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海争端持续发酵,引起了国际间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菲律宾在美国的背后支持下,在南海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挑衅。然而,在经过长达一年多的对抗后,事情似乎开始向另一个方向发展。
2024年7月21日,菲律宾政府突然宣布已经与中国达成协议,希望此举能够结束南海仁爱礁的对抗。那么,菲律宾为何在挑事一年多后,突然选择认怂?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来解析。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菲律宾和中国在仁爱礁的冲突。菲律宾曾试图通过一系列挑衅行为获取更多的国际支持,并一度取得了短期的优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逐步掌控局势,使菲律宾的挑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原因一:美国政坛动荡导致菲美合作受阻
特朗普遭遇刺杀,美国政坛变化莫测。拜登政府被迫应对内部危机,削弱了其国际事务的干预能力。
这种情况下,菲律宾无法再依靠美国的全面支持。拜登政府的不稳定使马科斯政府在对华策略上失去了可靠的后台,迫使其重新评估与中国的关系。
原因二:仁爱礁物资告急,求助难以为继
驻守在仁爱礁的菲律宾船只已经陷入物资短缺的困境。长期的封锁和缺乏补给使得船上的人员面临生存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菲律宾主动寻求与中国的妥协,以确保基本生活物资的供应。如若继续对抗,船员的生命将受到威胁,这使得菲方不得不做出退让。
原因三:失去美国支持,菲律宾信心丧失
美国的政治动荡不仅削弱了对菲律宾的支持,也直接打击了菲律宾政府的信心。没有美国的撑腰,菲律宾根本不敢单独与中国对抗。
历史经验表明,菲律宾在没有外部强力支持的情况下,其反华策略往往会以失败告终。这次情况也不例外,美国政治局势的不稳使菲律宾认清了现实,不得不暂时收手。
中菲达成的新协议:一个新的开始?
虽然中菲两国在7月21日达成了新的协议,但该协议仅限于基本物资供应,并未触及领土主张的核心问题。这显示出双方都在寻找一种临时性的解决方案,以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
但是,这并不代表南海争端就此结束。未来,中菲关系将继续受到中美博弈的影响。小马科斯政府仍可能在美国的怂恿下,重新挑起对华对抗。而且,只要美国在南海问题上保持挑衅态度,菲律宾就难以完全摆脱这种对抗局面。
中国如何应对南海再度升温?
对于中国来说,在南海的策略一贯是“斗而不破”,即在保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尽量不引发大规模冲突。
通过不断强化海上执法和军事存在,中国已经形成了在南海的有力控制。同时,借助“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也在通过经济手段加强与东盟国家的联系,减少对抗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