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鲁迅得知毛主席率红军取得胜利,立刻问:他多大岁数了?

葫芦娃史书 2025-01-19 02:57:05

1931年,鲁迅得知毛主席率红军取得胜利,立刻问:他多大岁数了?

那是一个秋高气爽的午后,正在左联文委书记冯雪峰家做客的鲁迅先生,突然看到了一则振奋人心的新闻。他指着报纸上的新闻标题,兴冲冥地问起了身旁的茅盾:"这个红军的指挥者,你和他熟悉吗?他今年多大岁数了?"

茅盾一看,原来是讲述红军取得战斗胜利的报道,而那位指挥者正是毛泽东。当茅盾告诉鲁迅,这位指挥官比他小十二岁时,鲁迅先生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谁能想到,这位曾经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当过管理员的年轻人,如今已成为指挥千军万马的统帅。更令人感慨的是,这对未曾谋面的知己,竟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擦肩而过。究竟是什么样的机缘,让这两位改变中国命运的伟人产生如此深厚的精神共鸣?他们之间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北大缘未了:错失相见良机

1918年的北平,恰逢"五四"新文化运动高潮。彼时的北京大学,是这场运动的主要策源地。校长蔡元培先生网罗了众多学界名流,使北大成为新思想的重要阵地。

这一年的春天,一位来自湖南的青年从长沙来到北平。他就是二十五岁的毛泽东。在老师杨昌济的引荐下,他很快就在北大图书馆找到了一份管理员的工作。

图书馆里藏书丰富,各类期刊、报纸一应俱全。毛泽东每天整理书籍之余,都要抽时间阅读。他最爱看的就是《新青年》杂志,而这本杂志上经常刊登鲁迅先生的文章。

一天,李大钊先生来到图书馆,看到毛泽东正在认真阅读《新青年》。两人聊起来,毛泽东说起自己特别敬佩鲁迅先生的文章。李大钊告诉他,鲁迅先生就在北大任教。

"真的吗?"毛泽东眼睛一亮,"我一直想拜访鲁迅先生。"

李大钊笑着说:"鲁迅先生每周三下午都在文科教室讲课,你有空可以去听听。"

然而,命运总是充满戏剧性。就在毛泽东准备去听课的前一天,他接到家信,说母亲病重。他不得不立即启程回湖南。等他再回到北平时,已是深秋。

这一年冬天,北大图书馆来了一批新书,需要重新编目。毛泽东忙得不可开交,只能暂时搁置去听课的计划。

转眼到了1919年春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毛泽东在校园里远远地看到了鲁迅先生。当时鲁迅先生正和几位教授一起走过未名湖畔。毛泽东本想上前打招呼,却又觉得贸然相见不太合适。

这时,北大的进步学生正在筹备"五四"游行。作为学生领袖之一,毛泽东整日忙于联络各界,组织活动。等到有空闲时间,却得知鲁迅先生因为创作,已经很少来学校上课了。

到了1919年夏末,毛泽东离开了北大图书馆。临走前,他特意托人带了一封信给鲁迅先生,表达敬意。可惜的是,这封信辗转几手后,不知所终。

就这样,在1918年到1919年间,这两位日后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伟人,在北大校园里三次与相见擦肩而过。这段未了的北大之缘,成为了他们之间最早的一段交集。

二、红军胜利:惊喜与关注

1931年的秋天,上海的街头巷尾都在议论着江西苏区的消息。这一天,左联文委书记冯雪峰家里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鲁迅先生。

"先生,您看今天的报纸了吗?"冯雪峰将一份刚送来的报纸递给鲁迅。报纸上赫然印着红军在江西取得重大胜利的消息。

"这位红军的指挥官,就是当年在北大图书馆做事的毛泽东同志。"茅盾在一旁补充道。

"哦?他今年多大岁数了?"鲁迅拿起报纸仔细端详。

"他是1893年生人,比您小12岁。"茅盾说完,又向鲁迅介绍起红军的战况。

这已经不是鲁迅第一次关注红军的消息了。自1927年南昌起义后,他就开始密切关注着红军的动向。每当有人从江西带来消息,他总要详细询问。

1930年冬天,上海的一家小茶馆里,一位从江西来的青年向鲁迅讲述了红军的战斗故事。那时红军刚刚粉碎了国民党的第一次"围剿",士气正旺。

"他们不仅打仗勇敢,还在根据地办起了学校,教农民认字呢!"青年兴奋地说。

鲁迅听后连连点头:"这才是真正的革命啊!"

