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宋江他从小开始就被周围的社会灌输了一个信念,也是因为现实。
首先是他们发展的现实因素,管理者与供养者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而他们从来没有想着扩大地盘。
其实像梁山宋江这种靠土匪山寨起家的,他们一直面临着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未来向何处去?像水泊梁山虽然是作为他们割据的地方,但是作为根据地是远远不够的。从土匪山寨转变为一方政权,需要的是土地,需要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口。
而整个《水浒传》看下来,梁山建立之后,从头到尾,地盘一直就是水泊梁山那么大。问题是整个梁山的人马已经翻了好几倍了呀,资源与需求的矛盾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激烈的。
《水浒传》里面水泊梁山看着热闹,但是那只是上面,只是管理层看着热闹。问题是下面的百姓呢?没有百姓的供养,钱粮从哪里来?人员辎重马匹去哪里弄?在水泊梁山初具规模之后,写得最多的事情不是根据地建设,不是招纳流民,不是建立政权,写得最多的是去外面抢劫或者抵御朝廷进攻。
就像攻打祝家庄,那摆明了就是去抢劫去了,打下来之后,祝家庄里面的金银财宝,钱粮辎重这些东西呢?虽然没有明确交待,但是那肯定是当作战利品拉回山寨了呀。
问题是你打下来之后,为啥不建立政权呢?还有攻打曾头市,为啥后面不派人镇守呢?假如他们每打下一个地方,就派人治理,招纳流民,分发田地,这也好歹是有点政权建设的样子。但是他们就是抢劫之后,然后就是返回山寨了。
接着便是等待朝廷派人围剿,再抢一波朝廷的战利品,比如呼延灼派人攻打,虽然经历挫折但是最终还打败了呼延灼。问题是在打败进犯的敌人之后,下一步就应该趁势扩大地盘,就像每次反围剿之后,中央苏区的地盘就会扩大,人员就会壮大。可是水泊梁山这些人呢?他们收兵回山寨了,从水泊梁山建立开始打到投降朝廷结尾,一直就是水泊梁山那么大点地方。
然后就是宋江的小吏身份了,这种身份天然对于权力有种渴望。尤其是在古代那种官和吏分差巨大的情况下,宋江作为吏,从进入这个身份开始,就对朝廷的官有种莫名的渴望。
古代的那种学而优则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那不是说说而已,那是真的用生命在践行着。
后面当他面临牢狱之灾时,也是极致忍耐,就是因为他相信那种朝廷,他幻想那种朝廷秩序。即使是他最后落草,那也是抹不掉自己心中的那种渴望,像他改聚义厅为忠义堂,这个最明显。
宋江饮毒酒自尽像不像古代皇上赐死的桥段?即使是皇上赐死,那也是皇恩浩荡,有个词儿叫“雷霆雨露均为天恩”,像不像?
同时全书最让人称道的也是最后的投降,正是因为宋江投降了,让我们看到了投降的结果,然后在作出选择时,才会坚持到胜利。这才是《水浒传》能够达到的教育意义。本书最大的闪光点也在这儿,教员同志博览群书,对于革命的目标也是最为清楚的,一以贯之。让《水浒传》跨越千年,指导着现实中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