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绝笔诗,为何两次提到庐山烟雨浙江潮?放下执念,回归本源

小话大聊诗词 2024-12-15 03:29:48

开篇语——放下执念,不是放弃,而是让心灵更宽广。

苏轼的绝笔诗

多年以后,面对人生旅途的终点站时,苏轼于常州定然会忆起初次登临庐山时的情状——彼时,他挥笔写下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富含人生哲理和更为深邃的生命体验与感悟的诗句。

多年以后,面对人生旅途的终点站时,苏轼在常州终究彻悟了人生。他认为首次登上庐山时所著的诗句乃是尚未彻悟人生、稍显稚嫩的作品。于是,他以口述的形式创作出了这首满溢沧桑慨叹的诗作《观潮》:

《观潮》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这是苏轼临终前写给小儿子苏过的一道偈子,也可以说是一首禅诗。

偈子,是僧侣所写蕴含佛法的诗。这一幕是不是很熟悉,《水浒传》鲁智深圆寂前,也说过“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的偈子。

翻开苏轼的诗集,描写庐山和杭州的诗篇不胜枚举,但是这一首《观潮》所流露的思想感情却极具禅意,也可以是看作是苏轼的终极生命体验和人生感悟。

因为苏轼晚年是笃信佛教的。

宋神宗元丰七年 (1084) 三月,苏轼在黄州接到朝廷新的任命书,到汝州任团练副使。四月,他告别黄州赴任,经过江西九江的时候,他游览了了庐山。

苏轼在畅游庐山时随口吟咏了很多首赞咏庐山风光的诗歌,但有一首是他在庐山西林寺墙壁上信手涂鸦诗歌一首。

没想到,这首涂鸦之作成为描写庐山诗歌的天花板,近千年之后,这首诗依然焕发着生命力和哲理光芒。

庐山涂鸦16年后,面对钱塘江大潮,苏轼将会想起他“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那个游赏庐山的遥远的午后。

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涂鸦17年后,面对人生旅程上的句号时,苏轼将会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有更深刻的生命体验和人生感悟。

宋哲宗元符三年四月(1100年),经历了六年岭南贬谪生涯的苏轼遇赦北归。,途经江西、浙江。

宋徽宗靖中建国元年(1101年)七月,苏轼的生命走到了尽头,病逝常州。苏轼在临终之时给小儿子苏过留下绝命诗《观潮》。

随着苏轼人生阅历、见闻的增加,以及经过了多年的仕途生涯的沉浮,他在诗中所流露的思想感情很特别,诗作充满人生哲理和感慨……

苏轼游赏庐山

庐山,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国家5A级旅游景区,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矗立于长江南岸、鄱阳湖之滨。

庐山风景秀丽,冈峦环列,山峰连绵,云雾翻卷,烟雨蒙蒙,自古以来就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称。

庐山不仅风景秀丽,而且文化内涵深厚,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打卡的旅游胜地。

公元前126年,司马迁在远离中原的庐山上进行着他人生的探索,站在山巅眺望传说中大禹治水时疏浚、治理过的九江。

多年以后,司马迁为这次经历写下了十个字:“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自此,“庐山”之名开始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并且被永久载入史册,沿用至今。

自司马迁南登庐山,历代文人墨客要么是追随太史公的足迹登临庐山,感悟人文气息;要么是慕庐山之名,畅游山水、吟咏诗篇。

文人墨客的足迹从未在去庐山的路上中断过,陶渊明、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朱熹、康有为、胡适、郭沫若等一代又一代的文坛巨匠,登临庐山,赋咏华章。

所以,庐山上就留下了4000余首赞咏它的美丽与神奇的诗词歌赋,这些诗词歌赋为庐山厚重的人文风景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庐山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位于庐山五老峰南麓的白鹿洞书院,与嵩阳书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并称中国古代四大书院。

庐山白鹿洞书院也是南宋著名教育家朱熹讲学授课的地方,他在此开创了中国讲授式教学的先河。

人文景观完全融汇在美不胜收的庐山自然美景之中。庐山的美景也给无数文人墨客带来灵感,当他们登临庐山,莫不为庐山奇幻瑰丽山色倾倒。

瑰丽的庐山也会激发起诗人们无限的想象力,瑰丽的庐山也是诗人们展露才华、挥洒才情的一个天然平台。

唐代诗人钱起就感叹道:“咫尺愁风雨 ,匡庐不可登。只疑云雾里,犹有六朝僧。”在众多诗人眼里,最使人感觉奇幻骇异的是庐山的风云雾霭,以为是它造就了此山的神奇莫测。

然而苏轼却一反常人只停留在描摹庐山形貌的层面,他写出了一首有着全新意境的赞咏庐山诗歌,这就是脍炙人口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原来,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苏轼由黄州调任汝州,赴任途中,他顺便去江西高安看望了阔别已久的弟弟苏辙。