1931年春天,又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红军在江西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消息传到上海文化界后,引起了轰动。当时正在编辑《北斗》杂志的鲁迅,特意在杂志上留出篇幅,刊登了这一消息。

到了1931年夏天,形势更加紧张。国民党调集重兵,对江西苏区发动了第三次"围剿"。许多人为红军的处境担忧,但鲁迅却说:"别看他们人少,可是有理想、有信念,一定能赢!"

果然,在毛泽东的指挥下,红军采取了围点打援的战术,一举粉碎了敌人的进攻。这就是鲁迅在冯雪峰家看到的那则胜利消息。

"真没想到,他现在已经成了这样厉害的统帅。"鲁迅感叹道,"我记得李大钊同志当年就说过,这个年轻人不简单。"

从这天起,鲁迅对红军的关注更加密切了。他通过各种渠道打听消息,有时甚至让人专门去买江西方面的报纸。每当听说红军取得新的胜利,他总是格外高兴。

1932年初,上海的进步文化人开始秘密组织,准备向江西苏区运送药品和书籍。鲁迅得知后,立即表示要参与其中。他不但捐出了一批图书,还拿出一部分稿费购买了医药用品。

就这样,虽然相隔千里,但鲁迅和红军之间,却建立起了一种特殊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很快就会带来更多出人意料的故事。

三、秘密往来:特殊的革命情谊

1932年的上海,一场秘密会面正在鲁迅的寓所内进行。来访者是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人,他就是从江西苏区来到上海养伤的红军将领陈赓。

"先生,我是从江西来的,腿伤需要治疗。"陈赓坐在鲁迅的书桌对面说道。

"江西现在情况如何?"鲁迅立即放下手中的笔。

"苏区发展得很好,我们已经建立了工厂,办起了学校。"陈赓详细介绍着苏区的情况,"现在最缺的就是医药和文化用品。"

就这样,鲁迅的寓所成了一个秘密联络点。每隔几天,陈赓都会来访,不仅汇报苏区的情况,还带来了地下党组织的指示。

一个月后的深夜,鲁迅收到了一个特殊的包裹。打开一看,里面是两封信,寄信人是在狱中的革命领导人方志敏。一封是他在狱中写的诗歌,另一封则记录着战斗失败的经验教训。

"这两封信太重要了,必须尽快转交给组织。"鲁迅立即安排人将信件送往安全地点。

1933年春天,上海的形势越发紧张。国民党加强了对进步人士的监视,鲁迅的住所也经常有便衣警察盯梢。但这并没有阻止他继续进行秘密工作。

"先生,组织上说江西那边很需要《新青年》这样的进步刊物。"一天,地下党员沙文汇来到鲁迅家中。

"我这里正好有一批,你们带去吧。"鲁迅从书架后面取出一摞杂志。

除了转递书籍和情报,鲁迅还积极参与了一项特殊的任务——为苏区筹集药品。当时苏区医疗条件差,很多伤员因为缺医少药而牺牲。

"这是我的一点心意。"鲁迅将一个装满药品的箱子交给了联络员,"都是一些常用药,应该能派上用场。"

1934年,一个更大的筹划开始了。地下党组织准备在上海成立"左翼作家联盟",邀请鲁迅担任盟主。这个组织表面上是文学团体,实际上承担着为革命输送文化力量的重任。

"我愿意做一个小兵。"鲁迅欣然答应了这个请求。从此,他的寓所不仅是文化人聚会的场所,更成为了革命者联络的据点。

通过这些秘密往来,鲁迅不仅了解了革命的真实情况,更亲身参与到了这场伟大的事业中。而这种特殊的革命情谊,也为他此后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正是这段经历,让鲁迅的笔下多了一份革命的力量。

四、精神共鸣:思想上的知己

1934年的一个傍晚,冯雪峰来到鲁迅的寓所,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几首从江西苏区传来的诗词。这些诗词的作者,正是毛泽东。

"你看,这首《菩萨蛮·黄鹤楼》写得多气势磅礴。"鲁迅仔细读着诗词,对冯雪峰说:"这里面有一股山大王的气概!"

