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叫欧维的男人》:人生所有失去,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幻翠聊文化 2024-02-03 14:21:03

弗雷德里克·巴克曼说:

“到了一定的年龄,人生的所有疑惑,几乎可以全部浓缩成一个问题:应该如何生活?”

这位瑞典80后作家的小说,以质朴、温暖、治愈而深得人心。

巴克曼曾坦言,他偏爱老人和小孩。

他的作品的主人公,多半是十岁左右的孩子,或是由中年向老年过渡的五十多岁的人。

他说:

“所有的成年人都怒气冲冲的,只有老人和孩子才会哈哈大笑。”

这话听起来有些绝对。

但奇怪的是,成年人确实不那么容易快乐,他们大多忘了自己也曾是孩子,也曾天真无邪,也会哈哈大笑。

而老人到了一定年纪,总算经历够了,明白了,放下了,坦然了,可以选择重新做个孩子了,选择回归生命的简单。

巴克曼先生的小说,好像有股魔力,唤醒成年人内在沉睡的小孩,卸下伪装、坚强或防备,勇敢面对真实的自己,勇敢听从内心的声音。

他的代表作品《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外婆的道歉信》《长长的回家路》《清单人生》《熊镇》等,每一个故事,都在讲述一种生活态度,也在讲述——每个人生而与众不同。

他善于描摹人物的个性特征,捕捉人性的美好,往往于细节中,自然而然流露出人物的善意、真诚。

小说中的故事,往往是很贴近我们生活的,亲切寻常,也耐人寻味。

有些主人公一开始,与其说是在生活,不如说是被生活推着向前走。

突然有一天,不经意问了一个“为什么”,生命的轨迹,不可思议地变了。

或是打破一些常规,或是挣脱某种观念的束缚,或是跳出年龄的限制……

当一个人内心拥有一种信念,执意要去尝试某种新的可能,要去改变不喜欢的生命状态,这时候,就什么也阻挡不了他了。

01

2012年,巴克曼发表《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一举成名。

这部作品后被翻译成25种语言,成为国际畅销书。

2015年,这部小说也被改编为同名电影,获提名第89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小说中,主人公欧维59岁,脾气古怪,恪守常规,一生钟爱萨博,对开其他汽车的人表示不屑。对周围的一切感到不满。

他的原则坚不可摧。

他对工作兢兢业业。

但到了退休的年纪,也是要被解雇的。

作为一个退休的社区管理员,欧维每天一大早,就四处巡视,搬动没停进格线的脚踏车,检查垃圾是否按规定分类,抱怨谁家的草坪还不修剪,诅怨那只掉了毛的流浪猫。

他看什么都不顺眼,一切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这主要还是源于极强的社会责任感,所以他总觉得,自己有必要主动挑起担子。

但生活是这样,后浪推着前浪走,新时代似乎并不缺一个退休的欧维。

到了一定年龄,周边的一切都在提醒他,你没那么大用处了。

时代的节奏太快,人们已经没有耐心慢下来,看一朵花怎么开,看一株植物如何生长。

人们也很少有空对身边的人说温暖的话,认真听完一个故事,或者亲自动手煮一杯咖啡。

一切在变得时髦,一切都在数字化。

而欧维仍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

这样的欧维,自己也感觉和时代有些脱轨。

“世道变了!”欧维寻思着。

“一个没人会倒拖斗车的社会,即使这么一帮人居然跟他说不需要他了。这合适吗?”