去高安时,正好经过庐山,这座有着悠久人文印记的名山,一下子勾起了诗人的旅游兴致。于是他便登山庐山游览,匡庐七峰的奇险壮丽与变幻莫测引发了苏轼的诗情,他将才情汇聚笔端,为这座名山共写下多首赞咏的诗歌。

其中《题西林壁》是他与西林寺长老同游庐山西林寺时写下的,西林寺又称乾明寺,位于庐山七岭之西。可以说,这首诗是苏轼赞咏庐山的众多诗篇中最为出彩的一首。

因为苏轼一反歌咏山水的固定套路——简单摄取一个侧面或几个镜头,再去具体地描述庐山富有特征的景象,而是以大开大合的手笔,概括地抒写游览庐山的初体验和初印象。

苏轼写完这首诗后,就曾得意地说:“仆庐诗尽于此矣!”可知这是他游遍庐山之后带有对庐山全貌的总结性的题咏。

其实,早在写这首《题西林壁》的十几天前,当苏轼刚来到庐山游赏时,便写下了三首赞咏庐山的诗歌。

元丰七年四月二十四日一清早,天气晴朗,苏轼一行在开元寺主持的带领下,由庐山南正面登山,晨光映射下的庐山,云蒸霞蔚,奇峰异石宛如披上了绚丽的外衣。

幽静翠绿的山间小道也沐浴着晨光,凉爽的山风划过树梢,清晨的阳光从绿叶交错的缝隙洒落,在长满青苔的石板路上留下一个个斑驳的光点。

周围一片静谧,偶尔传来一两声鸟鸣,更显出山中的幽静,蜿蜒的涧水随山势曲折,潺潺的水声随处可闻。山中的景色奇幻而富于变化:时而是苍翠深谷,时而是峭壁陡崖,时而是缓坡绿地。

苏轼移形换步,景随形换,不可胜记,令人应接不暇,叹为观止。

如此胜境,确实是造物主的名篇杰作,绝非人类的语言所能描述。因此,初入庐山之前,苏轼便与朋友约定:此次登临庐山,纯属游赏,放松心情,不作诗。

奇怪的是,不知何时,苏轼到来的消息早已传遍庐山上下,所到之处,山中僧侣纷纷奔走相告,都跑来一睹位文章华盖的大才子。

此情此景,令苏轼既高兴又诧异,不由得将不写诗的念头抛之脑后,一首既有叙事又有抒情的小诗不觉从苏轼的口中吟咏而出:

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

由诗中可见,苏轼在游览庐山时,随身只带着很少的路费,他脚穿芒鞋,手拄竹杖。

此次的庐山之游对苏轼来说,并不是一次做足了充分准备的、带着闲情逸致的旅游,所以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苏轼显得有些仓促、有些拮据、也有些准备不足。

他是带着“相逢不如偶遇”的心理,甚至一个匆匆过客的身份去游览景色的。加之苏轼此次途经庐山的时机,也是自己的人生与事业处于低谷的时期。

所以从第一首诗中可以看出,苏轼的心中还隐约带着归隐山林的想法。

苏轼刚刚吟咏出一首诗,忽然想起跟朋友的约定,不免自嘲一番,因为苏轼此次游庐山前,本不打算写诗的,他还和朋友做了约定,这第一首写出后,苏轼不免有失约的自嘲。

或许是庐山的绮丽风光激发了苏轼的诗情与诗心吧,既然在庐山的第一首诗已经脱口而出,对于以诗文著称于世的苏轼来说,第二首诗也已经成竹于胸,于是,苏轼又脱口吟咏道: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这首诗可以称得上是苏轼当时心态的真实写照,展示了他异常矛盾的内心世界。

前两句写初入庐山的体验,庐山在苏轼心中就像是一位素未谋面的陌生人一样;在诗人面前,庐山是素不相识的景色、一副傲慢无礼、没有一点亲和力的样子。

苏轼认为,青山不认识他,而且自傲地不与他亲近,于是只得无奈地表示:若想看到庐山的真面目,就只能等到来年了,今年是不行了。

第二首诗将苏轼向往超脱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庐山既是道家名山,又是儒道两家修行悟道的场所,而苏轼又恰好有归隐的想法,因此,才会有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或许在苏轼眼中,这就是一种相逢不如偶遇的缘分吧,正是这种缘分的安排,才让苏轼期盼着,在他人生与事业处于低谷期的落寞心情能在这青山深处寻得一丝慰藉。

