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重复感冒,因此耽误了一些原本的更新计划,临近年关,我们聊些历史上东西方的文化,通过对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发展历史的了解,来加深对东西方社会的理解,并能够对现代东西方社会不同的社会现象有更为客观的历史认知。
人类文明历史中,民族、国家众多,甚至许多早已消失于历史之中,但民族与国家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是怎样的呢?
而在古代历史上的东西方文明,其对现代东西方社会的两种社会文化,即道德型社会和契约型社会文化的影响又有哪些方面?
我们今天就对这几个历史问题简单了解一下。
民族始于原始氏族社会民族的形成有多种说法,如原始社会形成论、奴隶社会形成论、封建社会形成论等等,但归根结底,民族的起源和形成,离不开人类聚居群落的形成和演变。
因此,一般也认为民族形成是一个长期的不间断的过程:
1)首先从原始社会不同氏族的形成开始;2)之后形成了氏族内部以不同血缘关系组成的胞族;3)随后不同的胞族因为各种相同的利益关系而结合,成为部落;4)然后部落与部落之间,又进一步进行联合,建立部落联盟;5)最后部落联盟发展成为更加稳定的团体,即民族。民族的起源和发展有着多种因素,其内部又经过长期的融合而形成了相同的文化习俗、宗教信仰、传统习惯、生活方式等。
现代国家概念之从旗帜到国旗的演变历史上有着众多的民族,其中很多民族建立了辉煌的成就,因为其悠久的历史和传承而为世人所知。
但在近代之前的人类文明历史上,民族的意识并不是特别明显,尤其在古代人们对于国家的意识也处于模糊的状态,当时的人们更多的以封建中央集权的家天下理念、封建分封制下的领地观念、以及其他更为模糊的概念,来看待国家。
甚至在人类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各个不同国家之间并没有国旗用以区分。
而我们了解的历史上不同国家、地区的政治交往及军事战争中的旗帜,往往都是贵族、王权、军队等的独有的旗帜,其并非国旗,也不具有现代意义上的国旗的概念。
1、世界上第一面国旗
历史上,第一面现代意义的国旗是1219年丹麦征伐爱沙尼亚异教徒时出现的,但它并不是人为主动为国家设计的国旗,因此其并不具有代表性。
直到1586年,尼德兰人民反抗西班牙的统治,爆发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的革命,并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国家。
尼德兰在反抗西班牙的战争中,为了统一国内革命势力,并与贵族王室的势力分开,以表明尼德兰的建立是依靠大多数的普通中下阶层人民和资产阶级,尼德兰的起义军设计了一面独有的国旗,这就是历史上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第一面国旗。
此后,欧洲国家的国旗大多以尼德兰国旗的设计理念为蓝本进行设计。
在此之前,欧洲的各国习惯上以王室、贵族的旗帜作为战争时期区分敌我的标志,因此我们会看到中世纪的欧洲战场往往出现大量各种不同样式、类型的旗帜。
如古罗马时期,其使用的旗帜是以代表不同军队的军旗、代表不同贵族的旗帜为主,并无统一的国旗。
2、中国第一面国旗
同时,在古代的中国,国旗的出现直到清朝晚期,即1862年以后。
当时的中国在闭关锁国后,于1840年开始被迫与世界各国建立联系,而当时的欧洲列强在国际交往中有着较为完善的外交礼仪,并有国旗以代表国家的威仪,这方面使清朝统治者深感建立近代国家旗帜的重要性。
1862年,慈禧太后在李鸿章筛选的八卦旗、三角黄龙旗、麒麟旗、虎豹旗中选择了三角黄龙旗作为清朝代表中国的国旗。
而这也是历史上,中国的第一面具有现代意义的国旗。
从古代家国社会到现代意义的国家概念形成现代意义上的国家与我们在历史上说的国家有着很大的不同之处。
现代意义的国家概念形成于近代,其体现的是一种政治上的国家形式,与古代历史上的国家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近代之前,不论古代欧洲社会还是古代中国,或者世界上的其他地区,在国家上的解释都与当时的统治阶级有关。
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种观念不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历史上都存在,其说到底是将国家与皇权、王权看做一体,国家不具有现代意义上的政治独立性。
而同时,在古代社会,道德和政治也是国家的一部分,因此会忽略了国家的客观存在的意义。
一、欧洲国家概念发展、演变
1)希腊城邦时期
最早的国家的形式在世界各地都有体现,而有独立意义的国家概念的出现则在古希腊的城邦时代表现最为显著。
古希腊的城邦是一种规模有限、独立自治的社会组织形式,其表面上看是基于共同地域而自然形成的居民共同体,但实际却是一种依凭出身而参与公共事务的公民共同体;但这种社会身份和政治身份仍然比较模糊。
