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教授甘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大学越来越像工厂,院系像生产车间。”用8个字概括现在的学生,他认为,特别是清华北大的精英学生,可以说是疲惫、焦虑、未老先衰。“大学的评价系统和内卷是连在一起的,迫使学生疲于奔命。”
大学越来越像工厂,院系像生产车间。大学的评价系统和内卷是连在一起的,迫使学生疲于奔命。
大学为何越来越像工厂?这个问题实际上映射了当前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
首先,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高等教育逐渐演变成了一种选拔和筛选人才的机制。在这个机制下,学生被视为“产品”,其价值往往通过成绩、奖项、实习经历等量化指标来衡量。这种评价体系导致学生为了追求高分和荣誉,不得不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同工厂中的工人为了完成生产任务而加班加点。
其次,大学的扩招和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使得学生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学生们不得不追求更高的学历、更多的证书,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这种内卷现象导致了教育的过度竞争,使大学变得像工厂一样,只注重学生的产出和成果,而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
大学像工厂,这种现状对高等教育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首先,它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长期的学业压力和竞争导致学生疲惫不堪,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日益严重。
其次,它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在工厂化的教育模式下,学生更多地接受知识的灌输,而缺乏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机会。
第三,它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平。只有少数能够适应这种竞争模式的学生能够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而其他学生则可能被边缘化。
要改变这种现状,我觉得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是需要改革大学的评价体系。大学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不仅仅是分数和成绩。
二是大学应该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和多元化发展。
三是社会应该改变对高等教育的期望,不再将大学视为就业的跳板,而是将其视为培养人才和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场所。
在我看来,大学越来越像工厂的现象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解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真正有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