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广法天尊和道行天尊凭什么也能称天尊,和师父元始天尊比肩?

陌上花开繁 2024-12-23 13:19:29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此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

文 |琢磨鸟琢琢琢

编辑 |琢磨鸟琢琢琢

前言

文殊广法天尊与道行天尊,二人身上究竟藏着什么样的力量,使他们能够并肩元始天尊,位列天尊之列?

他们的修行到底突破了什么桎梏,才能在众多大神中脱颖而出,平起平坐?

这并非只是师徒之分,而是一段深藏已久的秘辛。

元始天尊作为最高掌控者,为什么甘心与他们并肩?

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玄机,值得一探!

文殊广法天尊:七佛之师的无上荣光

文殊广法天尊的原型正是大名鼎鼎的文殊菩萨。

在佛教传说中, 文殊菩萨不仅智慧超群,而且还有"七佛之师"的美誉。

所谓"七佛",是指导师文殊菩萨一一点化过的七位佛陀弟子。

七佛是哪七佛

毗婆尸佛:名号本义为"胜观",寓意其智慧高深,洞彻诸法实相。

尸弃佛:又名式弃佛,意为能断除一切烦恼障碍,体证涅槃。

毗舍婆佛:意为"遍一切自在",于一切处所皆自在无碍。

拘留孙佛:意为"奢摩他",即寂静义,表内心清明寂静。

拘那含佛:意译为"金寂",比喻其心如琉璃般通透剔洁。

迦叶佛:又称饮光佛,以一缕净光普照大千世界。

释迦牟尼佛:即能仁圣者,以大智慧觉悟世间真谛。

这七佛虽然今人知之不多,但在佛教中皆负有盛名。

而令人惊讶的是,《封神演义》中也频频提及他们的身影。

惧留孙与多宝道人的前世今生

惧留孙,即是拘留孙佛的化身,乃元始天尊座下十二金仙之一,土行孙的师父。

多宝道人则是截教二代弟子。

按照经典记载, 多宝如来与释迦牟尼佛同坐一莲台。

也有说法认为, 多宝道人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化身。

总之, 惧留孙和多宝道人皆是文殊菩萨的得意门生。

经由文殊点化,他们从一介大罗金仙,羽化登仙,成就如来果位。

反观《封神演义》,惧留孙、多宝道人却是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的弟子,这不免让人生出许多疑惑。

其实不难理解,所谓拜师学艺,不过是文殊菩萨的另一种方便法门。

文殊广法天尊虽以道教弟子的身份,暂且隐藏了"七佛之师"的真实面目。

但其佛陀本怀不改,菩萨誓愿不移。

这尊"天尊"实乃佛门败类,金仙道骨。

菩萨真身,不逊天尊威仪

文殊菩萨之所以能称"天尊",另有玄机。

按道经所载,太清、玉清、上清三境,各治一千二百元会。

而文殊菩萨的声誉,在此三境之上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七佛灭罪真言》曰:"文殊七佛之师,诸佛之母。""诸佛之母"的尊号,不是平白无故得来的。

