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司马懿识破了空城计,还是选择撤退?

沐光知百年 2023-10-10 12:30:02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个“关注”,听故事品百味人生的同时,还能获取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说起从古到今第一厉害的谋士,那么大家首先就会想到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诸葛亮为后人留下了一个个精彩绝伦的斗智故事,尤其那出“空城计”,让人万分佩服。

但让人感到疑惑的是,即使司马懿当时已经识破此计,为何仍旧选择了撤退。

这一幕,在三国演义中被罗贯中描述的惟妙惟肖。

当时,司马懿带领15万大军前来与诸葛亮决战,而司马懿以为诸葛亮城中兵力空虚此次定能擒住诸葛亮。但当司马懿信心满满的带领大军浩浩荡荡的从远处奔袭而来时,看见的却是一番安静祥和的场景。

司马懿大军来到城门下,看到的不是严阵以待的诸葛亮的军队,而是城门大开,百姓自由进出城门,城门口甚至还有做生意的小贩在与买东西的百姓起争执,城门口竟然只有站岗的几名士兵在懒懒散散地聊着天,丝毫没有将司马懿的15万大军放在眼里。

再看城楼之上,赫然坐着一个抚琴之人,那人一身白袍羽扇纶巾,仔细一看可不就是军师诸葛亮吗?

诸葛亮旁边站着两位童子,旁边还放置着一张小桌子,小桌子上袅袅的升起一缕轻烟,司马懿被这一幕弄得摸不着头脑,大军压境诸葛亮居然还有心思在品茶抚琴。

司马懿本来就是生性多疑之人,如果诸葛亮摆出军队严阵以待那么他不仅不会感到害怕,甚至还会更加自信能够生擒诸葛亮。

但这样悠闲的一幕让他感到恐惧,因为他深知诸葛亮为人足智多谋,按他对手下的话来说“诸葛亮的智谋程度已经近乎是妖怪了”。

可司马懿手下的将军们却跃跃欲试,在看到这一幕后都非常的兴奋,他们纷纷请命要领一支部队直接杀入城门生擒诸葛亮。

司马懿怒斥请战的将军退下,他下马沉思在想诸葛亮这究竟是在玩什么把戏。忽然他仰天大笑,身边的将军和士兵都不知道司马懿为何突然仰天大笑,司马懿回头对15万大军说道:

诸葛亮一定在城中布下了重兵来引诱我们进城,但是我已经看穿了他的计谋,他这是故意演给我们看的,你们都不要再请战了,现在我们就撤军!

而追随司马懿的将军好不容易才领住大军围困诸葛亮,他们自然是不愿意的,司马懿却对他们说:

你们懂什么,如果我们这样贸贸然进去,诸葛亮在城中埋下的重兵定会把我们杀的片甲不留,别说我们有15万军队了,就算我们有20万也要被他尽数消灭!

这时,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觉得父亲实在是太过多疑了。他认为诸葛亮就是在利用父亲多疑的这一点来诱骗大军退兵。

司马懿没有回答司马昭,而是站在城楼下与诸葛亮对视良久,之后,司马懿带领大军撤退。

司马懿大军走后,城上的诸葛亮等人立刻松了一口气,从士兵到诸葛亮身上全都被冷汗浸透了,他们生怕诸葛司马懿会领兵打进来,但是司马懿还是上了诸葛亮的当。

有人问诸葛亮为什么这么能确定司马懿能退兵?诸葛亮笑笑说:司马懿的多疑人尽皆知,我也拿不准他到底会不会退兵,但是情急之下也只得冒险一试。

这就是丞相一曲退千军的空城计,但是有很多人质疑,司马懿的才智不在诸葛亮之下,如果司马懿连诸葛亮这点把戏都看不穿的话,那他就不要当曹魏第一军师了!

很多人都认为,当时司马懿已经看穿了诸葛亮的空城计,只是他为了自身的利益原因还是决定退兵。那么,司马懿为了自身的什么利益呢?

司马懿曾经对儿子司马昭说过:

我们的司马家族之所以壮大到如今的这个份上,就是靠有强大敌人来和我们竞争,我能在魏国受到重用。就是因为有诸葛亮的存在,皇帝不得不用我。

可如果诸葛亮死了,那么我就顶替了诸葛亮成为当今天下第一谋士了,按照皇帝的性格,他肯定会不停的猜忌我,之后就会着力来打击我们。到时候,我们所面临的就不是兵败之祸了,而是灭族之难啊!

