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次交流会,一位江苏藏友的故事让我记忆犹新。他手头有套五代越窑青瓷,四件宝贝,釉色透亮得跟明镜似的,纹饰刻得那叫一个行云流水,美得跟玉石冰晶似的,品相直逼那些从日本回流的高价拍品。
本以为这等好货能轻松进拍卖行,赚个盆满钵满,没想到拍卖行给的估价低得离谱,四件加起来市场怎么也得四十多万,他们愣是估了不到八万,其中一把壶更是只值几千块。结果可想而知,拍卖会上被晾到角落,直接流拍了。
这位藏友也是机灵,摸清门道后,找了一位圈内的大佬,一番“合作”后,又费心打点拍卖行的专家。一年后,这四件瓷器换了个身份——“某名家旧藏,血统纯正,靠谱得很!”再次上拍,这下热闹了,竞拍者争得面红耳赤,最后拍出了上百万的天价。可藏友苦笑说:“赚啥呀,成本太高,好处都让人家捞去了,我就喝点汤。”
这事儿在收藏圈太常见了,也让人纳闷:为啥名人手里的东西就是天价,老百姓手里的古董就得贱卖?这不合理啊!
各行各业都讲究“名人效应”,名人能带动行业,这没错。但收藏界,不是一直讲究眼力和经验吗?虽说“名家旧藏”有号召力,但好东西不还是靠咱们的火眼金睛淘出来的?
当然,有些收藏,名家的作品确实值钱,比如顾景舟的紫砂壶、珠山八友的瓷板画,还有那些书画大师的作品。他们开创了流派,艺术造诣高,大家追捧也是情理之中。
可瓷器、玉器这些,为啥也得靠“名家旧藏”的光环呢?官窑是古代工匠的心血,古玉承载着中华文明,这些都是宝贝啊!收藏古董,就该回归“眼力至上”的原则。
提到安思远这位古董界的大佬,他的藏品备受推崇。但如今这世道,看人比看物还重要,说到底还是钱闹的。名人藏品自带“传承有序”的光环,民间古董呢,真假难辨,风险大,买家自然愿意高价买“保险”。
有时候想想,也挺讽刺的。安思远手里的一件公认的假货都能拍出几百万,民间藏友用心收藏的精品却无人问津。海外回流的文物动辄上亿,国内的民间发现就被打假。说到底,还是鉴定水平跟不上,专家们谨慎过头,民间的精品难获认可。这背后,富人对高端收藏市场的垄断也是原因之一。
一件瓷器,从器型到包浆,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历代行家的智慧与经验,为何偏偏要过分强调“传承有序”这一说呢?要知道,能明确追溯来源、有文献记载的文物,不过是沧海一粟。多数文物历经沧桑,辗转于世,哪会有专人记录它们的每一次流转?“传承有序”,在很多时候,更像是空中楼阁,难以触及。
考古发掘的文物,自是无需多言其真伪。但市场上流通的文物,又该如何证明其身份?唯有依靠我们的眼力与经验,去捕捉那些岁月留下的痕迹。收藏的魅力,不就在于这去伪存真、以能力论英雄的过程吗?
然而,现今的天价拍品,“传承有序”往往成了包装故事的噱头。从国外地摊淘来的,到英国男子意外发现的,再到专家出具的证明,最后冠以“名家旧藏”之名,故事编得越离奇,价值似乎就越被抬高。可真正能清晰讲述其传承脉络的,又有几何?
当收藏界的风气被“人贵物贵,人贱物贱”的逻辑所主导,收藏的本质便悄然变味。人们不再潜心研究、积累经验,反而热衷于炒概念、玩套路,将市场搅得乌烟瘴气。
外国人曾大肆掠夺我国文物,如今又利用这些文物在国内市场兴风作浪。拍卖行与专家,本应以科学严谨的态度鉴定文物,却常以模糊的“传承有序”为由,为民间精品设置重重障碍,这无疑加剧了文物流失的悲剧。
民间虽有假货泛滥,但精品同样不胜枚举。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岂是高端市场所能完全垄断?当“民藏99%都是假货”的论调甚嚣尘上时,真相与谎言的界限已变得模糊不清。话语权一旦被少数人掌握,黑白自然可以颠倒。
我们期待着,有那么一天,权威的科学鉴定能与传统的目鉴方法相结合,得到广大藏友的普遍认可。唯有如此,方能正本清源,还收藏界一片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