盖文殊乃诸佛智慧之母,能生发一切佛陀的无边智慧。

如是般若之光,岂是世间权势可比

由此可见,区区"天尊"之名,尚不足以涵盖文殊菩萨的万一威光。

以佛教眼光看来,文殊广法天尊的地位,就在元始之上。

所以许仲琳在塑造这一人物时,自然赋予他"天尊"的尊贵称谓。

道行天尊:婆罗门教天神下凡

提到道行天尊,相信很多读者都觉得陌生。

此君虽是元始天尊门下,却从未在其他神话传说中露过面。

事实上,道行天尊完全是许仲琳的原创人物。

神秘莫测的师尊,高徒自有来头

虽然道行天尊的来历不得而知,但我们可以从他的弟子入手,揭开他的真面目。

道行天尊座下有三名大弟子,即韩毒龙、薛恶虎、韦护。

前二人早早战死沙场,为封神大业做了嫁衣。

唯有韦护侥幸渡过天劫,肉身飞升,修成正果。

此后更被尊为"伏魔大元帅",享受香火不绝。

而这位韦护,正是后世家喻户晓的韦陀菩萨转世。

在《封神演义》中,有这样一个细节:本是刀枪不入的金刚不坏之身的袁洪,见到韦护,竟掉头就跑,慌不择路。

只因他知道自己钢筋铁骨,也抵挡不住韦护手中那降魔杵的威力。

那么,这韦护的修为究竟有多高明

原来,韦护的原型韦陀菩萨,在佛教典籍中有极其显赫的地位。

韦陀最初是古印度婆罗门天神,隶属于帝释天。

彼时,他还是佛教的劲敌,与释门势不两立。

直到佛祖降服了他,感化他心,他才皈依佛门。

从此韦陀洗心革面,誓做佛陀的忠实守护神。

传说佛祖涅槃时,将自己的舍利子分赐给众弟子。

帝释天领受了一枚珍贵舍利,途中却被一妖王抢走。

关键时刻,是韦陀挺身而出,战胜妖王,夺回舍利。

此后,韦陀就成了西方诸佛菩萨的心腹护法。

佛陀遗命,韦陀供奉金刚,专司降伏四大部洲的一切魔怪。

韦陀立下宏愿:唯有普天之下众生皆得度脱,他方可成佛。

在那之前,他情愿做最后一尊佛。

可见韦陀菩萨法力的恢弘,慈悲的广大。

难怪袁洪望风披靡,不敢与之一战。

道行天尊,即为帝释天之化身

追本溯源,韦陀原本就是帝释天部下一员大将。

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推断:道行天尊的原型必定就是帝释天无疑。

帝释天在佛教和婆罗门教中,都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他常被尊为三十三天之王,居住在须弥山顶的善见城中。

城外有欢喜园、胜军楼阁等胜景。

城中珍宝万千,欢乐不断。

如此伟力,如此尊崇,自然当得起"天尊"的美名。

道行天尊的尊号,想必就是承袭了帝释天的威名。

天尊有别,大道归一

文殊广法天尊、道行天尊虽皆有"天尊"之称,但与元始天尊、玉皇大帝之流,还是有云泥之别的。

大天尊与小天尊, 犹如皓月与星辰

玉皇大帝乃至高无上的昊天金阙玉皇上帝, 执掌三界, 总摄万灵。

元始天尊与之并驾齐驱, 同为道教最高尊神。

这两位堪称"大天尊", 超凡入圣, 不可逼视。

文殊广法天尊、道行天尊, 以及云中子、赤精子等"天尊", 固然法力高强, 声威赫赫, 但比之玉皇、元始, 还是逊色几分。

正如皓月当空, 繁星拱照, 天尊与天尊, 尊卑有别。

大宝天尊、灵宝天尊, 亦是如此。

他们是道教最高的天尊, 但也要对元始天尊礼让三分。

佛门菩萨, 愿力更胜天尊荣光

天尊之名虽有差异, 但菩萨悲悯更胜一筹。

文殊以智慧度人, 韦陀以伏魔利世。

他们发的宏愿, 比之天尊更为悲切。

一个誓要做诸佛之母, 一个甘为众生作马。

天尊不过逍遥享受, 菩萨却心系苍生。

如是愿力, 岂止天尊可比。

天上一日, 人间千年。

对凡夫俗子来说, 天尊与菩萨或许并无差别。

因为无论是天尊庇佑, 还是菩萨接引, 皆令芸芸众生离苦得乐。

天尊不足贵, 菩萨则难逢。

若真要论个高下, 文殊、韦陀的慈悲愿力, 只怕要胜过诸天尊百倍千倍。

结语

纵观封神世界, 佛道两教联袂而行,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道门天尊不乏佛门高徒, 佛门圣贤也有道骨仙风。

文殊广法天尊、道行天尊身负佛缘, 却暂为道门天尊, 正是这种融合的体现。

佛耶、道耶, 原本一家。

文殊菩萨即是帝释天, 多识佛道通。

先为梵天教主, 后为如来高徒。

从婆罗门到禅宗, 文殊践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教化众生的方式。

韦护虽然未能青出于蓝, 却也继承了师尊道行天尊的衣钵, 成就一代护法神君。

在他降魔锏的映衬下, 道行天尊的尊崇, 也愈发令人肃然起敬。

佛也好, 道也罢, 皆为济世度人。

文殊广法天尊、道行天尊的超然地位, 无非在于他们的悲悯情怀。

佛道同源, 殊途同归。

在度众生, 成大道的路上, 天尊与菩萨从来都是并肩携手, 生死与共的。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