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高血压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脑溢血、脑梗塞等严重心血管事件的一项重要危险因素。
因此,与一般人群相比,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常常被认为是明显更高的。
那么,究竟有没有什么既简单、又高效的方法,能够让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降回到与一般人群差不多的水平,从而“消除”这些由高血压所带来的额外隐患呢?
将血压降至“<130/80”就成!2024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人民医院的冯颖青教授团队在高血压领域知名医学期刊《Hypertension Research》上刊发了一项超10万人的调查研究。
在这10万余人当中,有接近40%患有高血压;而在这些高血压患者当中,一部分人的血压被控制在了“<140/90mmHg”的水平;还有一部分人的血压则被进一步控制到了“<130/80mmHg”的水平;当然,也有高血压患者从头到尾都没有好好去控制血压。
通过对这10万余人开展长达3年半的连续观察以后,冯颖青教授团队得出了以下这两项重要结论:
第一,与血压正常的人群相比,那些有高血压但没有好好控制血压的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脑溢血、脑梗塞等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了100%左右。
这很好地印证了:高血压的确会大大增加这些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概率。
第二,那些长期把血压稳定控制在“<130/80mmHg”的高血压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脑溢血、脑梗塞等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则与血压正常的人群相似。
这意味着,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要想“消除”由高血压所带来的心血管风险上升,一个最简单且可行的办法就是:长期、稳定地将血压给控制在“<130/80mmHg”的水平!
“<130/80” 已成重要降压趋势!一直以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都是“≥140/90mmHg”。因此,很多人理所当然地认为:高血压患者只需要把血压降回到“<140/90mmHg”,应该就够了。
但其实,这样的观念早已不再符合最新的医学认知与要求!
比方说,2024年7月发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就有专门提到:一般的高血压患者以及年龄在65-79岁的普通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规降压目标的确是“<140/90mmHg”;但是,只要能够耐受,就应进一步降至“<130/80mmHg”。
因为,把降压目标给设定在“<130/80mmHg”,往往可以带来心血管以及死亡风险的进一步下降。而高血压治疗的根本目的,正是降低心、脑、肾与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的总危险!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
再比如,2024年9月,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权威发布的《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2024版)》更是直接提出:
建议无临床合并症、年龄<65岁的高血压患者,将血压控制目标设定为“<130/80mmHg”;而年龄处于65-79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也同样建议将血压控制目标设定为“<130/80mmHg”。《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2024版)》
事实上,在更早一些的2022年左右,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高血压学组的专家就已经发表过《强化血压控制中国专家建议》。
《强化血压控制中国专家建议》
其中就明确倡导:无论患者的年龄如何、也无论是否合并心血管病,总体来说,在不需要太多种药物、太大剂量和太复杂治疗方案的前提下,“<130/80mmHg”都应作为大多数高血压患者的控制目标!
由此可见,虽然在具体表述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医学指南相对“保守、含蓄”、有的医学指南则“更为直接”,但相信大家应该不难看出:相较于过去的“<140/90mmHg”,“<130/80mmHg”才是如今更为提倡的血压控制标准!
而前面所提到的这项最新研究,则是再一次很好地验证了:让高血压患者把血压给降到“<130/80mmHg”,的确是更有利于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的!甚至,只要长期、稳定地将血压给维持在“<130/80mmHg”的水平,就有可能让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降回到与普通人群相似的水平。
从“<140/90”到“<130/80” 给些具体建议大家可千万不要小看了把血压控制目标从“<140/90mmHg”给下调到“<130/80mmHg”这件事情!很多时候,这并不是简单地“增加降压药的剂量”就可以办到的。
首先,对于平时只吃一种降压药、血压刚好控制在140/90mmHg左右、甚至还时常>140/90mmHg的高血压患者来说,要想稳定地把血压给控制在“<130/80mmHg”的水平,光是靠增加这一种降压药的剂量,往往并不是最好的手段!
原则上,这类患者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搭配上另外一种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压药,又或是将这一种降压药给替换为“单片复方降压制剂”。
这是因为,合理的降压药搭配常常可以带来“1+1>2”的降压效果,与此同时,还有可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对此,《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2024版)》明确指出:血压≥140/90mmHg的高血压患者,从一开始就应该采取“联合用药”的方案;并且,建议优先使用更便于服用的“单片复方降压制剂”。
《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2024版)》
当然,假如平时的血压已经控制在了135/85mmHg左右,又或是正在使用“联合用药”方案,那么,这样的患者则主要应该考虑加强健康生活方式的干预并适度增加原有的药物剂量,以此来帮助血压下降到“<130/80mmHg”的水平。
此外,在进一步降低血压的过程当中,大家也千万不要忽视了可能出现的某些“不耐受”迹象。
临床观察显示,虽然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完全可以耐受“<130/80mmHg”的降压目标,但是,依然有少部分患者在这一过程中会出现全身乏力、头晕、眼前发黑、走路不稳等“不适”现象。
对于出现类似症状的高血压患者来说,大家也不用惊慌,多数情况下其实不至于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可以先尝试让血压降得慢一些,毕竟,有些症状是因为“血压下降过快”所产生的,而并非真的是因为“血压过低”!
不过,假如血压下降的速度本就不快,并且,一段时间以后,这些症状也仍未减轻,那么,就最好去找医生复诊一下,看看是否应该调整降压药的用药强度或者降压的目标。
最后,还要特别强调一下的是:所谓“消除”额外的风险,并不是说血压降到“<130/80mmHg”就再也不会发生急性心梗、脑溢血等心血管事件!
要知道,即便是没有高血压且完全健康的人,也依然有一定的几率发生心血管事件。只不过,这种几率要远低于高血压患者。
最新的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只要长期、稳定地把血压控制到“<130/80mmHg”的水平,就有可能让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几率再次降回到与普通人类似。
这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无疑是非常值得高兴的一件事情。
毕竟,这意味着:大家至少有了一种明确的手段,可以“消除”高血压所带来的这部分额外的隐患!
【参考文献】
1,Hypertension awareness, treatment, control, and prognosis: insights from the sub-cohort of China PEACE million persons project 《Hypertens Res.》 2024 Dec 5. doi: 10.1038/s41440-024-02037-3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 《中华高血压杂志(中英文)》 2024年7月 第32卷 第7期
3,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4年9月 第52卷 第9期
4,强化血压控制中国专家建议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22年2月 第30卷 第2期
---原创内容!未经同意,请勿搬运!---
---健康科普,内容均基于医学指南、专家共识与医学研究结论!如有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