从司马懿对儿子司马昭交代的这番话里,我们不难看出司马懿对于曹氏家族性格了解的相当透彻,当年曹操诛杀杨修时的教训还历历在目。

司马懿在曹操活着的时候从不敢过分的展露自己的才能,他知道曹操这个人妒忌之心太重了,如果他过分展露才能,曹操就会认为他对曹魏江山有威胁,那么他的下场就会和杨修一样。

而后世对于诸葛亮和司马懿谁的才能更高也存在很多的争议,有很多人认为诸葛亮是天下公认的足智多谋第一人,这没什么可以辩论的。

但也有些人认为,诸葛亮识人不明,比如他任用马谡而失了街亭。但两人的才能孰高孰低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两个人的目的本来就是不相同的。

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是一心想要辅佐刘备复兴大汉统一天下,他没有称帝的野心,他的一切智谋都是建立在复兴大汉的利益上而出发的。

从这个险之又险的空城计上便可以看出诸葛亮对刘备非常的忠诚,他为了刘备的复国大计随时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而反观司马懿就不一样了。

司马懿在跟随曹操的时候就有了吞并天下的野心,他对天下局势看的非常的透彻,但是在曹魏皇帝面前他故意装聋作哑,好让皇帝觉得他是一个老实而忠诚的人,其实他的一切都是为了自身和家族的利益而出发。

在他施展计谋时比诸葛亮考虑的更多,他想的更多的就是自己个人的利益,并没有把曹魏的利益放在心上。

而在空城计中,司马懿停足不前也正是为了自己的生命而考虑,如果带领大军贸然进城没有生擒住诸葛亮,中了诸葛亮的计,那么自己也会落得个兵败身死的下场,就不要谈后来吞并天下的梦想了。

而对于空城计,后世的人存在很多的疑惑,因为司马懿就算不进城的情况下,15万大军乱箭齐发也足以将诸葛亮置于死地,哪怕诸葛亮城中布满重兵,那也不能让他在城楼上如此逍遥自在。

但正如前文所说的,如果乱箭之中射死了诸葛亮,那么从此以后司马懿就成为了曹魏皇帝忌惮的对象,他以后的日子是不会好过的,甚至还有杀身之祸。

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诸葛亮的空城计很有可能是诸葛亮的崇拜者虚构的。

从正史上来看,司马懿确实和诸葛亮在魏蜀的边境展开过一系列大规模的战争,而有几次战争也确实直接威胁到了诸葛亮的生命。空城计的真假我们已经无从考证了,但是这个计谋本身就是精彩绝伦的。

司马懿多疑的性格在历史上是被证实了的,而历史上众多厉害的谋士他们无一例外都是有些多疑。如果身为出谋划策的人不多疑的话,那么军队的败亡就在刹那之间。

尤其是司马懿在跟了曹操那么久,曹操可谓是三国第一多疑的人,在曹操身边司马懿也多少耳濡目染了曹操那多疑的性格,在曹操身边司马懿不仅了解了曹操的性格,还了解了曹氏家族每个后人的性格,这也就为之后司马氏篡国埋下了伏笔。

而就如同前文所说的,司马懿装作中计正是为了掩人耳目,装作中计的同时他能放诸葛亮一条生路,如果下面的士兵不听指挥贸然进城而杀了诸葛亮,司马家族在曹魏的地位就不会像诸葛亮再时那么稳固了,并且假装中计也是给自己一个台阶下。

司马懿和诸葛亮都是历史上著名的聪明人,两个人不可能看不透彼此的心思。

后来有研究三国的专家们评价道:司马懿要是不撤军,他就完了!

而这些专家们说的玩也不是指进城后被伏兵埋伏而兵败身亡,这里说的玩就是诸葛亮在被杀死后或者被生擒后,司马懿一家独大,从而曹魏的皇帝猜忌心发作将司马家族一步步的打压,从而直接导致司马家族的灭亡。

而后世很多人称空城计已经跳出了智谋的范围内,这已经是两个对手之间心照不宣的事情了,只是旁观的士兵们没有看清司马懿到底在想什么,也根本没有人能知道这位大军的统帅想的并不是战争的胜败,而是自身的利益。

诸葛亮和司马懿都是三国时期顶尖的谋士,如果司马懿连这点水平都没有那么曹魏的皇帝就不会放心让他带领15万大军来诛杀诸葛亮。

放诸葛亮一条生路,也是为了让诸葛亮日后对曹魏造成更大的威胁,从而曹魏的统治者不得不重用司马懿让其与诸葛亮进行对抗,而这也正是司马懿的生存之道。

很多人看来,司马懿当时的撤退恰恰向世人宣告了他的才能不如诸葛亮,但司马懿这个顶尖的聪明人他正是靠着一时的隐忍慢慢上位的,在城楼之下装作被诸葛亮吓跑也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

况且司马懿已经隐忍了一辈子了,他30岁之前一直默默无闻,但凡是见过司马懿的人,都知道司马懿有着鸿鹄之志。

曹丕建立曹魏后评价司马懿说,这个人绝非久居人下的普通臣子,他以后肯定要干涉我的家事。曹丕说的家事那必定就是皇帝的事情了,曹丕也是在担忧自己驾崩后司马懿可能会对曹魏江山带来毁灭性的打击。而司马懿又是靠着隐忍让曹丕相信了他。

曹丕去世后已经没有人能限制司马懿了。公元251年,司马懿去世了,但是司马家族此时已经权倾朝野了,就像当年的曹操一样将皇帝视作傀儡,后来,司马家族展开了对蜀汉的灭国计划,这一次,再也没有丞相诸葛亮来用空城计保护蜀国了。

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刘备诸葛亮呕心沥血建立的蜀汉就被司马家族消灭了,三国争斗不休,殊不知司马懿才是最后的赢家。

2 阅读:76
评论列表
  • 2023-10-19 03:33

    诸葛亮的"空城计"为何能逼退司马懿的十几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