日子荒诞,没完没了 。

离开恪守了几十年的工作岗位,妻子也已经不在人世,没有孩子,没有亲人,没有工作,没有目标,了无牵挂。

欧维觉得,现世既然已经没什么可留恋的了,活着没价值,也没意思。

非自杀不可!欧维心里盘算着。

那么问题就来了。

他极强的责任心、骨子里的善良,常常让自杀计划进展得并不那么顺利。

欧维前前后后,一共自主策划并自杀了六次,都没能“得偿所愿”。

既然死神不收,索性就好好活着吧。

选择活下来的欧维逐渐发现,生活也没那么糟糕,反倒还感受到了许多温暖。

于是我们会看到,故事的开端,欧维看什么都不顺眼,他固执地想自杀。

故事的最后,周围世界的爱和温暖,无条件接纳了欧维,也让欧维坦然接纳了活着。

他选择不再浪费生命,而是亲自验证了,人生可以换一种心态,换一种活法,并且活得像模像样的。

生死就在一念之间。

想死可能需要很多理由,而活着,有时候只差一念。

孤独的人哪怕被世界照亮一次,温暖一次,也会多些力量,多些生的希冀。

02

每个人都会变老,任他是谁,都跑不过时间,躲不过年龄。

但每个人,也都曾是孩童。在经历中长大,或幸运,或不幸。

说起欧维,也曾是个不幸的孩子。

七岁的时候,母亲就因肺痨过世了。

母亲从前在化工厂工作,那时候没什么空气质量安全意识。她还吸烟,时不时来一根。

和母亲的回忆很少,欧维记得那时候,每到周六,母亲都会坐在小厨房的窗口,抬头望天,周身烟雾缭绕,嘴里哼着歌儿。

他则总在膝上放着数学书,坐窗台上听着。尽管母亲的嗓音有点沙哑,还时不时跑调,年少的欧维却很喜欢听。

母亲不在了,日子还得照样过下去。

本就话少的父亲,变得更加沉默,似乎母亲带走了他仅有的只言片语。

欧维和父亲相依为命。

他们拥有的不多,但也从来不少。

他们也总有办法让自己忙起来。

“屋后一棵枯树上住着一窝鸟,他们每两天喂一次。欧维明白,每两天一次,这很重要。他从来不知道为什么,但也从来不需要面面俱到地理解每一件事。”

因为即便你再努力想去一探究竟,命运剥夺你一些东西时,还是不由分说,不打招呼,没什么道理可讲。

欧维的父亲是个铁道工,沉默寡言,人很善良,在铁道上受人爱戴。

当时别人都有车,就他没有。

人们背后议论纷纷,但他还是本本分分,做着自己该做的。

人们说,那是个靠谱的人。

总经理女儿大婚当天,婚车抛锚。

欧维的父亲夹着工具箱匆忙赶去,解了燃眉之急。

总经理于是送了一辆破旧的萨博给他,欧维父亲捣鼓好了那辆车。

那一天,欧维的父亲很开心。欧维还从没见过父亲那样自豪过。

8岁的欧维当即决定,此生除了萨博,别的车都不开。

父亲和欧维之间,平时没有过多的交流,但他们喜欢彼此的陪伴。

不忙的时候,父亲会开车萨博,带欧维去郊外溜达,那是一周里,欧维感到最开心的时光。

家里没人看管欧维,于是,欧维每天放学后,都跟着父亲去铁道上干活。

有些人的诚实善良,是刻在骨子里的。

欧维捡到钱包,一定要送去失物招领处。

他后来对父亲坦白,当时其实很想把钱留下来,但他知道,换了父亲肯定不会那样做。

父亲欣慰地点头。

也差不多是那一天,欧维学会了明辨是非。

印象中,从那天开始,他决定尽可能做个和父亲一样的人,就很满足了。

03

跟随着父亲长大的欧维,简直原模原样遗传了父亲的缄默。

这在后面会看得很明显。

然而欧维十六岁的时候,父亲也意外离世。

谁也不能说清楚,那天对欧维来说意味着什么。但那天以后,欧维不再快乐。

此后很多年,他都快乐不起来。

父亲一生宽厚善良,却没什么能留给欧维的。

不过是一套老旧的房子,一辆还能开的萨博,一块变了形的腕表。

值得庆幸的是,父亲的为人,曾得到同事们一致认可,他们赞同让欧维顶替父亲的岗位。

欧维于是放弃了学业,在铁道上班,此后独自生活,徘徊于两点一线。

和父亲一样,欧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

他发现自己喜欢工作。

工作可以带来某种自由,他喜欢这种脚踏实地,自食其力的感觉。

况且这份工作,延续着他和父亲之间微弱的关系。

此外,他发现自己也很喜欢房子。

“房子是可理喻的,可以计算并在纸上画出来,不好好做防水就会漏,不好好做结构就会塌。房子是公平的,你付出多少,它就给你多少。”

