五次战役以后,志愿军改变作战方式,以阵地防御战为主,运动战为辅,而且杨成武的20兵团也加入到战斗序列,陈赓副司令员也来到朝鲜战场,当时志愿军上下一心,准备充分,誓要跟“联合国军”好好干上一场。

朝鲜战场上的美军士兵

在洪学智副司令的指挥下,后勤运输没有受影响,敌人的破坏计划彻底失败,物资正通过各种途径源源不断地被送往前线,而志愿军经过休整,战斗欲望非常强烈,李奇微发动的攻势越来越没有效果,但是在夏秋之际,李奇微和范弗里特还是希望能多往前“拱一拱”,更希望在新会址板门店的谈判,能为己方多捞点好处,因此他们又想出了一些“阴招”。

志愿军战士在反坦克作战

“联合国军”东西两线都希望通过夏秋攻势,取得大的战果,因此范弗里特便发明了“坦克楔入战术”,想用坦克和装甲车冲破志愿军的防线,可是他想得太美,现实会给他一记响亮的耳光。

志愿军战士用火箭筒对付敌军坦克

“联合国军”的数百辆坦克在东线率先攻击防御的志愿军第67军,平均每天都至少打上十多万发炮弹,空中超过百架次的飞机也不停的轰炸,67军的阵地几乎寸草不生,山头被炸得光秃秃的,坚硬的岩石都被炸成了粉末,在文登川的志愿军20兵团第68军也受到了同样的攻击,敌军仗着火力优势横冲直撞,却没想到志愿军战士们在战争中成长,已经熟练掌握了反坦克战术,同时武器装备也大为改观,不只是手榴弹,我们也有了迫击炮、加农炮等,中国人自己的兵工厂也能生产出无后坐力炮和火箭筒,这些装备帮助战士们击毁了一辆又一辆坦克。

英勇无畏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

激战下来,收获颇丰,67军和68军都打得不错,敌人的坦克在战场上被毁得比比皆是,10天下来,67军让39辆坦克成了“废铁”,而68军则击毁了28辆。敌人也是伤亡惨重,尸横遍野,两万三千多名敌军被67军歼灭,志愿军仅仅用了三天就吃掉了超过一万人的敌军,68军则消灭了7600名敌人。

志愿军战士在阵地上英勇作战

在西线的战场上,英联邦第1师在马良山跟志愿军第64军遭遇,双方对于阵地的争夺极其激烈,阵地上倒下了比比皆是的英国人和加拿大人;美军骑1师则对上了志愿军第47军,而47军是一支善于防御,在解放战争中就屡立功勋的英雄部队,美军骑1师真是叫苦不迭。

“中国炮兵像这样有组织地进行射击,还是战争以来的第一次,中国炮兵为了阻击接近的集中射击和为了粉碎冲击的拦阻射击就不用说了。甚至还实施了从来没有过的炮兵对炮兵的炮战,这是中国炮兵从未使用的战法。”

天德山战斗中的志愿军英雄部队

美军骑1师与志愿军47军在天德山和月夜山展开了极其激烈的战斗,美骑1师仗着自己是王牌军不可一世,却忘了在云山之战中的疼,他们三天猛攻,都没有撼动志愿军的阵地,第5团的三个营在最开始的攻击中,就被47军的火炮给打得伤亡惨重,而志愿军第42军和64军又支援47军,他们猛轰骑1师,而且还用上了苏联援助的“喀秋莎”,这是在二战中威震敌胆的火箭炮,威力极大,杀伤力极强,一顿发射以后,很多敌军被炸得尸骨无存,在西线这“联合国军”又付出了伤亡两万两千人的代价。

“喀秋莎”多管火箭炮

BM-13“喀秋莎”多管火箭炮是第一种被苏联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规模生产、投入使用的自行火箭炮。相较于其他的火炮,这种多轨火箭炮能迅速地将大量的炸药倾泻于目标地。和其他火箭炮相比,这样的机动性为喀秋莎带来其他的优势:能一次投注大量火力,并在遭到反攻炮火前迅速离开。

志愿军战士们在阵地上奋勇作战

而他们所谓的“秋季攻势”却仅仅向前推进了两公里,李奇微和范弗里特策划的几个月的攻势,让整个“联合国军”伤亡人数达到了25万,比运动战期间还要多很多,而志愿军的伤亡只有9万多人,在阵地防御战中竟然取得了比运动战五次战役还要大的战果!

当时陈赓副司令员入朝,他此前在越南担任过军事顾问,也带来了更新的战略思维,再加上他在抗日战争期间的冀南平原领导过“地道战”,解放战争期间又依靠土工作业围歼了黄维兵团,因此也建议志愿军在阵地防御战中发起“坑道战”。

志愿军战士们在挖作战坑道

而19兵团的杨得志在抗日战争期间也是在华北地区与日寇作战,解放石家庄的战役中,更是通过“坑道战”取得了很大的战果,因此杨得志也非常支持这种独特的防御战法。

“你打我,我让你打不着;我打你,就要把你打死。现在的问题是,先想办法不让敌人打着,再解决把敌人打死的办法,这方面我希望你们多想想,多谈谈。”——杨得志

志愿军战士们在坑道中作战有力打击了敌军

通过马蹄形的坑道挖掘,可以让各洞相连,能够有效减少敌人炮火的袭击,也能防范敌机的轰炸,同时还能掩藏好自己,敌人放炮就避其锋芒,敌人陆军上来就放近了再打,志愿军的伤亡会很小,却能有效杀伤敌人。

志愿军战士们在挖坑道保障作战

“坑道战”是结合防御战、阵地战、地道战、麻雀战的创新战法,是志愿军善于动脑筋,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典型案例,他们不但能在运动战打好,更能在阵地防御战中守好,还能在减少自身损失的前提下,造成敌人更大的杀伤,不得不说志愿军太强悍了,他们的对手也不得不承认志愿军的厉害。

“用这种战法,李奇微至少要用20年的时间才能到达鸭绿江。”——布莱德雷

志愿军战士们利用坑道作战坚持了阵地防御的优势

美军的夏秋两季之攻势最终彻底破产,继续增兵也无可能,战场上已经是捉襟见肘,美国国内的反战呼声越来越高,只能恢复谈判,而两军之间边打边谈的局面没有改变,谁都想以打促和,谈判桌上的唇枪舌剑是没有硝烟的战争,但一切的协定往往都需要战场上的优势来加持,而志愿军具备这强大的实力,也具备这足够的底气!

纵横点原创历史文章,喜欢就请点上方的关注支持吧,谢谢大家!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