神奇美丽的庐山兀然耸立在云雾之中,瞬息万变,缥缈难测,就像一位高傲的丽人,初次见面,决不肯与人随意亲近,若想认识她的本来面貌,恐怕必须是相识多年的老朋友。

是啊,“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苏轼的这首诗以生动形象的语言阐明了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认识事物必须亲身实践,反复接触,才能全面了解事物的本质。

走在幽峭的山林间,欣赏着绮丽多变的景色,苏轼心中蓄满了惊叹与喜悦。

多少年的向往,多少次的神游,他简直不敢相信这云霞,这雾霭,这满眼的层峦叠嶂,竟已如此真实地出现在他的周围,不再是虚幻的梦想:

走在曲径通幽处,欣赏着庐山绮丽多变的景色,苏轼心中的惊叹与喜悦之情在一分一分地增加积蓄。

多少年的向往,多少次的神游,苏轼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原来梦中的庐山竟已如此真实地出现在他的眼前,于是他情不自禁地写下了第三首诗:

自昔怀清赏,神游杳霭间。

如今不是梦,真个在庐山。

在这样纠结的庐山之旅中,苏轼是彷徨与无奈的,虽然他早已萌生归隐之意,意欲摆脱仕途的牵绊,更重要的是他看出了人生在某个阶段的桎梏,所以他想超越人生。

归隐与否并不是苏轼的烦恼,超越人生、摆脱人生的束缚与桎梏才是苏轼孜孜以求的境界。

因此,苏轼以大格局观、大视野观来对待人生世事,他把庐山看作观照人生的一面镜子,试图通过认识庐山来感悟人生,并通过感悟人生来超越自我。

这种想法一经产生,苏轼便更改了初入庐山时的计划,他将在庐山停留的旅行表的日期延长了。所以,他不辞辛劳“往来山南北十余日”,终于写下这篇歌咏庐山的精品佳作。

庐山三面环水,西临陆地,深壑高岩,千姿百态,壮观无比。不管是横看、远看、高看,还是侧看、近看、低看,都可欣赏到庐山美景。

庐山云海日出

因此苏轼提笔赞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两句大意是说:横向看过去,庐山是层层叠叠的山岭;从侧面端详,庐山又是由一座座相连的奇峰组成的。

因为游人所处位置、观景角度的不同,景色的形象、气势、风貌迥然各异,所以庐山会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体验,也会使人产生不同的观景感受。

从这两句不难看出,因为角度不同,游人有时看到的是庐山连绵起伏的山岭,有时看到的是庐山高耸入云端的山峰。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移形换步时映入眼帘的一幅幅动态和静态的画面——千姿万态、绮丽无比的庐山风景。

就在苏轼写完这三首诗后,刚好有朋友给他寄来故友陈舜俞所作的《庐山记》,该书对庐山的一水一石,莫不记录,十分精要。苏轼把此书当作庐山“导游”,兴致勃勃,边走边读。

不曾想,正是因为这本《庐山记》,苏轼对前人庐山诗句的褒贬态度却引发了一段诗坛公案。

一桩有趣的诗坛公案

《庐山记》中谈到前人题咏庐山瀑布的诗篇,李白那首著名的《望庐山瀑布》自然是千古名篇: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全诗俊逸飞扬,气象宏阔,以出人意表的夸张与想象生动地再现了庐山瀑布的壮美景观,带给人力量与美感的双重享受。

中唐诗人徐凝的《庐山瀑布》一诗,则以白描手法表现庐山瀑布的特点,结尾两句也是诗坛名句,原诗如下: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苏轼却认为,徐凝的这首诗歌既无气魄,又无想象,将飞崖直下、势不可挡的瀑流写得轻飘无力,毫无生气。读罢全诗,苏轼不由笑出声来,这或许是一种否定吧。

庐山瀑布

平心而论,苏轼这番评价近于偏激,徐凝的诗歌虽然没有李白的诗歌影响力大,但徐凝的这首庐山诗也是上乘之作,“白练”“青山”色泽明艳,“界破”一词也颇有力度,据说白居易激赏此诗。

出于自身的偏见,苏轼认为白居易绝不至于如此缺乏眼光,这段记载十有八九是伪造的。想到这里,苏轼不由加快了脚步,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去观赏这神往已久的庐山瀑布。

苏轼一行人在开元寺主持的引领下,穿云渡雾、迤逦前行,水流的声音越来越响,犹如万马奔腾的声响,山路也为之震动。

转过一个山坡,清凉的水气扑面而来,轰鸣声陡然清晰,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条飞腾跳跃的水帘,似乎从九天之上倾泻而下——这就是庐山瀑布。