欧维晚上烧香肠和土豆,坐在萨博里吃。早上准时出门上班。

他喜欢规律,喜欢生活总有盼头。

他沉默寡言,没有朋友,或者也可以说,没有什么直接的敌人。

欧维不喜欢与人正面起冲突,他只是默默做自己的事。

按理说,这样的人,不招谁惹谁,生活至少安稳。

但善良的人,有时候偏偏会被厄运眷顾。

欧维亲近的人离他而去,喜欢的房子、喜欢的工作状况不断,也在剥夺着这个男孩仅有的生命支撑。

邻居的房子着火,火势也蔓延到了欧维家。

他在救自己房子还是救邻居的孙子之间,选择了后者。

他遭同事诬陷,顶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工作丢了。

他本来有机会为自己辩解的,但他不愿意通过该指认别人的方式。

“一个人的品质是由他的行为决定的,而不是他说的话。”

这是欧维的原则。

总经理相信欧维的人品,于是给了他一份远郊火车上夜班清洁工的工作。

这位还算正直宽厚的经理说:

“把一个正人君子的孩子送到大街上就因为那孩子也是个正人君子,这简直就是造孽。”

人生无常,但总要带着希望活下去。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人生充满意外,也暗藏惊喜。

欧维在铁道上工作了五年,又干了两年夜班清洁工。

恰恰是后一份工作,让他有机会遇见自己的人生挚爱。

04

一个寻常的早晨,欧维跳上了一列火车,与她初次相遇。

她叫索雅,一个活泼美丽的女孩,一位善良大方的老师。

欧维清楚得记得,那是自父亲死后,他第一次开怀大笑。

以后,生活再也不同了。

遇见她以前,他唯一热爱的东西是数字,别人讨厌的数学,欧维可以十分专注,且成绩优异。

至于童年,欧维没什么印象,在学校里,没人欺负他,他也不欺负人。

体育不算好也不算坏。他既不参与,也不逃离,只是简单地存在着。

母亲早早没了,父亲沉默寡言。

欧维只是这样安安静静地长大。

“关于成长,他也没有太多记忆。他不是那种把所有无关紧要的事都记在脑子里的人。他记得他曾经挺快乐,就这么过了几年之后,他就不快乐了。”

人们总说,欧维眼里的世界非黑即白,而她是色彩,他的全部色彩。

索雅的到来,像一束彩色的光,重新照亮了他的世界,也丰富了他的生命。

初见时,她一头金发,穿着红色的鞋,佩戴着金色胸针,还有即将贯穿欧维一生的笑声。

她喜欢说话,欧维喜欢沉默。

欧维十分守时,也讨厌不守时。

但索雅成了他的例外和偏爱。

当她穿着一件印花长裙和红色的羊毛衫出现在欧维眼前时,欧维觉得,她不守时的毛病也可以原谅。

欧维此前并不知道,他的生命里,会有那么多时刻,他愿意多次花一个小时,仅仅为了等待爱人的身影。

“她激动地讲述着自己的学习生涯,她读的那些书,看的那些电影。她看着欧维的时候,他有生以来第一次觉得自己是世界上唯一的男人。”

见到她之前,欧维不知道爱为何物。

见到她之后,欧维意识到,他愿意用余生来倾听她诉说她所热爱的那些事物。

“从来没人问过欧维遇见她之前他是怎么生活的。但要是有人问起,他一定会回答说,自己没有生活。”

为了与索雅说话,欧维愿意反方向多坐几个小时的火车。

欧维对正义、道德、勤劳以及一个对错分明的世界深信不疑。

就是这些看似笨拙和简单的特征,却让索雅也一往情深。

他们相伴着走过了很多个年头,眼看着就要迎来他们幸福的生命结晶。

然而一次公交车事故,剥夺了那个小生命到来的权力,也让索雅余生需要在轮椅上度过。

她说:

