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
往往有军权的“权臣”是根本无法撼动的。
就霍光、董卓、多尔衮这三个例子来讲无一例外都是掌握军权的。
那么再来看看一下两个名噪一时但不能掌握军权两个权臣,严嵩、和珅,来看看他们的被弄下台、弄死是多么的简单。
再来举个例子:
东汉、唐和明都是宦官势力非常强大的朝代,但是如果你细品明朝的宦官和东汉、唐朝的宦官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东汉、唐朝的宦官杀大臣、唐朝宦官(此处已修改)甚至是杀皇帝参与皇帝的废立都不在话下。明朝,魏忠贤算是宦官的巅峰了,被一个17岁上台的崇祯一道圣旨吓到自杀。
归根结底,就是不掌握军权,还记得三国演义的开端么,不就是十常侍把何进给杀了,何进可是大司马大将军,比三公九卿甚至是名义上的宰相地位还高权利还大,唐朝的宦官甚至掌握禁卫军(神策军)。
这也是有规律的,这一切的戛然而止都是在宋朝。
宋朝的一系列政治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以及明清以来不断的皇权的加强,围绕皇权的集中而进行的制度性的建设,从本跟上杜绝了这种情况的发生。当然元代、清初有点变化,主要是少数民族不太会玩这套政治套路,不就出事了么。
———————————————————分割线—————————————————
想了好几天,争议也比较大!
这里我想解释一下什么叫做军权,我个人理解军权就是能够有效的控制指挥一支军事力量.
这里面核心就是三个方面:
第一,维持一支武装力量所需的费用
第二,控制一支武装力量所需要的人事任免权力
第三,指挥一支武装力量的资格
总起来就是,军权实际上就是有一支属于自己,对自己绝对服从,并能维持得住的武装力量.
为什么在隋唐之前,或者说春秋战国至南北朝中前期,权臣屡见不鲜,甚至到了南北朝当了宰相还不篡权都不可思议.(比如诸葛亮).
到了后世为什么就基本消除了呢?
我在评论区提到了,就是分权!
其一,是隋唐之后贵族政治的平民化转变,消灭了贵族阶级或者说士族阶级,利用科举制度使得政权平民化,让老百姓有上升通道,这样帝国政治就异常稳固,当然这里是另一个话题了.
那么平民化带来的就是官僚系统的细化分工,一方面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要求行政的专业化程度要有提高,所以要细化分工.所以从宋开始官僚系统的人员配置逐步壮大,甚至出现了冗官的现象.
具体落实到实权这块,原来一个人总览的活,现在给你分成几个人,一个部门就能解决的事分成几个部门协同.
好了回过头来我们再来看看军权.
原来一个标准的全程,我们来看看诸葛亮式的优秀权臣,首先开府那他就拥有统帅三军,拥有人事权、财权,这样的权臣皇帝是真的搬不动.
我这里单纯谈军队,后世是如何处理的.
首先,用现在的专业词叫军政与军令分开.
以明朝为例,中央调兵归兵部、后勤饷银归户部、征兵户籍归户部、兵杖兵器归工部,人事任免权一部分归兵部,一部分归户部这些都是军政系统的.
军令系统就是统兵,实际的管理、训练、打仗的,这些归五军都督府,大都督府、都督府.
原来在汉朝这些权利都归大司马大将军(东汉)管,当然了这个官职也是几立几费的,到了南北朝都是宰相管.
这些权利一集中,当然就是权臣.
————————分割线——————————
没想到这篇稿子会有这么多人关注,看了下200多条的评论区,关于何为皇权权臣
是如何形成的 ,它背后的政治逻辑是什么我谈谈我自己的观点。
1、关于皇权
关于皇权到底是什么,个人认为所谓的皇权并不特指皇帝本人特有的权力,它应该是当下这个政治实体最高权力(不受限制的权力),这个权力集中后的实际掌控人名曰——皇帝。
2、皇权的形成及行使方式
最高权力的行使即皇帝个政治意图的实现,皇帝是无法自己全部完成的这就需要有代理结构,这种代理结构即为行政机构——官僚机构。
行政机构为了有效的代理皇权,皇帝需要让渡一部分权利给这些代理结构地方表现在郡县制的形成,中央即表现为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
这就是所谓的官僚体系、中央到地方的管理体系的形成,这些都是从战国开始酝酿到汉代最终形成体系。
3、主要矛盾
但这种闭环体系下他有着几个主要矛盾:
A、外部威胁:这种威胁表现在地方的不稳定因素即民间的暴力反抗、地方的叛乱行为、外敌的入侵,这些需要国家暴力机关的介入。
B、内部威胁:中央权力内部的博弈,即对于皇权占比的争夺。
4、权臣的形成逻辑:
既然明确了主要矛盾点,权臣的诞生就是内部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那它的内在逻辑是什么呢?首先,如果明确前面关于皇权的逻辑,我们明白皇权(不受限制最高统治权)不等于皇帝的权利。
其次,皇权需要被代理才能有效行使,也就是说代理结构是皇权的工具也是皇权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三,通过以上两点可知,这些皇权代理——权力机构即是皇帝的工具,同时也在制约着皇帝的权利能否被有效行使。
5、权臣的形成
通过第四点的基本逻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1、皇帝较强势时皇帝下的各种政治结构的工具属性更强,这时候皇权具有较高的统一性;
2、皇帝弱势时有意思的事就来了,皇帝处于较弱地位的时候他需要受到来自其他权力结构的支持,才能维持自己的地位的时候,皇权就出现了高度的不统一性,他需要提高代理人权利的占比(也就是让渡更多的权利);
3、在原有政治结构没有被打破的情况下,找到一个人暂代皇帝行使权力权臣就诞生了(即霍光模式
),等到皇帝长大掌握权力意愿较强烈的时候,如何打破这种局面他只能引入新的势力打破格局,这种情况另一种权臣就又诞生了(如:所谓的阉党、外戚模式);
4、前两种都属于制度内全程形成的逻辑,还有一种是来自皇权的外部威胁(即叛乱、入侵)打破了原来的结构,皇权需要被重组的时候需要强力介入时(即董卓模式),这个重组的过程中新的皇权实体崛起过程中需要继承前皇帝的政治遗产(即曹操模式),另一种则是自身发动叛乱但是从政治威望上还不具备称帝条件的(即司马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