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刷到了一个视频,就是一个女研究生,38岁,要80万彩礼。虽然这彩礼确实有点高,但是,还是说明一个现象大家不可否认,就是人家是研究生,人家就是有资本可以要80万的彩礼,高学历就是加分项。但是言归正传,虽然读研能让你和本科生大大拉开层级,但是读研期间不规划,还是会事倍功半的。毕竟高学历+好工作才是双赢。关于读研期间如何规划呢,赵益老师给大家几点建议,保存好这个文章,后期忘了,再看一遍:
研一,很多人教你要好好学习,修学分儿,我告诉你,能这么说的,他可能压根就没读过研。正确的应该是先和你的导师梳理你的研究生规划。因为研究生和本科生不一样,研究生更多的是需要导师引领,然后你自己再去拓展,可是不同的导师有不同的风格和要求。你想做的是a,但是导师却希望你做按B来做,那只会让你们的导学关系很困难,他更不愿意管你了。所以你要把你的目标跟导师说明,先和导师梳理一下,对你的规划,看导师给你做出如何建议。比如1/3用来科研,1/3用来学习,1/3用来生活啊,这样你就不会荒废打基础的时间。
研一结束就要思考自己未来是要考公考编,还是要找工作,还是要读博。因为这3点备考思路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你想申博,你就需要研一结束就想好论文方向,毕业之前至少有两天以上的核心。如果想考公,就需要有目的的学习申论和行测,毕竟这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如果想找工作,你就要了解你们学校的毕业生曾经都应聘过哪些好单位,以及你要检索你想应聘的单位,他又需要你这个专业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和资质,以便读研期间尽早获得,这叫以目标为导向。
同时,如果有机会的话,还可以去某些央国企或大厂实习,累积实习经验。研三应届生身份很宝贵,千万不要错过上半学期的秋招和下半学期的春招,这是你能够进入体制内,进入大型企业最好的机会。因此,如果毕业想直接工作,你就必须在研三上学期前毕业论文有大致雏形,否则后期会耽误你的进程。
每次一说到这里,就会有一些家长或考生焦虑,说自己正在读的是文科专业,可是现在国家大量文科专业每年都被取消,能不能未来毕业就不好就业,白读书了呢?其实我觉得这种焦虑真的是多余的。你看近一年啊,全国被撤销的专业有1600多个,虽然这里面大部分啊都是文科专业,像咱熟悉的这个市场营销啊,广告学呀,甚至语言类很多专业。反而,大量理工类的专业增加不少,因此好的理工类大学的经费都跟着上涨,咱就拿哈工大来说,它涨得最猛,这两年暴增了将近50亿经费。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发生呢?究其缘由,主要还是国家未来经济战略导致的。
你看90年代的时候,会计专业特别火,那是因为那会儿很多人下海经商嘛,所以企业多,要做的账就多。2000年的时候,英语又火起来了,那是因为中国加入了WTO,国际贸易多了,自然需要大量的外语人才。包括后边有一阵子,土木工程相关专业特别火,也是因为咱们要发展房地产、高架桥等等。所以本质上啊,你这专业的增加和撤销就代表了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那现在呢,全世界都在卷科技,自然跟科技相关的专业就要受重视,要不怎么三年前就发现很多传统专业也都加上“智能”两个字呢,比如智能医学、智能制造等等。
所以文科专业的学生想要好就业,不要只会盲目考公,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社会漏洞,你想啊,好一点、有能力的人才,都去当公务员了,都去追求稳定去吃皇粮了,没有人再去创造社会价值,物极也会必反的。你只需要做好两点,也能实现好就业,一方面如果你喜欢自己的专业,就力争达到极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任何一个领域精尖的人才永远饿不死。比如你是英语专业,你就拿到了教师资格证,你就过了专八,你就听说读写能力嘎嘎强,你就考生了研究生,我不信你找不到工作。如果我说这些东西你都没有,一个英语本科毕业了,还想要好工作,你就是在痴人说梦,就别埋怨社会竞争残酷。
另一方面,如果你不喜欢自己现在学的文科专业,那你就一定提前准备转型,我真遇到过日语专业成功转计算机的,为啥?人家大学期间一直在外面补着408计算机综合的专业课,还有高数,当然人家高中的时候数学底子就不错。最后机会就是给了有准备的人。不知道我说的你听懂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