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称帝后,为了避免父亲给他下跪,想出一妙招,后世沿用两千年

苹果谈历史 2024-04-13 18:31:20
前言

老子向儿子下跪,此等行为如果放到当代社会,那这个儿子肯定会被怒斥大逆不道,然而在中国汉代之前,哪怕是皇帝的亲爹,见到一国之君也要行跪拜之礼。

刘邦建立汉朝之后,为防止父亲刘老太公对自己行跪礼,于是设立了一个新职位,该职位被后世各代皇帝沿用了2000多年,一直持续到清朝灭亡。

跪礼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是一个极为注重礼仪的国度,相较于现代社会,古代的礼仪制度则更加繁琐,一些朝代为了督促臣子注重礼仪,甚至还专门设置掌管礼仪的部门。

早在原始社会,中国就诞生了礼仪的初级阶段,当时的礼仪还并不具备强烈的阶级性,主要针对的活动为婚丧嫁娶以及祭祀庆典。

进入到商、周奴隶社会时期,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君王便将原始的礼仪制度修改为符合奴隶社会的礼制,礼仪至此具备了较强阶级性质。

根据《周礼》所记载,诸侯见到周天子时要行“稽首”礼,说的通俗点就是先拜后跪,该礼节在周朝多用于正式场合面见天子。

由此可见,早在周朝时期,就有了臣子向君王下跪的制度,不过当时的跪拜礼还并不算普遍,除非是在极为正式的场合面见君王才需下跪。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子百家对中国礼仪进行了深入研究,礼制因此趋于完善。

对于礼制,孔子表现的非常重视,他将“礼”视为治国、安邦、平定天下的基础,希望人们能够通过“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随着秦统一六国,礼仪成为了维护封建社会等级秩序的工具,礼仪制度包含了更强烈的阶级性质,主要特变表现为尊君抑臣、尊夫抑妇、尊父抑子、尊神抑人。

然而“尊君抑臣”却难免与“尊父抑子”产生冲突,皇帝毕竟也属爹生娘养,倘若皇帝与自己的父亲相见,儿子和老子谁该跪谁成为了一个难题。

儒家曾做出过一个排序,先后顺序为天、地、君、亲、师,可见君王要排在了父亲的前面,所以即便是皇帝的父亲,也要行跪拜之礼。

然而在嬴政成为皇帝之前,他的父亲秦庄襄王便已经离开人世,所以秦始皇根本不用为老爹是否要向自己下跪而发愁。

随着秦朝的灭亡,这个难题被抛给了汉朝开国皇帝刘邦,虽然刘邦早年间就是个泼皮无赖,可人家还真就完美解决了这个难题。

西汉跪拜礼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韩信、萧何等诸多大臣的拥立之下,在定陶氾水河边举行登基大典,正式将国号定为“汉”。

刘邦原本就是一个市井无赖,没有学过什么文化,他手底下那帮子人,除了萧何、张良这几个人,其余人都是些粗鲁之辈。

刘邦称帝之后,将跟随自己打江山的手下封为王侯将军,可即便有了身份地位,这群人却依旧改不掉曾经的粗人习惯,哪怕到了皇宫之内,依旧没有收敛自己的行为,在宫殿内胡吃海喝,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里是个土匪窝。

刘邦对此很是反感,既然是改朝换代,就应该立下新的规矩,以彰显开国皇帝的威严,于是决定制定一套新的礼仪制度,将这项任务交予了叔孙通。

叔孙通年轻时精通儒术,在结识刘邦以前,他曾在秦二世的手下做待诏博士,由于秦二世昏庸无道,再加上当时多地爆发了农民起义,叔孙通不愿充当秦朝的炮灰,于是趁着一个夜晚逃离了咸阳。

离开秦二世后,叔孙通先是投奔了楚怀王,汉军攻破彭城后又转投刘邦麾下,至此一直跟着刘邦直到汉朝建立。

叔孙通先后为秦、楚、汉三家做过事,可见此人非常清楚为官之道,况且他还精通儒术,制定出适用官场的礼仪自然不在话下。

太上皇

叔孙通对跪拜礼进行了更加细致的修改,为了体现皇帝的威严,叔孙通要求新的跪拜礼要做到五体投地,上半身要位于裆部以下,且额头必须磕到地面,行礼过程中不允许抬头看皇帝。

如此一来,皇帝坐在高台上往下俯视,所见到的均是紧贴在地面的脑袋和身子,能够最大程度衬托出皇帝的统治地位。

长乐宫建成之后,众大臣需要按照新的礼仪制度进宫朝拜,就连刘邦那群山野村夫手下也被新礼制束缚的服服帖帖。

看着下成一片的大臣刘邦表示很满意,不仅赏赐了叔孙通500两黄金,还将其的职务升为太常,也正是这套礼仪制度的出现,臣子向皇帝下跪的现象愈加频繁。

然而随着新礼制的诞生,刘邦也迎来了一个难题,那便是该如何对待自己的老子刘太公。

刘邦推行“以孝治天下”,他自己身为一国之君更应该做个表率,倘若让父亲给自己下跪,传出去搞不好会遭到万民唾骂。

然而刘邦作为大汉皇帝,全天下的主宰,根据君臣之道,即便亲爹也要对自己进行跪拜之礼,如果刘邦单独给父亲开了免贵特权,又恐会令百官不服。

刘邦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翻遍了之前的史书,希望能从中找到方法,最终在有关秦朝的记载中找到了应对方式。

嬴政称帝以后,对其他皇家成员的身份地位进行了重新命名,这其中还包括了他的父亲秦庄襄王。

在秦统一六国之前,人们对上任君王的称呼为“先王”,秦始皇觉得用“先”字彰显不出秦朝皇室的霸气,于是就将秦庄襄王尊为了“太上皇”。

刘邦看到“太上皇”这个称呼眼前一亮,这个地位要比皇上尊贵,自然不用向皇帝下跪,并且太上皇手中有没有实际权利,这正是刘邦所需要的。

“太上皇”称谓问世以后,历朝历代都将其延续,一直持续到封建王朝制度彻底覆灭。

小结

虽说礼是一种美德,可如果将礼仪制定的过于繁琐,对于人来说反而是一种束缚,特别是古代的“君臣之礼”。

所谓“君臣之礼”,说白了就是君王用于统治国家臣民的工具而已,从这套礼制中,只能看到“礼”,却看不到丝毫的“理”。

信息源:

1、中华热点新闻:《刘邦称帝之后为了不让父亲下跪,想出了什么样的办法?》https://kan.china.com/article/3153170_all.html

2、澎湃新闻:《中国传统“跪拜礼”是如何一步步变味儿的?》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1535055

3、闽南网:《中国奇特的跪拜礼 中国古代为什么要经常跪拜》http://www.mnw.cn/tour/minsu/2014614.html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