2)古罗马时期
古罗马时期,通过罗马法的颁布,提出了两个重要的观念,即法人和契约。
①法人观念使国家成为既拥有一定权力又履行一定义务的独立主体,其开始脱离从属于个别统治者的状态;
②契约观则将法律行为和政治行为区分开,使国家和社会的概念开始有所区别。
3)中世纪欧洲
在中世纪宗教神学统治欧洲的千年时间里,基督教的二元政治观建立。
其将人的精神生命剥离出来,作为高于一切世俗存在的受到宗教的约束的存在,这使得个人的价值脱离了国家等世俗存在,国家作为客观存在的世俗事物与个人有所区别。
神学政治观将国家作为众多社会机构中的一个,使教会取得了对国家相对独立的地位;而社会相对于国家之外的特质,影响了西方近代国家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4)近代欧洲
随着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发展,民族国家政治开始压倒宗教势力,人们以理性看待国家和民族。
①马基雅维利的理论放弃了将国家视为君主个人所有物的传统观念,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首先赋予国家以非人格化的形象,并将政治与道德、宗教分离,这正是近代国家观念的起点。
②布丹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历史国家观,提出了主权观念,认为国家是一种抽象的公共权力,主权是国家区别于其他社会机构的唯一标志,现代意义的国家概念由此产生。
可以说,西方国家观念的发展与变迁,是伴随着国家与社会二元分离同步进行的。
17世纪以后,启蒙思想家们借助自然状态和社会契约论的设想,确立了社会先存在于国家的观念,这一观念也受到了基督教关于社会与国家的概念的影响。
当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经济学家们对于国家与经济社会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③亚当·斯密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理论,其提倡自由经济,反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其提倡从自由经济理论出发,作为经济领域的社会显然要独立于作为政治领域的国家,且建议国家不应干预经济的自由发展。
自此,近代国家观念与社会观念出现了明确的界分。
④小政府大社会的理论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以及经济危机的影响,人们关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尤其在经济领域,国家调控和自由主义此消彼长,人们更理性的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
霍布斯和洪堡都强调,人性的缺陷是国家存在的必要性。
而个人的权利的目的性,决定了公共权力的工具性,如果缺乏监督和制约,国家将会无所不能。
为此,近代欧美国家的自由主义学者提出了“小政府大社会”的理论,其认为对于国家的制约依赖权力的监督和社会的影响。
这也是当今世界西方国家的普遍现象,即小政府大社会的治理模式。
二、中国现代国家概念的初步形成、发展
1)传统家国天下的理念影响
与欧洲的国家与社会二元分离的理论发展不同,“家国天下”是中华文明长期延续的观念基础。
古代中国是典型的道德型社会,而这为家国同源观念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和文化基础。
家国天下的道德基础以儒家文化的礼乐教化为根本,即通过对人的身心活动的规范,将道德指令转化为对社会秩序的维护,进而达到长治久安。
2)与欧洲宗教神权下的封建分封不同的古代中国西周宗法制的分封
欧洲的封建分封制的发展,由于要维持宗教神权至高无上的地位,便因此而形成了国家、社会二元分离的理论。
但古代中国则与之不同,这是由于西周时期的统治者将礼仪教化引入社会、国家的管理中,使国家和社会形成了统一概念。
实际上,礼乐教化的目的就是通过道德、宗法认同以培育政治认同,达到家国观念的培养。
此时,由于道德信仰政治化的影响,古代历史上中国的社会发展避开了宗教信仰的神权对世俗王权的发展影响,这与欧洲在封建分封制发展时期受到基督教的影响截然不同。
而西周时期,其统治者通过礼仪和宗法制来维系和约束分封制度,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了春秋战国。
古人用礼崩乐坏来形容分封制的衰落,实际上就是对宗法制没落、社会道德理念转变的一种形容。
3)从学术理论到政治一统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尝试以不同的方法重建大一统的家国理念,导致各种学说理论的出现,并因此形成了中国历史上诸子百家争鸣的社会局面。
