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溜地”拾荒,数百人“抢夺”药材,土地流转引发现象?

村长晓佳一 2023-11-15 15:36:29

前言:近几年农村关于“溜地”拾荒引发的群体性“抢拾”他人耕地中的农作物越来越多,并且每一次都被媒体曝光了出来。那么,里面有没有其他的原因呢?

仅以今年来看,河南发生了多起群体性“捡拾”种植户正在收割庄稼的事件,从而让河南多次登上热搜并引发热议,甚至有网友给河南人贴上了标签。其实,农忙“溜地”拾荒不是河南一地的特色,全国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但是,大多数地区都是在种植户收割之后,允许拾荒的进地捡一些没有收割到的粮食。而河南这几次因为一些“误以为”已经收割完成,再加上人多嘴杂造成了轰动事件,就如数百人“抢拾”药材,有人说种植户损失了二三十万。

不过根据媒体采访种植户称没有这么多,也就两三万的损失,事后也是通过派出所一一索回,并没有网络上夸大的那么严重。当然,抢拾事件不是一起,比如捡拾红薯、捡拾玉米的是一起接一起。

有网友质问,农民自己为何不种非要去捡拾人家的?要知道一个两个捡拾不多,这数百人造成的损失就是巨大的。谁种地都不容易,为何偏偏去抢?对于这样的问题,网络上有很多解释,甚至有研究农村社会变迁的专家进行了解读。

第一、约定俗成

农民在每年的夏收、秋收后“溜地”拾荒是一直以来农村的特色,这是农民私权相授,在以前,对于粮食农民是特别爱惜的,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土地里的庄稼总有些遗漏,在收割完成后很多人不想花费力气再去地里寻找,而一些老人、小孩等非主要劳动力时间多,就去地里捡拾,这是所有人都默许的。

而现在也是如此,很多种植户都是一下种好几十上百万乃至数百亩土地,无论是人工收割还是机器收割总有很多的残留,如果种植户自己去捡拾那么难以覆盖人工成本,就如同现在陕西地区的大白菜,一亩地卖的钱连人工费都不够,只能让别人免费砍。既是节约粮食又能给他人增加一点收入,从而种植户与达成了默契,甚至于不少种植户收割完还要到村里喊村民捡拾。

第二、土地流转集中

根据专家的调研经验,进地“哄抢”行为的出现与土地规模化经营进程高度相关。农村土地流转已经进行了好些年,很多承租人或企业一下子就能承包一个村子的土地,土地被承包以后造成大量农民失地,尤其是五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城市中很难找到工作,农村没有就业岗位,就成为了村内的“闲人”。

即便土地没有全部流转出去,也是很小的种植户,早早的就完成的秋收秋种,那么接下来的时间自然就不能闲下来,而“溜地”拾荒时间自由,又能捡拾一些庄稼,留着自家吃或者是卖钱都比闲着强,以此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甚至能够证明自己老了也能有些用处,是自身价值的体现。

当然,有人说无论如何都掩盖不了“哄抢”他人财物的事实,土地流转出去了,一边拿着租金一边还眼红种植大户种的药材、粮食,既想好又想巧哪来这么多的好事?确实如此,无论如何,别人家的东西没有经过允许都不应该以“拾荒”、“土地流转”等名义来哄抢。

但是不得不说这背后深层次的问题,也是有网友质疑的,土地流转是否自愿?有没有收回的权力以及便利?农民土地集中到少数人手中之后多余的劳动力该怎么办?每月的养老金够农村老人养老吗?

当这数亿农村老人没有土地耕种,没有钱养老,没有其他社会保障的时候,难道不出问题?这也是为何土地越集中,越呈现规模化,这类“哄抢”就越多的主要因素。这绝不是法律就能解决的,因为这关系到生存问题。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