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星吃苹果
1,IMX145果子与大法的缘分,始于2011年发布的 iPhone4S。因为当时索尼在CIS市场的份额增长迅猛,同时在技术层面也是全面了超越豪威。
那个时代的大法,早在2007年就首创了CIS内置列并行ADC并推出了 Exmor 品牌,此后又率先在2009年量产了采用背照式技术的 Exmor R 系列产品!
接着索尼又先于豪威推出了800万像素的背照式传感器,可谓是“一步先,步步先”!苹果看着豪威老是被索尼追着打,这还得了?
换供应商这事苹果老熟了,例如初代和二代iPhone采用的 Aptina 传感器势颓之后豪威就直接上位了,就是这轮回速度有点快(豪威也是两代被淘汰)。
iPhone4S 所搭载的索尼传感器型号为IMX145,基础参数1/3.2英寸、800万像素、1.4微米,基于背照式技术打造(Gen1架构)。事实证明苹果眼光很准,2011年的CIS市场老大确实换成了索尼!
2013年发布的 iPhone5S,搭载了基于堆栈式技术(Gen2架构)打造的IMX145改版,从而得以在总像素量依然为800万的情况下,将像素尺寸扩大至1.5微米——对应1/2.94英寸的底,同时还获得了720P的120fps慢动作录像功能。
2014年,史上销量最高的智能手机 iPhone6 系列诞生,这次IMX145直接首发了手机端的相位对焦技术——对焦速度在当时可谓一骑绝尘!当时果子手机给人的印象,除了高级感之外,就是影像全能。
2,IMX260果子在影像领域并没有辉煌太久,因为在索尼背后还有一个默默“偷师”的三星半导体。那时候的三星,不单自己能设计和生产手机处理器,还能自己设计和生产手机CIS。
但作为行业老大的索尼,必然有很多独门技术是三星没掌握的,于是三星不惜以旗舰手机的CIS供应名额,和索尼达成了某种“巧妙合作”。最终,在2016年的三星S7系列上,首发了手机端全像素双核对焦技术的索尼IMX260横空出世!
这款传感器的亮点还不止于此,其还首发了应用 DBI 铜互连技术的Gen3架构,先进技术不仅将其参数推进到了1/2.55英寸、1220万像素、1.4微米,还大力助攻了双核对焦速度!
本来双核对焦是2013年佳能率先用在单反上的先进技术,结果才三年时间就被移植到了手机端,而且还结合了Gen3架构的高速读出特性,由此可见三星S7系列的对焦性能有多强!
另外,双核对焦的暗光对焦性能直接碾压了相位对焦,再结合较大的1.4微米像素尺寸、F/1.7的镜头大光圈、主摄光学防抖,当年S7系列能够豪取“夜视仪”称号也是水到渠成之事。靠着和索尼的紧密合作,三星一举在手机影像领域实现了对苹果的反超!
不过三星并不会那么老实,S7系列没有全部采用大法的传感器,而是混入了三星自家的S5K2L1传感器。虽然同样都有双核对焦技术(可见和索尼的关系有多铁),但仅为Gen2架构。
(二)华为摘三星
3/4,IMX600 / IMX600y严格意义上,这两款传感器之差异不单止彩色滤镜阵列的不同(RGGB和RYYB),还有架构的不同;其中IMX600是Gen2架构,而IMX600y则是Gen3架构——所以拥有更强的读出性能和对焦性能。
这两者的基础参数都是1/1.73英寸、4000万像素、1微米,均支持像素四合一、相位对焦、双转换增益等技术。其中在2018年随 P20 Pro 发布的IMX600,是华为的芬兰研究所(包含前诺基亚相机团队)、日本图像所与索尼共同研发之独家CIS产品。
这项耗时两年的大工程,最终给世人所带来的震撼,丝毫不逊于两年前三星旗舰在手机影像方面的巨大突破。相较于同年三星S9系列所搭载的 IMX345(Gen4架构),其底足足大了70%!
由于传感器的底太大,P20 Pro 的主摄光圈明显小于三星S9系列可变光圈的最大值。所以为了拉大夜拍优势,2019年随P30系列一同发布的 IMX600y,首次在手机端实现了 RYYB 滤镜排列——直接将进光量提高了40%!
另外 P30 Pro 的主摄光圈,还更进一步增大至F/1.6。当然RYYB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 Y 通道不仅容易高光溢出还会遇到猜色难题。
针对第一个问题,双转换增益有一定帮助,此外这次所基于的Gen3架构也出了大力——既可缩短快门时间也能通过高速连拍合成HDR照片。至于第二个问题,则由全球各地专家(包括俄罗斯与欧洲)所组成的算法团队解决。
5/6,IMX700 / IMX989连续两年被华为打压,2020年二月份三星终于憋不住了——直接推出搭载自家大底传感器的S20 Ultra,携“一亿像素”的唬人参数向华为发起了挑战,结果一个月后便被华为化解。
这代一步到位直接把参数升级为1/1.28英寸、5000万像素、1.22微米,并首发了全像素八核对焦技术。由于底一下子较前代扩大了86%,故成本上升厉害——又用回了Gen2架构。
此外其滤镜排列还是 RYYB 方案,所以为了提高动态范围,IMX700便引入了全高 DTI(这个还可以提高对焦速度)以及精度是前代四倍的12bit ADC这两大硬件升级。
这次还引入了有NPU深度参与的 XD Fusion 图像引擎,可通过多摄RAW域信息融合提供高保真图像信息,再结合新增的8通道色温传感器和配套的算法,共同解决RYYB偏色问题。
总之,为了维持手机背部不太明显的镜头凸起,华为一直在坚持RYYB方案,这样就能在暗光拍摄领域持续保持领先地位。有趣的是,华为受制裁之后,小米就向索尼定制了一款IMX700的RGGB阵列改版型号——即2021年尾诞生的IMX707。
IMX707虽然阉割了12bit ADC,但新增了LN2降噪技术。更有趣的是小米很快又基于IMX707,定制了像素尺寸扩至1.6微米的IMX989,并新增 DOL-HDR 技术,但全高 DTI 和双转换增益都被阉割了。
由于IMX989的像素尺寸足够大且采用了RGGB阵列,又有两个新技术加持,所以那三个被阉割掉的配置并没有影响到其整体表现。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一英寸大底旗舰,与华为 Mate40 Pro+ 的主摄比较时,还会打得难解难分之根本原因。
尾声:回顾苹果、三星、华为先后称霸手机影像领域数年的那十年时间,除了这几大巨头各自向索尼定制的旗舰级传感器外,还诞生了一批表现不错的公版旗舰,而其中有着“神级表现”的又数IMX363和IMX586。
首先前者是在2018年开始商用的,作为三星御用的 IMX333(为IMX260的高速升级版)之Gen2架构版本,其成功让双核对焦技术在国内安卓旗舰中普及开来,并吸引谷歌、小米、蓝厂将其应用在主摄上并持续打磨了几代手机产品。
至于后者则是2019年的旗舰主摄新宠,虽然像素尺寸不如IMX600,但诸如双转换增益、QBC 3-HDR、“2x1 OCL”双核对焦、4K / 90fps视频录制等技术特性,却让其生命力延续到了后面几年的旗舰副摄之中。
END
致力于手机知识的探索和整理
长焦是比不过三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