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化的百年辛酸史(中)

慷慨高歌 2021-01-28 16:49:14

“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隆裕太后颁布了我的退位诏。一部分王公跑进了东交民巷,奕劻父子带着财宝和姨太太搬进了天津的外国租界。醇王在会议上一直一言不发,颁布退位诏后回到家去抱孩子去了。

袁世凯一边根据清皇太后的懿旨,被授权组织了民国临时共和政府,一边根据南方的革命党的协议,由大清帝国内阁总理大臣一变而为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在自传《我的前半生》中如此描述他退位的那天。

自此,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再也没有天生就是皇帝的人,而天下则又一次进入了“合久必分”的时代。袁世凯做了83天皇帝被赶下台郁郁而终后,中国大地上没有出现能统管天下的人物,由此军阀林立,而在乱世争雄需要无数资源去填无底洞,恰巧各国列强想出资找代理人,双方便一拍即合。

各系军阀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其中:直系军阀占据了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区域,领导者是冯国漳,曹锟,吴佩孚,孙传芳,背后势力是美国,英国;皖系军则分布在安徽,浙江,福建,陕西等地,领导者是段祺瑞,徐树铮,王永泉,靳云鹏,段芝贵,傅良佐,倪嗣冲,背后金主是日本;还有张家父子的奉系军阀,主要在东四省,背后也是日本撑腰(把小日本当耍得团团转)。

乱世争雄的时代,谁手里的枪杆子多,谁说话就硬,那该怎么获得更多、更好的枪杆子呢?答案当然是拼命搞军工业,就这样,中国的工业化得以再次步入快车道。

开头先让我们来聊聊民营工业,彼时,中国的民营企业正在纺织、陶瓷以及茶叶等出口大头上和日本打的天昏地暗,日本人在美国佬借着“黑船事件”被迫打开国门后,迅速主动学习西方,一大批现代工厂建设起来,而为了争夺市场份额,日本不断改良生产技术和制造工艺,并开始使用机器,这就倒逼着中国的民营资本也开始使用机器。

受限于时代的混乱,全国范围内的统计很难展开,只能找到部分不完全的史料,据统计,1915年全国有21321家注册的公司及工厂,资本总数约1.5亿元(1918年),但基本都是做原材料生产、食品基本加工以及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行业。

同一时期的西方,正在进行著名的英法金融资本化,率先完成工业化的“高端玩家”英国和法国,选择抛弃输出工业产品的资本主义,转而走输出资本的帝国主义,这样的玩法,就使得很多工业就被转移到新兴的德国和美国。

而美德则借此大力发展工业,把产品输往全世界,1913年,德国钢产量1800万吨,美国3180万吨,英国780万吨,法国470万吨,俄国450万吨,奥匈帝国260万吨,意大利93万吨,日本25万吨,很可惜,中国当时没有统计。

那时的美国虽然早已是GDP第一,但却被背后的资本大佬英国牢牢控制着经济却是英国,同样的还有德国, 但它们可不会永远甘当“打工人”,德、日、美、俄紧随英法,也开始资本输出。

1914年,萨拉热窝一声枪响,一战爆发,欧洲成了火药桶,所有的产能都被调动起来军事服务,大量基本产业的订单被送到中国,价格一下就暴涨了三倍。中国存在的问题是产能很高,但受限于生产效率低下,单位成本居高不下(可以解释为GDP高,但毛利润几乎没有),由于承接了大量订单,中国的产能在瞬间就爆发了。

1913年,中国需要从进口英日棉纱268万担,到1918年就减少到了111万担,民族资本控制的纺织业生产的纱锭从58万枚增长到221万枚;1913年,中国大量进口面粉,战后的1920年,中国变成了面粉出口国,对外出口1077万袋面粉,而民族资本控制的面粉厂也由57家扩展至137家,资本从884万元增长到3256万元,每日生产能力从7.6万袋增长到31万袋。

相应的如缫丝业增长50%,卷烟工业增长800%,而水泥钢铁等因为前期基数较小,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大量资本的涌入,一些本不愿意技术改造的沿海民族资本开始引进机器替代人力,能源结构也开始从木柴逐渐过渡到煤炭。

但,这些都是相对的,毕竟中国工业底子太差,又是纷争不断的乱世,外国资本对这块肥肉也虎视眈眈,更要命的是,一战不仅仅为中国的制造业带来资本,同时也为我们的老对手日本注入大量的资本。

