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28日,一汽奔腾旗下微型电动车奔腾小马正式上市以来,近三个月的销量连创新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产销快讯统计数据显示,5月、6月、7月,奔腾小马的销量分别为1500辆、3501辆、3941辆,而懂车帝发布的终端零售统计数据显示,奔腾小马近三个月的销量分别为1277辆、1764辆、2365辆。
奔腾小马不仅销量连续攀升,而且单月销量还一举超过奔腾B70,成为一汽奔腾月销量最好的车型。
不过,对于志在实现“成为优秀主流的中国汽车品牌、进入中国主流乘用车品牌第一阵营”这一奋斗目标的一汽奔腾来说,售价区间仅有2.69万-3.19万元的奔腾小马,注定难成为担当大任的主力选手。
微型车利润单薄 市场空间有限
2023年,一汽奔腾全年累计销量超过12万辆,同比增长59.4%,增速远超市场大盘,达到8年来最高水平,这给了一汽奔腾极大的信心。
作为中国一汽旗下的三大自主汽车品牌,一汽解放、一汽红旗、一汽奔腾都在中国一汽的战略规划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在三大品牌中,一汽奔腾目前的发展情况最不乐观,甚至可以说是拖后腿。这一点直观地反映在销量表现上。
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一汽解放销量为24.17万辆,一汽红旗销量为37万辆,而一汽奔腾的销量最低,仅有12万辆。在正常的逻辑下,一汽解放作为商用车,销量应该不如乘用车,在乘用车中,一汽红旗作为豪华品牌,销量应该不如主要覆盖中低端市场的一汽奔腾。但现实情况恰恰相反,一汽奔腾成了垫底的那个,当然这里面是有着历史原因的。
面对新一轮以电动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汽车革命浪潮,一汽奔腾推出奔腾小马微型电动汽车,显然是想加速突围,提振销量。
不过,微型电动汽车市场早已不是几年前的蓝海市场,整体市场规模在不断萎缩,仅今年上半年有一定的回暖,而且以五菱宏光MINIEV、长安Lumin、吉利熊猫、零跑T03、奇瑞QQ冰激凌、小蚂蚁等为代表的产品已经占据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在此情况下,奔腾小马能取得目前的销量表现,实属不易,但市场空间也极其有限,想持续成为爆款,几无可能。此外,微型车的单车利润极低,盈利能力不足。综合来看,一汽奔腾推出奔腾小马杀入微型车市场,没有赶上好时候,后续能否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也充满不确定性。
转型发展动作慢 亟需爆款产品
从一汽奔腾主要的竞争对手来看,其电动化、智能化速度非常快,甚至推出了专门的智能电动品牌,而一汽奔腾在电动化方面,除了奔腾小马之外,还有另外一款专为网约车市场打造的奔腾NAT PRO。
无论是奔腾小马,还是奔腾NAT PRO,覆盖的都不是新能源汽车的主流市场,且在细分市场上也都落后于主要竞争对手。
不难发现,一汽奔腾的转型发展动作有些慢,亟需爆款产品。目前来看,比亚迪的爆款产品主要包括比亚迪海豹、比亚迪汉、比亚迪F3、比亚迪唐、比亚迪宋PLUS DM-i、比亚迪海豚、比亚迪秦PLUS DM-i、新款宋PLUS DM-i、比亚迪海鸥。
随便找出其中一款车型的销量,都足以让一汽奔腾羡慕。以比亚迪元PLUS为例,最新起售价为11.98万元,其7月份销量为30286辆,环比大增15.2%,并蝉联A级SUV销冠。
再来看吉利,最新上市的新款车型吉利银河E5,新车上市发布仅24小时,订单就突破1.5万辆,这是一款定位为A级纯电SUV的车型,售价区间为售价10.98万-14.58万。
不难发现,一汽奔腾主要的竞争对手都不缺乏能够带来可观销量的爆款车型,而这正是一汽奔腾需要去下功夫的地方。
落后于主流品牌 追赶难度陡增
在一汽奔腾的发展历史上,曾经创下过辉煌,也经历过低谷,中国一汽至今没有放弃这一品牌,难能可贵。
如今的一汽奔腾,似乎也承担着中国一汽发展的重任。今年年初,中国一汽发布2023年业绩回顾暨2024年目标任务。其中,2023年中国一汽零售销量337.3万辆,同比增长8.8%。营业收入达6249.4亿元,同比增长6%。
2024年的主要经营指标为“必达销量347万辆,营业收入6360.3亿元”。自主品牌(包括解放、红旗、奔腾三大品牌)的销量目标为90万辆,力争迈上100万辆台阶。
此外,中国一汽还设定了更高的目标,包括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为50万辆,海外销量目标为15.8万辆。具体到一汽奔腾,2024年的销量目标设定为“必达15万辆、挑战20万辆”。
从今年1-6月数据来看,奔腾品牌1-6月销量61279辆,创9年来同期最高水平,同比增长7.4%,其中新能源销量18883辆,海外销量16420辆,均达历史同期最高。
虽然全年15万辆的销量目标有望达成,但必须看到,15万辆不足以支撑起来一个被寄予厚望的汽车品牌,一汽奔腾需要做的还远远不够。
当前,和主流的中国汽车品牌相比,一汽奔腾在产品竞争力上处于明显的劣势。在未来3-5年的时间里,一汽奔腾必须比别人跑得更快,否则很难实现既定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