秦人以法治国,行霸道,最终一统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
法家在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但由于在实际的社会治理中,其与先秦传统文化不相符,造成了统一后国家内部不同地区文化的诸多矛盾。
这一方面也是由于自西周以后,礼仪文化更加深入人心,社会上道德观念与政治融合更加紧密。
当一个朝代的统治理念脱离家国观念,就会因其失去了道德文化的基础而迅速消亡。
秦朝很快便因其唯一的强有力的统治者秦始皇去世而分崩离析,紧随而至的汉朝重新建立了一套适合社会与国家发展的政策,并提倡道家理念,采取与民休憩的政策,很快稳定了统一局面。
至汉宣帝时期,儒家的思想影响开始快速发展,以忠君的思想为道德目标,抚以法理,结合道家思想,中国古代社会向着外儒内法的政治方向发展,而家国理念与忠君思想得到了初步的统一。
4)政治融合道德,建立家国理念
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封建王朝统治,都围绕着家国天下的理念。
因此,对于古代中国人而言,社会与国家、家庭都密切相关。
古代中国的封建王朝统治以中央集权制度为主,而威胁这一制度的是各种不同的学术政治理论,这一点又与欧洲中世纪时期封建王权与宗教神权的竞争局面不同。
因此,在秦始皇时期发生了“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朝通过推动儒学的发展,将家国天下的理念贯彻其中,虽然其更多的采用道家思想,但却使政治、文化、国家、社会以及个人结合在一起。自汉朝以后,汉文化形成,家国理念深入人心。
而封建科举制的发展,打破了传统士族门阀的影响,使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家国观念反映在了封建统治者一人之身。
随后的中国封建社会一千多年历史里,人们的家国概念和忠君思想基本都以此为基础,这就是封建时期的忠君既是爱国的理念。
而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国家概念与封建王朝的政治统治、封建统治者本人、社会道德伦理等结合在一起,这就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国家的概念。
5)四夷与中原之分
古代中国,尤其是封建时期的中国是没有真正的现代国家的意义的。
当时的中原王朝与周边地区进行交流,并以四夷进行区分,这意味着当时的国家概念并不具有客观性。
四夷之说就是古代中国人对其所认知的世界的划分,其以中原封建王朝为中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古代中国的国家概念就是这种政治、文化、地域的结合,当时的古人们对国家的概念也并不具备客观性。
当时的人们以“天”来形容封建王朝统治的国家范围无限大,并认为天下都是属于皇帝的统治范围。
梁启超曾在著作中写道:“中国自古一统,环列皆四夷,无有文物,无有政体,不成其为国”。
这是古代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也表现了古人并没有客观的国家概念,因此,更谈不上与国家相关的理性认知。
6)清末现代国家理念的出现和发展
1840年,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自诩文明中心的清朝统治者们深感自己对世界认识的贫乏。
此时,社会上的有识之士、学者等,逐渐接触和学习西方国家的文化,因此也将各种理念引入中国。
国家与天下相统一的思维不再符合当时的社会现状,原来认为的西方的撮尔小国,实际上却将清朝击败,普世帝国的观念被残酷的现实彻底颠覆。
晚清时期,各种民族运动发展迅速,并形成了保国、保种、保教的不同内容,这也是当时人们对国家概念的进一步清晰认识。
其中,梁启超、康有为等提出的爱国观念也促进了现代国家概念的形成。
7)国家与民族的息息相关
近代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不仅打破了清朝统治者对当时世界不切实际的认识,更促使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甲午战争后,现代国家意识、现代国家概念、现代保国爱国观念开始形成与确立。
与此同时,“中国之世界”的天下观被“世界之中国”的国家观念所取代,世界万国中之一国的国家观念得以确立。
而随着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爱国与民族运动开始相结合。民族意识的觉醒,使国家观念得到进一步确定。
1899年,梁启超发表“爱国论”一文,第一次在近代史上阐述了现代爱国主义。
中国近代的特殊环境,使得中国的现代国家概念与爱国运动、民族觉醒相结合,而当时通过民族主义建立国家,被普遍认为是建设现代国家的根本和唯一途径。
孙中山先生也对中国从传统国家到现代国家的革新和转型,实现中国的振兴,而毕生努力。
