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不孤单!中国这座城市,也要冲向太空

观点 2023-04-25 22:27:26

商业航天“第一极”,来了。

1

超级火箭,炸了

马斯克的星舰炸了。

美国中部时间4月20日早上8点半,SpaceX的星舰火箭,在德克萨斯州博卡奇卡村的星港发射场发射升空,这是星舰的首次轨道飞行测试。

按计划,火箭的超重型推进器将在发射约8分钟后坠入墨西哥湾,星舰飞船则将飞到234千米的高空,绕地飞行之后返回大气层,落入太平洋。

但意外发生了,火箭在发射3分钟后,超重型推进器并没有与飞船分离,最终在升空3分钟59秒的时候,星舰爆炸。

这次发射的星舰耗资3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06 亿元,有人调侃,马斯克给全球人民看了一场“最贵的烟花”。

星舰爆炸后,有人嘲讽,有人惋惜,有人说有钱就是任性。但主角马斯克,却在镜头前扬起了嘴角。在当时的发射现场,一样没有责备、没有悲伤、没有哀叹,而是鼓掌和欢呼。

200多亿变成了烟花,为什么他们还笑得出来?

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先理解星舰的意义。早在2002年SpaceX刚成立的时候,马斯克就表明了自己的目标——

实现火星移民。

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一个笑话。因为按照人类当时的航天技术,就连送普通人去月球旅行都是一个幻梦,更别提大规模火星移民了。而且,彼时SpaceX还很弱,火箭3射3炸,备受质疑。

但SpaceX没有气馁,他们只有一个想法——花最少的钱,往太空运最多的东西。多年的努力之下,SpaceX实现了重大突破,将新建一枚火箭的成本——

从6000万美元降到50万美元。

成本降低120倍的秘密,在于重复利用。SpaceX这次发射的星舰,正是人类航天史上第一款可完全重复使用的运载火箭。而且,无论从推力、起飞重量还是运力上看,它都全面超越了之前所有人类的已有火箭。

资料显示,这个火箭总高度约120米,直径长达9米,并配备33台“猛禽”发动机,可搭乘100名人类乘客。这样讲可能没有概念,看看下面这张图,你就明白星舰有多大了——

▲图源:金十数据

如此庞大的工程,只要升空,就是成功。而这次试验,不仅成功升空了,还一次性通过了Max Q挑战,并飞入大气层39公里。换句话说,这已经是超预期了。

这也正是人们欢呼的原因,“迅速失败,快速迭代”,SpaceX已经在准备下一次试飞。

2

商业航天,已成战略产业

这次星舰炸了以后,很多人冒出一个疑问——

马斯克不是造车的吗,怎么还造火箭?

确实,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马斯克都是以特斯拉CEO的身份亮相的。2021年,随着特斯拉股价的暴涨,马斯克还登上了全球首富的宝座。

但很少有人注意到,特斯拉只是马斯克财富版图的冰山一角。从目前的资料来看,马斯克的数家公司里,特斯拉似乎成了最没技术含量的那个。

SpaceX正是马斯克旗下的明星公司之一,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3全球独角兽榜》显示,全球1361家独角兽企业里,SpaceX以9450亿元人民币的价值位居第二,仅次于字节跳动。这家公司的价值自疫情以来增长了7000亿元,也是目前美国最大的独角兽。

有人可能会感到疑惑,SpaceX作为一家私人控股运营的火箭发射公司,为什么能造出领先全世界的火箭?因为在大家的常规认知里,造火箭这种事,不都是中美俄这样的航天大国,耗费举国之力才能做到的吗?