“不管生存还是死亡,欧维,我们都必须继续走下去。”

他亲手为她建造了政府拒绝修建的残疾人坡道。

欧维想,这个世界上,只有她值得他去奋斗。

但她还是先他而去,这让欧维此后的许多个日子里,都久久无法释怀。

05

“人们说他刻薄。他们或许是对的,他也不知道,从来没仔细思考过这件事。人们还说他“不善交际”,欧维猜想这是说他不怎么喜欢和人打交道,这个他承认。大多数情况下,人这玩意儿都不怎么靠谱。”

但其实,欧维骨子里是个暖男。

他嘴上骂骂咧咧,却帮助新来的邻居倒车,帮老邻居修理暖气,帮流浪猫赶走盛气凌人欺负它的年轻女人……

哪怕要死,也要自己安安静静地死,绝不给他人带去一点麻烦。

在家里的自杀计划接连失败后,他曾想要跳下站台,眼见有另一个人先跳下去,欧维的正义感不允许他坐视不理。

他选择了跳下去,不过却是为了救人。

那人得救了,欧维成了人们口中的“英雄”。

然而他恍惚看到又迎来一次自杀的机会,只要站着不动,就可以撞上迎面驶来的火车。

但在最后一刻,看着火车里年轻人脸上的恐惧,欧维又于心不忍,只好打消了被撞得血肉模糊的念头。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连死都会顾及别人感受。

他也很爱自己的妻子索雅,然而半年前,妻子因癌症过世了。

此后,欧维一个人独居,他常常觉得生活没意思,也总在内心盘算着自杀一了百了。

但对于一个责任心很强的善良人来说,自杀这种事情,最好不要给别人添乱,非得好好计划一下不可。

于是在那天真正到来之前,一切还是看起来正常。

欧维每天还是会煮两人份的咖啡,每天两次走遍所有房间,摸摸暖气片,看她有没有悄悄把它们打开。

每周,他总会拿着一束花去墓地,跟她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心里话。

“家里没有你,简直乱了套。”

她没有接茬。

“这日子没法过了。”

她继续沉默。

“电费又涨了。”他站起身后告诉她。

她无声地回应着。

“我想你”。他低声说。

她表示默认。

欧维太孤独了,平时少言寡语,很少和什么人交流,但对着她,他似乎有很多话可以讲。

实际上,他并不是个善于寻找话题的人,所以显得笨拙又傻气。

毕竟从前,一直是她引导他们的话题,他负责回答。

眼下,就是想到什么说什么吧。

“昨天我答应来却没来,你一定生气了吧。”他喃喃道。

她依然默不作声。

尽管得不到什么回应。

他也会告诉她,自己如何计划着自杀,又如何次次失败,告诉他新来的邻居如何惹人心烦,和邻里之间的琐碎。

他小心翼翼地将上周插在那里的旧花挖出来,翻一下冻僵的泥土,又插上新花。

她会喜欢的,他想。

06

生命遇见生命,有时候是一种相互成全。

索雅常说:

你在生命中走过的每一条道路,最终都会“带领你到注定的归宿”。

一个人内心充满爱、善意、温暖和美好,这种内心,就可以照进现实。

欧维的善意,换来了更多的善意回馈,那是他从前始料未及的。

当他放下自杀的念头,开始睁眼重新看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对他散发着光芒。

他帮助曾有了芥蒂多年不往来的老邻居给暖气通风,尽全力让邻居没有被养老中心的人带走。

他们放下了彼此的成见,选择了原谅和释怀。

另一位邻居家第三个孩子出生了,欧维破天荒地多了个孙子或者孙女。

他曾关心过一只倒霉的猫,那只猫后来陪了他很久很久,直到欧维安然地闭上眼睛。

他曾一心求死,最后却格外贪恋尘世最简单的幸福。

这世界没那么好,但也没那么坏。

有阴影,就有光明,有凉薄,就有温暖。

文/不有趣灵魂&素履

1 阅读: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