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区划调整设想,东城西城合并恢复崇文区,增设一个亦城区

头题城是 2024-07-09 07:55:47

自50年代开始,北京市的行政区划调整从河北省的宛平县全域与房山、良乡两县部分地区划入,再到通县、顺义、大兴、良乡、房山全部划到了北京之后,一直到了60年代末,北京市行政区域最多形成了东城、西城、宣武、崇文、海淀、朝阳、丰台、门头沟等8区与昌平、延庆、怀柔、密云、顺义、平谷、通县、大兴、房山等9县的总体格局。

从90年代初期,北京市开始大规模撤县设区(2015年完成所有县改区,现下辖16区)。其中调整较大的就是撤销原东城区、崇文区,设立新的北京市东城区;撤销北京市原西城区、宣武区,设立新的北京市西城区;由此,北京从之前的“城8区”调整至现在的“城6区”。

但时至今日,老北京对当年的宣武与崇文仍是感情厚重,认为应该保留历史与时代的一些印记。

北京市现行区划概况。

北京市目前下辖16区分别为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海淀区、顺义区、通州区、大兴区、房山区、门头沟区、昌平区、平谷区、密云区、怀柔区、延庆区。

北京市区划调整设想方案之一。

将东城区与西城区合并恢复为新的崇文区。

作为北京市最早的4个中心城区之一,崇文地名由来为“文教宜尊”之意,而崇文行政区的命名来自于崇文门。崇文门原为北京内城南城墙的中间门,‌与宣武门一同分居正阳门的左右两侧;历史上的崇文门被视为生门,‌象征着文教的重要性,‌因此得名“崇文”,因此,这一地名不仅体现了古人对和谐统一的追求,‌也承载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治国思想,‌即对内以文治国,‌半部论语治天下,‌所以称之为“崇文”。‌

北京解放初期,城区划分为12个区,外城包括八、九、十、十一、十二5个区,内城有第八区(外一区)、第十区(外三区)全部及第十二区(外五区)的东半部。在之后行政区划的逐步调整当中,第十区改为第七区,其中第七区北界即是崇文门以及以东的城墙范围,外城的东城墙是其东界,南界是左安门和其东西城墙,西界北段以崇文门外大街为界,西与第六区为邻,南段以磁器口、红桥、天坛东坛墙为界与新第九区相望;因此在1952年,第七区便更名为了后来的崇文区。

目前作为北京的核心区,东城与西城区人口已经达到了约300万,然而两个区的总面积却仅约在100平方公里。

因此将东西城两区合并为一个区更有利于中心城区的融合发展;另外在合并之后可恢复更名为崇文区,以此还原历史文化的厚重性。

北京行政区划调整设想之二。

增设一个新的亦城区。

现在的亦庄在北京几乎是家喻户晓,亦庄除了作为大兴区的一个镇同时也是一个亦庄地区的构成;然而作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区的核心区,亦庄目前已经成为了北京乃至整个京津冀地区的一个集高端总部、光电研发、物流基地等“亦庄新城”。

因此,设立新的亦城区可作为与毗邻的通州副中心相互辐射成为首都北京的又一个产业新城域副中心。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