日本借着这股“东风”,开始弃掉面粉、造纸、缫丝、纺织等低技术含量产业,开始进行工业升级,日本花了很大力气重点发展三大领域,即化工产品、机械制造、交通领域,这对当时的中国来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它们都是军工的支柱产业。

吃完了一战的红利,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民族资本增长就陷入了僵局,这和日本在中国投入大量的资本及输出企业有很大关系。比如缫丝行业,原本的国际市场,中日份额是三比一,到后来的格局就变成日七中一了,中国原来还有的质量优势,也在日本的步步紧逼下所剩无几。

中国工业竞争力不足,很大的问题就是源于使不使用机器,你使用机器,效率提升,但与之相对的就会有破产农户来砸工厂,而你不使用机器,效率上不去,成本也就居高不下了。面临同样窘境的还有面粉生产以及大宗造纸业,1913年中国的机器产纸占比3%,到1933年才到15%,进展缓慢。

全面抗战爆发前夕的1936年,中国出口44.1%是农产品,32.4%是手工业产品,机器制成品只占7.1%,是个不折不扣的农业国。英法开始金融立国、日本成为工业国的时候,我们还在以手工业立国。

当时的牙刷、工业用刷都是猪鬃,其在战争时期还被列入战略物资,而中国就是当时最大的猪鬃出口国,甚至在二战期间还用猪鬃和西方以及苏联等盟国换取支援。西方就有人借此嘲笑中国,曾经靠丝绸和茶叶出口就能制造庞大贸易顺差的高端玩家,如今却只能依赖猪鬃勉强度日,听着虽只是个笑话,却道出了我们当年真实的窘迫境地。

一战前,中国面临的尚且只有来自日本的价格竞争,到了战后,西方列强都缺钱,都想在中国市场捞油水,就此祭出价格战,并大量往中国倾销工业品,从外国进口或外国公司在中国生产的商品价格只有中国产品价格的一半左右,这对中国民族资本可以说是要了亲命,中国工业化的资本积累因此举步维艰。

1924年,晚清到民国工业化的标志——汉阳铁厂正式停产,这也意味着中国早期布局的重工业路线宣告破产。

现在该谈谈军工业了,这可以说是个悲伤的事儿。民国时期,中国军事工业极端落后,主要表现在重武器不能成规模生产,轻武器基本靠仿制,产量不高还质量不行,原本洋务运动建起来的一批具有生产重武器能力的兵工厂,由于军阀混战也基本歇菜,以至于在抗日战争中8年中国仅仅生产了98门大炮(迫击炮除外)。

而晚清建造数千吨军舰的能力几乎被抹平,抗战时国民党海军靠的还是清末的军舰,悲壮到只能沉船于江阴以阻止日舰沿长江北上,军用飞机则全部需要进口。

中国近代各局厂生产各式山炮近3000门,其中:

一.山炮

1、沪造克虏伯75毫米山炮,江南制造局1905年仿制成功,1907-1928年累计生产494门。29年至31年约产120门,32年停办。1925年,汉阳兵工厂生产该炮6门;

2、汉造10年式75毫米山炮,汉阳兵工厂1921年仿制成功,至1928年止累计生产68门,29年到37年约生产160门;

3、晋造75毫米山炮,太原兵工厂1923年至1924年生产晋12年式200余门,36、37年又生产200余门(抗战后停止),25年至28年生产晋13年式800门,28年至29年生产晋17年式700门,47、48年生产晋36年式191门;

4、辽14年75毫米山炮,1925年东三省兵工厂仿制成功,至1931年生产72门;

5、晋16年式105毫米山炮,1927年至1929年太原兵工厂生产30门;

二.野炮

1913年至1949年共生产约500余门:

1.辽14年式77毫米野炮,东三省兵工厂1925年至1931年生产300门;

2.辽13年式75毫米野炮,东三省兵工厂1924年至1931年生产108门;

3.晋18年式88毫米野炮,1929年至1937年,太原兵工厂生产150门;

另外,江南制造局、汉阳兵工厂也生产了一些野炮(75毫米)。

三.榴弹炮

除1918年汉阳兵工厂仿制2门克虏伯120毫米榴弹炮(未正式生产)、广东第二兵工厂1936、1937年试制成功75毫米、105毫米榴弹炮(均未投产)其余为东三省兵工厂生产:

1.1924年至1931年生产100毫米榴弹炮300门;

2.1925至1928年生产105毫米榴弹炮16门;

3.1925至1931年生产150毫米榴弹炮21门;