庐山瀑布珠飞玉溅,撞击在嵯峨的岩石上,飞出一片片濛濛的水雾,声势夺人。其时已近黄昏,落日斜射,水雾呈现出五彩缤纷的颜色,苏轼不禁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造物主的神奇发出阵阵惊叹。

这飞悬的瀑流,下注深谷,汇成大龙潭,潭水深碧,天光云影缓缓地摇荡,构成极其迷幻的图景。

天色渐晚,苏轼一行回到开元寺住宿之地,苏轼想起白天读到的徐凝的诗歌,再与刚才所见的实景比照,更觉俗不可耐,于是写下了一首“黑”徐凝的诗歌:

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词。

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苏轼这首“黑”徐凝的诗标题很长——《世传徐凝瀑布诗云“一条界破青山色”,至为尘陋,又伪作乐天诗称美此句,有赛不得之语,乐天虽涉浅易然,岂至是哉,乃戏作一》。

从这冗长且自带注解的标题中,也可见苏轼对徐凝诗的贬损之意。

庐山篇章

在苏轼的庐山诗歌中,知名度最高的、流传最久远的,当属《题西林壁》,尤其是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苏轼通过观察、认识庐山的景色和全貌之后,畅谈他对庐山之行的感悟和体会。

而且从诗意来说,这两句与前两句一脉相承,使全诗整体意境浑然天成,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诗人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一山一水。对于整座庐山而言,这都是局部的认知,必然带有片面性,会陷入以偏概全的逻辑误区。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驰骋想象、品味人生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之后才产生的这种理性认识,欣赏风景是如此,观察人生世事、品鉴百味人生也是这个道理。

作为对创作有着深刻见解的苏轼来说,他的创作秉承“耳目之所接,杂然有触于中”的创作理论。

这个理论也是苏轼提出的,大意是说:一个作者最终创作出来的作品,看似是耳目所及的事物的表象,实际上由此表象触发的内心感受才是最重要的。

苏轼的这首《题西林壁》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这首小诗的最大特点,不仅在于它能够推陈出新,而且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并给人带来启迪。

在《题西林壁》中,苏轼已经不是普通的观景者了,他很自觉地将自己摆在了一个探索自然、考量哲学问题的思考者的层面。

面对庐山的云遮雾罩、烟雨迷蒙,苏轼并未只沉浸于对美景的赏玩感叹,而是清醒地观察、理智地思索,透过庐山迷雾的表象看透它真实的本质。

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思索并得出结论:从不同地点、角度看到的庐山万千异态只是庐山局部景致,而并非其本来的、完全的面貌。

因为游人不管从何处、以何种角度欣赏庐山,都身在山间,只在其间流连,未能超脱庐山之外一览全貌。诗人通过对庐山仪态万方的总结,向世人揭示自己悟到的哲理。

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

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格局与认知,摆脱主观成见。对世间万物也应像对庐山,必得经过全面地观察分析,才能得出结论,切忌片面性,谨防以偏概全,更不可被事物局部现象迷惑,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这种言简意明、深入浅出,正是苏轼诗歌的一种语言特色。

苏轼写诗,追求的是以一种质朴无华、流畅洗练的语言,表现出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写出过的意境。

而这意境又不是寻常的意境,它不时闪烁熠熠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鲜明的感性与光辉的理性交织一起,成为一首言浅意深、富含哲理、百读不厌的好诗。

多年以后,面对钱塘江大潮,苏轼将会想起他“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那个游赏庐山的遥远的午后。

多年以后,面对人生旅程的终点站,苏轼将会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有更深刻的生命体验和感悟。

钱塘江大潮篇章

苏轼的这首诗道出了一个平凡的哲理,包括了整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分析与综合等耐人寻思的哲理概念。

苏轼慨叹身在山中反而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其实是领略了庐山真面目之后的感悟和认识。

由于这种感悟和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庐山奇秀的形象给人带来的美的享受之外,又含有深刻的、启迪人心的哲理。

这首富含哲理的诗作,读来含蓄蕴藉,使人百读不厌,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诗作不仅赢得了人们的喜爱,而且成为传唱不衰的诗篇,能产生这样的效应,就证明了这首诗的强大生命力。

可惜,此时的苏轼囿于时代格局、自身认知、人生枷锁等主客两观的因素,他还没有将此上升到生命观上来。

这一切,只有在他见到钱塘江大潮后,写出了“庐山烟雨浙江潮”时,才有了质的飞跃。当然,这也是后话了。

后来,苏轼到杭州当市长时,曾亲眼目睹了被誉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于是写下了一首描绘钱塘江潮水壮观气象的诗篇《催试官考较戏作》,原诗如下:

八月十五夜,月色随处好。不择茅檐与市楼,况我官居似蓬岛。凤咮堂前野桔香,剑潭桥畔秋荷老。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景此行那两得。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

钱塘潮是世界三大涌潮之一,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

古时杭州观潮,以凤凰山、江干一带为最佳处。因地理位置的变迁,从明代起以海宁盐官为观潮第一佳处,故亦称“海宁潮”。

庐山烟雨浙江潮的真谛

宋哲宗元符三年四月(1100年),苏轼从海南遇赦北归,途经江西、浙江。

宋徽宗靖中建国元年(1101年)七月,苏轼的生命走到了尽头,病逝常州。苏轼在临终之时给小儿子苏过手书的一道偈子,就是这首《观潮》。

或许随着苏轼人生阅历、见闻的增加,以及经过了多年的仕途生涯的沉浮,他在诗中所流露的思想感情很特别,诗作充满人生哲理和感慨,《观潮》原诗如下: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从苏轼《观潮》诗的诗意中,可以看出,庐山烟雨和钱塘江潮大潮是苏轼诗人魂牵梦萦的地方,这也难怪苏轼早年曾流连于庐山烟雨和钱塘江的大潮。

这首诗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全诗一共四句,第一句和第四句竟然没有改动一个字,也就是说第一句就是第四句。虽然诗句重叠,但是诗意却又不尽相同。

开篇两句大意是说,庐山风景太美了,钱塘潮非常壮观,这一辈子没有去的话,会留下终生遗憾的,所以有生之年非去不可。

诗人的言外之意就是他终于亲眼看到庐山烟雨与钱塘江潮水的景致,却发现过去的冲动妄念不过如此、并无惊奇,只觉庐山烟雨就是庐山烟雨,浙江潮水就是浙江潮水,原来世间的万物竟然是这样的道理。

放下执念,回归本初,这是一种大彻大悟以后的境界。

是的,对于此时的苏轼来说,经历了宦海沉浮与跌宕起伏的一生后,在人生旅程的终点站,苏轼终于看透了世事,洞察了人生真谛。

放下执念,不是放弃,而是让心灵更宽广,因为执念是痛苦的根源,放下执念,获得内心平静。放下执念,让心归零,迎接新的可能。放下执念,自在于天地之间。放下执念,淡然笑对人生路,自在悠然岁月吟。

苏轼,这位以“东坡居士”自称的俗家弟子,此刻终于大彻大悟,也可以说是这首禅诗是他生命的升华。

这使人联想到《五灯会元》所载南宋黄龙派青原惟信禅师的段著名语录: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以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如果苏轼不能身历庐山之境,一赏烟雨迷濠之奇;如果不能目睹钱塘江潮,一看它万马奔腾,势撼山岳之壮,真是辜负此生,千般遗憾,难以消解。

可是后来攀登庐山,出任杭州刺史,饱览了庐山的烟雨,欣赏了一年一度的钱塘江潮,苏轼反倒觉得客观的景物究竟是旷世稀有还是平淡无奇,也不过是自己主观意识的驱动。

烟雨的聚散飘忽,江潮的自来自去,似乎不再那么激烈澎湃,不过是风幡不动心妄动。

苏轼的这首诗确实是非常有禅意的,庐山烟雨与钱塘江大潮在苏轼早年的人生认知和晚年的人生认知中,其实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

苏轼的人生的感悟和境界也得到了升华:最初的山水是纯自然的山水,而大开悟时的山水已经是禅悟的山水,禅与自然合而为一了。

总结

以禅理入诗的历代诗人都有,唐代的王维可以说是代表,因为他追慕隐逸恬静,后来更皈依佛教,所以很多诗表现了出尘的思想。

苏轼在经历过宦海风涛,经历了人生道路上的许多坎坷之后,产生“到得还来别无事”的禅语,也是烦恼即菩提的真实价值。

苏轼借《观潮》为题,以禅理入诗,他在经历过宦海沉浮,经历了人生道路上的许多坎坷之后,产生“到得还来别无事”的禅语,也是烦恼即菩提的真实价值。

全诗抒写了一种经历妄念躁动,转而豁然超越的思想,有佛家的禅宗情调。苏轼在诗中说的“到得还来别无事”,就是把自己的执念看清之后,恍然看清了自己,也悟透了自己的一生。

细想下来,这与苏轼当初没有亲临庐山和钱塘江时的各种期待、各种遗憾相比较的话,就又显得不是那么回事了。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