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中国和沙特的合作不断深化,这对于资本市场还有中国企业出海而言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和好机会。在资本市场上,沙特主权财富基金——公共投资基金在近期宣布和中国六大金融机构(包含建行、农行、工行、中国银行以及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中国进出口银行)签订一系列合作总价值高达500亿美元的协议用以投资中国股权和债权市场。外资进场无疑对中国资本市场而言是一件好事,而在走出去上,沙特同样也对中国企业开放。
在7月中旬,国内知名新能源储能企业阳光电源和沙特签下全球最大储能项目,该项目容量总计高达7.8GWh,并在2024年度就开始交付。该项目预计将提供超过1500套阳光电源的旗舰新品,Power Titan 2.0液冷储能系统。该系列产品于2023年10月发布,是其储能产品中综合性能最优异的产品之一。
2024年以来,储能市场的增长态势十分猛烈,阳光电源作为行业内的重要企业,其已经获得5个国家级项目。而随着国内储能市场的竞争逐渐加剧,其将目光看向海外,来开辟新的市场。
中东地区是储能业务的蓝海该项目已经是阳光电源在沙特的第三个项目,之前其已经和沙特的其它两家企业进行过合作,这也可以看出沙特对于新能源转型有着较为强烈的需求和意愿。从自然条件来看,沙特主要地区光照资源丰富,适合光伏发电,其年太阳能辐射总量达到2000-2500KWh每平方千米,远高于我国的1400-1600KWh每平方千米。而光伏发电则受时间因素限制严重,十分需要配套的储能设施来进行跨时间供电调度,这无疑是巨大的市场。
而从资本和国家战略角度考虑,近几年来沙特推出了“2030愿景”计划,该计划宣称在2030年,沙特的可再生能源要占其总能源结构的50%,具体而言储能设施装机量要达到58.7GWh。除了沙特外,另一个中东富国阿联酋同样有类似的能源战略,其推出的《国家能源战略2050更新》中提出在2030年阿联酋的新能源装机容量要提高两倍,达到14.2GWh,新能源占比达到30%以上。作为中东富裕国家,这些国家在资金上同样实力雄厚,对于出海企业而言无疑是十分优秀的市场。
国内储能市场竞争激烈,海外市场成为新方向近几年来,储能市场十分火热,这也导致了其竞争逐渐激烈起来,从2023年开始,储能系统的单价在一路下降,从1.43元每瓦时一路下滑到0.67元每瓦时,降幅超过50%,而海外市场则降价趋势稍显平缓,从1.8每瓦时降低到1.2每瓦时,降幅为35%,比之国内仍然有不少的利润空间。
价格的竞争激烈背后是国内外企业的投入不断加大,在2024年6月济柴动力和华电集团的储能业务报价降低到0.33元和0.495元每瓦时,再次刷新低价。除了国内的竞争外,国外厂商特斯拉的上海超级储能工厂也在加紧动工中,预计不久后将投产。这些都是储能市场竞争激烈的原因,截止2024年上半年,国内储能电池和系统的规划产能已经累计达到1.5TWh,远高于中短期需求,继续开拓消化市场。
海外业务一方面可以消化产能,另一方面利润率也更理想,在2024年上半年,阳光电源签下众多海外储能业务,包括中东地区的AMAALA项目(760MWh)、拉美Atlas Renewable Energy储能项目(880MWh)、英国的640MWh储能项目、德国的230MWh春泥更项目等,其在2024年上半年的储能业务已经接近其2023年全年的出货量。
其董事会高层也对企业未来的前景信心满满,在2024年6月,其刚刚结束一轮高达10亿元的股份回购后,就再次启动预计高达5-10亿股的回购。在盈利能力上海外业务也明显更好,在2023年阳光电源的海外收入为333.7亿,同比提高75%,营收占比为46.19%,已经占据其收入的接近一半,而国内业务的毛利率则远不如海外业务,国内业务毛利率仅有20.73%,而海外业务的毛利率则达到41.57%。
继新能源汽车和手机出海后,储能系统出海将会成为中国企业出口的重要增长产业,而这也是帮助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