不论是对于欧洲还是中国,现代国家的概念形成,与民族意识觉醒息息相关,同时,其更受到传统文化和政治环境的深刻影响。
而中国的社会政治环境,注定了现代国家概念的形成必然会受到传统道德社会的影响,这方面与欧洲相比又有所不同。
欧洲的社会、国家二元分离现象,注定了其契约型社会和现代国家理念的形成过程与中国有着截然不同的形式。
道德型社会和契约型社会关于东西方文明在古代的历史发展中经历了不同的历程,其因为经济、宗教、社会环境、文化等因素,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的文化类型。
关于契约型社会和道德型社会的形成过程,我们简要了解。
1、道德型社会的古代中国文明
中国在古代历史中,曾经作为世界上最早进入封建时代的国家,而领先世界近千年的时间。
而封建时代的社会文化对近现代社会必然有着深刻的影响,其形成的社会文化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历史上中国在不同时期社会文化的发展演变过程。
1)周礼在政治中的初步影响
古代的中国最主要的社会文化是由宗法制、周礼而形成的道德伦理,并形成遵守其社会文化发展的社会秩序。
西周建立后,其统治者通过建立以礼乐为基础的伦理宗法制度,来巩固自己的统治,这是对道德伦理在政治生活中的影响的初步探索。
古代中国的道德伦理文化,其形成的道德型社会结构、社会秩序,是世界上独有的模式。
2)春秋诸子百家的多种尝试
从春秋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就是在礼崩乐坏的社会环境下尝试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
不论法家的法制理念、道家的无为思想、墨家的兼爱非攻、儒家的礼仪教化等等,都是一种尝试方式。
3)法理观念的政治尝试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
法家思想在秦统一六国的乱世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一味强调法治而忽略社会文化的弹性约束,造成其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并不适用国家安定之后的治理要求。
在失去最强有力、最具有权威的统治者后,法家的理论难以被有效的发挥和执行。
4)道家思想的无为而治与儒术的发展
而随着汉朝的建立,以道家无为思想为基础,注重和谐共生和与民休憩的理念,中国古代大一统的局面被巩固下来。
到汉武帝时期,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理念,虽然并未真正执行,但已经开始向着儒家思想治理国家的方向发展,儒家思想从孔子呼吁恢复周礼开始,到汉宣帝后,真正被封建统治者借鉴。
5)以道德伦理为基础的儒、道、法结合的封建治理
儒家思想提倡的一系列道德伦理观念,更加有利于古代封建王朝的中央集权发展,而在儒家的忠君思想借鉴道家的无为理念、法家的宗法制,建立了一套独特的社会文化和管理秩序。
其将道德礼仪上升到了封建统治者的合法性的高度,甚至以道德礼仪为现实的信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①这种道德礼仪结合道教思想,使得其同时也符合宗教上的内涵,尤其是与道家自然无为的思想结合,将道德礼仪的概念扩展到自然宇宙的层面,因此而使道德神圣化。
②至于法家思想在与儒家的道德礼仪结合后,使得道德规范有了法理性,其不再是毫无实际约束的空泛的道德思想和礼仪文化,甚至在封建中央王朝的统治中,形成“礼法”,赋予道德礼仪实质化的作用。
6)道德礼法抑制了宗教神权对封建王权的威胁
道德型社会在宗教信仰、社会文化、封建统治者的法制规范等的要求之下逐渐建立并日益完善,其最大的特点是在人类文明经历从奴隶社会的蒙昧状态,由对自然的崇拜、神话传说和宗教信仰的社会文明初始发展阶段,避开了世界上其他不同地区在宗教影响下的发展情况。
尤其使作为东方文明的古代中国与同时期古代欧洲、阿拉伯文明走向截然不同的发展方向,自此,除了古代中国的道德型社会文化,社会上其他地区的社会发展都受到宗教信仰的深刻影响。
2、契约型社会的欧洲文明
讲到欧洲的契约型社会,难免会想到启蒙运动,尤其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但是,欧洲的契约文化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便已经开始发展。
1)从城邦文化到罗马法,古希腊-罗马时期契约精神的发展
古希腊各城邦虽然政体类型不同,但都在不同程度上实行公民政治,这种民主形式的探索为后来的契约文化提供了借鉴。
到了古罗马时期,公元前449年“十二铜表法”的颁布使罗马走向成文法时代,罗马的工商业发展有了公平交易的法律依据。
古罗马帝国的法学发展促使了契约理念的形成和充实,其中五位著名的罗马法学家,包括盖尤士、乌尔比安、保罗、巴比尼安、模特斯丁,以及当时的其他知名法学家西塞罗等,他们共同促使了罗马法的诞生。