此外,东三省兵工厂1924至1931年生产105毫米加农炮12门,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还有2门240毫米榴弹炮正在试制中。

四.平射炮

1.辽14年式37毫米平射炮,东三省兵工厂1925年至1931年生产370门;

2.1929年汉阳兵工厂试制成功37毫米平射炮生产约200门(性能不如辽14);

3.1941年第50厂试制成功30年式37毫米战车防御炮生产94门(抗战前向德国购买炮钢、附件100套及全套图纸,抗战中唯一批量生产出的炮);

4.1947.11仿制成功36年式57毫米无坐力炮,至49年11约生产95门。

五.高射炮

东三省兵工厂(4门)、上海兵工厂(2门)、50兵工厂(4门)均曾试制,但都没有批量生产。

在九一八之前,南京国民政府考虑的只是逐步工业化,而随着九一八的爆发,其被迫开始推进战备工业化,蒋介石的幕僚钱昌照组成了资源委员会,正式开始策划中国对日作战的军工布局。

当时的中国工业,基本就是内忧外患,除了本身落后世界一大截,国内不断有失业民众冲击工厂,地方政府不支持甚至反对兴建工厂,外部则有列强一波一波地对中国进行经济殖民,其中最要命的还是中国的民族资本家不给力,几乎不懂现代工业的体系特征和管理方法。

钱昌照参照苏联五年计划,开始打造中国的三年计划,重新大办重工业,一批钨钢厂、煤矿、油矿、机械厂、化工厂、电器厂、炸药厂随之投入运营。三年计划的执行,使得自甲午战争开始的中国工业整体走下坡的势头开始被遏制,中国工业化的步伐得以再次抬头。

而“七七事变”后,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军队在北方广袤平原上的节节败退,使得资源委员会不得不开始实施工业内迁的战略。其中,内迁企业共448家,机器约七万吨,技术工人一万两千余人,这些企业中,机械企业40%,化工企业12.5%,纺织企业21.65%,钢铁企业0.24%,电器企业6.47%,食品企业4.71%,这些企业为中国在此后长期的战略相持战中,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作为现代战争的支柱产业,钢铁冶炼是绝对不能放弃的,资源委员会内迁了全国12家钢铁厂,还创办了资渝钢铁厂、云南钢铁厂、电化冶金厂等现代冶金企业,“陪都”重庆几乎是一夜之间变成了中国的重工业中心。

1942年,中国在后方投产的冶金企业达到了155家,其中国营44家,私营111家,国营资本达到2.7亿元,私营资本2700万,国营厂工人6657人,私营厂10747人。抗战的高峰期间,中国的钢铁产量也达到了8.24万吨的峰值,当时资源委员会一度还进行了大型火电设备的试制。

战争的巨大消耗是双向的,日本人在其占领区也投入了巨资搞建设,1943年,日占东北的煤炭产量达到2539万吨,发电量4500百万千瓦/时,钢铁257万吨,水泥150万吨,棉布455万匹,面粉1525万袋,卷烟24万箱。为了满足侵略战争需求,日本人在东北投入大量的高精设备进行生产,后来被苏联和中国接收,很多设备却不会使用。

有道是: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1945年,吃了两颗原子弹的日本终于宣告无条件投降,大量日本在华企业作为敌资产一律被接收。这其中,电力领域资产价值2764亿,钢铁领域2483亿,煤矿领域1990亿,机械领域357亿,化工领域166亿,水泥领域156亿,电器领域49亿,矿业领域337亿,石油领域78亿,糖业领域1037亿,造纸领域2134亿,其他资产303亿。

这些敌资企业中,有一批非常特殊的存在,它们就是日本在中国经营的一批纺织企业,其实力雄厚并长期把持和影响着国际棉纺织业,战后,这批企业全部被改组为中国纺织建设公司,日后也成为了全球轻工业中一只不可小觑的力量。

时至今日,有的日本人还是死鸭子嘴硬,说他们是输给了美国人和苏联人,而不是中国人,可事实不容置喙,我们的的确确是以农业国水平打败了强大得多的工业国敌人。

不过,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中国打赢了二战,但那时的她,仍然只是一个被强权边缘化的国家,和工业化基本挨不上边。

好在,这一切,即将在不久后的新天地中获得翻天覆地的变化。

1 阅读:182
评论列表
  • 2021-01-30 17:47

    不容易啊,这故事基本就是龙傲天剧情,祖上阔过,没落了被邻居欺负,打到了邻居,又被国际大佬欺负,还一步步爬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