这背后,是一个被人忽视的商业航天江湖。

资料显示,2021年全球航天经济的规模已经达到4693亿美金(约3.2万亿人民币),其中商业航天占比达到77%。

此外,2022年全球发射2500多个航天器,其中商业航天器2200多个,占比88%。未来,商业航天将广泛应用于太空旅游、太空挖矿、太空殡葬、洲际交通运输等领域。这将给人类带来颠覆性的改变,有了火箭洲际货运之后,这样的场景将成为现实——

从美国纽约购买特斯拉跑车,40分钟后在上海收货;从东京筑地市场买蓝鳍金枪鱼,15分钟就能上桌……

鉴于此,航天产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高科技领域之一,是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就大力扶持私营企业进入航天发射领域,SpaceX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欧洲也不断出台政策,对航天军民协同发展提供保障。

再看中国,2015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防科工局等部门也联合发布了发展规划,明确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商业航天。企查查数据显示,2011-2021年我国商业航天赛道融资事件数量共341起,总披露融资额达243.1亿元。预计到2040年,我国太空旅游经济市场将创造出超过6万亿元的经济价值。

这是一片真正的星辰大海。

3

广州,冲刺中国商业航天“第一极”

面对这样一片大海,中国没有犹豫,有些城市更是走在了前列。

今年初,一个发布会在广州南沙重磅举行。这同时也是一个基地落成仪式——

中国首个全产业链商业航天产业化基地正式投产运营。

这让很多人感到惊讶,毕竟一直以来,大家印象中的航天技术高地一般是上海、北京、西安等城市;传统的“四大航天之城”也是甘肃的酒泉、四川的西昌、山西的太原和海南的文昌——

穿着拖鞋喝早茶的广州,竟然也能造火箭?

事实上,广州不仅要造火箭,还要造很多火箭。根据广州南沙发布的消息,该基地年产可达30发运载火箭。就在发布会的同一天,力箭系列运载火箭产品首次发布,现场还与7家合作伙伴签署了力箭系列运载火箭重大发射项目协议,卫星签约数量200颗,签约金额达16亿元。

更重要的是,作为航天产业“链主”,该基地将带动千亿级规模的宇航动力研发、卫星研发、火箭卫星测控等上下游关联产业链在南沙聚集。南沙喊出的口号是——

打造为中国航天“第三极”、中国商业航天“第一极”。

这个航天产业化基地背后,是一家名为中科宇航的企业。按照南方+的报道,这是目前国内商业航天领域首家混合所有制企业。2019年,中科宇航在考察多地之后,最终决定将子公司落户广州南沙。我想,中科宇航看中的应该不仅仅是广州的早茶和美景,更是这里的产业潜力。

首先是政策支持和营商环境。广州市政府在工作报告中多次强调,要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还把南沙定位为广州城市新核心区。

拿南沙来说,这几年南沙坚持产业立区、科技强区,2022年先进制造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7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1/3。

为了抢抓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机遇,南沙还出台了支持商业航空航天产业的“探天九条”,基本形成“一箭一星一院一基金”的产业发展格局。

营商环境就更不用说了,早在2019年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营商环境与民营企业家评价调查报告》中,广州的营商环境综合评分位居第一。

其次是技术氛围和人才供给。这些年,广州的高端制造不断发力。《2020年Q3中国城市活力研究报告》中,广州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就超过了上海、杭州,从1919家增加至12000家。前段时间,《自然》发布的“全球科研城市100强”里,广州正式晋级全球科研城市的顶级阵营,排在第10名。

而且广州拥有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顶级高校群,可推动产学研加速转化。

最后还有一点,南沙位于大湾区的几何中心。这里向海而生、水系发达、交通便利,工业用地丰富,为火箭运输、海上发射以及今后扩大生产规模,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可以说,广州的航天地位,完全是自己努力争取来的。

4

尾声

2022年7月27日,力箭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这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大的固体火箭,首飞搭载的六颗卫星,上行载荷1068.63公斤,卫星总重899公斤,实现百米级精确入轨。

而力箭一号,正是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抓总、中科宇航公司参与研制的首型固体运载火箭。落户南沙之后,中科宇航将带着力箭系列继续探索。资料显示,中科宇航火箭谱系运载能力覆盖1—15吨,可适应低轨星座组网、空间站货运、高轨道发射、亚轨道旅游、近太空科学实验等多应用场景。

对广州来说,中国商业航天“第一极”的目标又近了一步。对中国来说,世界商业航天的竞争上,我们又多了一点主动权。几个月前,二十大报告里给出了新的产业发展方向——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航天,已经是一个关键产业,是一块必争之地。不经意间,广州又一次走到了时代的前面!

1 阅读: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