这句评价后来传到了江西苏区。毛泽东听后,不禁莞尔:"说得对啊,我在井冈山时,不就是一位'山大王'吗!"

两位伟人虽然未曾谋面,但他们对文学的理解却有着惊人的相似。1935年春天,毛泽东在给一位文艺工作者的信中写道:"我最喜欢《阿Q正传》,阿Q虽然糊涂,但骨子里也有反抗的精神。"

这种思想上的共鸣,不仅体现在文学创作上。1935年夏天,鲁迅收到了从苏区传来的一份文件,是毛泽东写的《关于文艺工作的指示》。读完后,他对身边的同志说:"这些观点和我想的太像了!"

在文艺观点上,两人都主张文学要深入群众,反映人民的呼声。1934年,鲁迅在一次演讲中说:"文学要为大众服务,不能像象牙塔里的明月。"而同年,毛泽东在苏区文艺工作会议上也说:"我们的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

革命理想的追求上,他们也有着共同的信念。1933年,鲁迅在给青年作家的信中写道:"中国要变革,必须彻底。"而毛泽东在同年的一次会议上也说:"不彻底的革命,等于没有革命。"

在民族解放的道路上,两人都选择了坚定的战斗立场。1934年,当有人劝鲁迅"少说些得罪人的话"时,他回答说:"真理在手,我们就要说。"而远在江西的毛泽东,面对重重包围时也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35年深秋,一位从苏区来的同志带来消息说,毛泽东特意让人收集了鲁迅的所有著作,在红军干部中传阅学习。同年,鲁迅也让人把自己最新编写的《中国文学史简编》秘密送往苏区。

这种思想上的交流一直持续到1936年。这一年,长征胜利的消息传来,鲁迅立即写了一封贺电。在贺电中,他写道:"星火终将燎原,黎明必将到来。"这仿佛是对十多年前毛泽东那句名言的呼应。

这种精神上的共鸣,超越了时空的阻隔。尽管两人始终未能谋面,但他们的思想却在革命的道路上不断交汇,共同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

五、历史印记:永恒的精神遗产

1936年10月19日,上海的秋雨中传来一个沉痛的消息:鲁迅先生因病逝世。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陕北延安。

"痛失一位战友啊!"毛泽东放下电报,立即召集文艺工作者开会。在会上,他宣布要举行隆重的追悼活动。

1937年10月,延安的窑洞里灯火通明。毛泽东在鲁迅逝世一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了长篇演讲。"鲁迅先生是民族解放的急先锋,"他说,"虽然他不是共产党员,但他的思想和行动都闪耀着革命的光芒。"

会后,毛泽东提议在延安创办一所以鲁迅命名的艺术学院。很快,中国第一所红色艺术学府——鲁迅艺术学院在延安诞生了。

1938年春天,毛泽东让人从延安带来了一套《鲁迅全集》。每天晚上,他都要抽时间阅读。一天,秘书发现案头的《阿Q正传》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批注。

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毛泽东始终没有忘记弘扬鲁迅精神。1940年1月,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专门写道:"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

鲁迅艺术学院的学生们还记得,每逢纪念鲁迅的日子,毛泽东都会来校园里转转。有一次,他对学生们说:"要学习鲁迅先生不畏强权、直面现实的精神。"

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毛泽东在讲话中多次引用鲁迅的观点,将文艺工作和革命事业紧密结合起来。这次会议的精神,后来成为了中国革命文艺的重要指南。

建国后的1951年,当许广平来到中南海拜访时,毛泽东特意请她在自己的书房里坐了很久。书架上,《鲁迅全集》仍然摆在最显眼的位置。

"鲁迅先生走了,但他的精神永远活着。"毛泽东对许广平说,"他是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

1966年,在纪念鲁迅诞辰85周年的时候,毛泽东特意批示要重印《鲁迅全集》。他说:"越是在重要时刻,越要读一读鲁迅的作品。"

这种对鲁迅精神的传承一直持续着。在延安时期创作的革命文艺作品中,处处都能看到鲁迅思想的影响。而这些作品又激励着无数革命者前进,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精神力量。

鲁迅和毛泽东,这两位改变中国命运的伟人,虽然未能相见,但他们的精神却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交汇。他们共同留下的精神遗产,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也将继续照亮未来的征程。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