古罗马时期,也因为其法律的发展影响,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律师制度。
公元529年,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颁布“查士丁尼法典”,随后盖尤士汇编了“法学阶梯”,其与“学说汇篆”、“新律”一起,在12世纪时被欧洲学者们组合成为“国法大全”。
“国法大全”是罗马法的最完美的诠释,其中关于契约精神的阐述是重要内容之一。
罗马法中的契约精神,强调契约自由和完备的契约法、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合意的权利和义务,其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影响深远。
2)神权制约世俗王权,平等概念的基督教信仰对契约精神发展的影响
公元4世纪,君士坦丁大帝成为第一位信仰基督教的罗马皇帝,到狄奥多西一世时期,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获得快速发展。
但基督教对欧洲影响最深的时期是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进入中世纪的封建分封时期。
基督教在中世纪开始成为欧洲人的普遍信仰,并独立于世俗权力之外,成为凌驾世俗权力之上的宗教信仰。
为了与世俗王权竞争,基督教提倡平等的理念,并形成了高度组织化的宗教权威,其代替世俗王权对法律进行诠释。
基督教强调法律来自上帝的意志,将“摩西五经”作为法律的原型,认为法律只有被信仰,才会被尊重和自愿服从,法律才具有公共意识。
而在与俗世王权对抗的过程中,基督教的法律理念拒绝只服务于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统治者,在分封制的要求中“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以至于平等理念作为法律规则被积极提倡。
在基督教的影响下,世俗社会中契约的平等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3)文艺复兴运动的人文主义精神
文艺复兴运动冲击了中世纪的欧洲宗教神权,其提倡人文精神、自由理念。
在文艺复兴运动中,欧洲的学者们提倡古希腊、古罗马的传统文化,实际上是对古代希腊-罗马的人文主义精神进行进一步的诠释,借助传统文化对抗中世纪的宗教神权。
这种人文主义、自由主义,提倡契约精神的作用,尤其对完善契约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
最重要的是,其促使了欧洲社会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了以人为中心,它实际上也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对传统封建统治阶级的反抗,同时,世俗王权也借助其思想对抗宗教权威的影响。
4)启蒙运动对契约精神的确立
文艺复兴运动提倡的人文主义和自由精神,打破了经院哲学的统一局面,在思想上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发展。
启蒙思想家关于契约精神在政治理论上的发展极为重要,其在霍布斯、洛克、卢梭等的理念之下,将契约精神和资本主义制度相结合,在社会各个领域引入契约精神,使得契约文化在欧洲社会得到深入发展。
历史上,欧洲社会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商品经济交易的原则,使得契约文化在欧洲普遍形成,并深入社会各个领域,进而随着欧洲殖民发展的影响而传播到了美洲等地区。
小编总结不论世界上哪个国家、地区,国家概念的发展、民族的形成、社会文化的演变,其都受到了历史上当时社会环境、地理、人文等因素的影响,都是各个地区在客观上的实际发展结果。
在各自不同的社会文化结构中,其更加符合本身的经济、社会运行规律,这是社会和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有其独有的特点。
我们去了解历史上国家、社会的发展演变过程,对于更加深入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学习其他国家的文化都更有帮助。
而历史是辩证的,它的客观规律在不同的地区、文化之下有着不同的特点,这也是我们要更多的了解世界不同文明、不同地区、国家的历史的原因。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史为鉴,知兴替,晓过去未来,明得失。这是我们读史的意义!
谢谢品鉴!
感谢收藏、点赞、分享、关注、转发!
看图、读书、听历史,文章有点长,如果读累了可以点击右上方的“耳机”按钮,听书也很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