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水库的教训,蓄水64年,却败在泥沙淤积问题上

完美的身材 2024-11-19 18:47:29

黄河,中国的痛与希望

黄河,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孕育了这片土地上的生命,也见证了华夏文明的兴衰。然而,黄河带来的不仅仅是水资源,它频繁的泛滥也让世世代代的百姓饱受苦难。洪水、泥沙淤积、河道阻塞等问题,使这条河流成为“善水”与“恶水”的矛盾存在。新中国成立后,恢复经济成为首要任务,随之而来的则是对这条“母亲河”的治理。1953年,国家把治理黄河提升为重点工程,开始筹划解决黄河水患问题。

黄河的治理问题涉及极大,河道泥沙多、上游水流湍急,治理难度可想而知。中国政府寻求苏联的技术支持,以期借助国际合作来更好地实现水利目标。1954年1月,苏联列宁格勒水电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柯洛略夫率领的一支苏联专家团队抵达中国,他们带着丰富的设计和治理经验,计划协助中国在黄河沿岸勘察、研究,寻找最佳的水利方案。专家们在北京与中国的技术人员展开初步会谈,随后组成了一个120余人的联合考察团队,开始对黄河的治理展开全面调研。

这支考察队伍肩负重任,从黄河的上游到下游,他们几乎走遍了河流的每一段重要河道,总行程超过了12,000公里。柯洛略夫与中国的工程师们一起测量水流,考察地质条件,记录下河道的每一个变化。每天清晨,专家团队准时出发,不辞劳苦地在河岸上工作,仔细地研究河流的水文特点。

在这五个月的勘察过程中,柯洛略夫逐渐发现三门峡区域的地理条件优越,这里的河道宽窄适中,两岸地质结构稳定,具备建坝的基本条件。柯洛略夫对三门峡的坝址进行了反复测算,与其他专家讨论其可能带来的综合效益,认为三门峡是治理黄河的最佳选择。考察结束后,柯洛略夫向中国政府递交了勘察报告。

三门峡工程的反对声

虽然中苏专家提出的三门峡建坝方案得到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但在地方层面却遭遇了不小的阻力。陕西地方政府率先对这个工程表示了反对,原因很直接:一旦大坝建成,黄河中游的水流被拦截后,可能会导致上游水位升高,对陕西地区的农田、村庄甚至整个生态造成影响。陕西的官员们通过各种途径上书中央,强调三门峡大坝可能带来的危害,希望能引起重视。

与此同时,学术界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清华大学水利专家黄万里对三门峡方案提出了明确的质疑,他认为“高坝大库”设计虽然在防洪和发电上有一定效果,但却没有充分考虑到黄河多沙的特点。黄河带有大量泥沙,这些泥沙一旦在大坝前的库区中沉积,势必会造成淤积问题,甚至可能影响水库的使用寿命。他在各种公开和学术场合中反复强调,水库的淤积问题不能忽视,否则不但影响防洪效果,还会威胁到下游人民的生活安全。

还有一些年轻的水利专业学生也开始加入讨论。他们中,有些是在水电总局实习的学生,他们跟随专家一同勘察了黄河,也察觉到大坝建设可能带来的隐患。这些年轻的水利学徒,在报告中写下了自己的见解,认为三门峡的“高坝大库”设计方案很可能会在几年内就面临淤积困扰。这些担忧并没有受到太多关注,甚至一度被视作过于保守的意见。

尽管有来自各方的质疑和反对意见,中央政府仍旧决定继续推进三门峡工程。三门峡工程按计划展开了各项施工准备,进入了紧锣密鼓的建设阶段。

工程进展与泥沙危机

1960年,三门峡大坝在万众瞩目中基本完工,整个工程进入最后的蓄水阶段。然而,就在大坝蓄水后不久,陕西方面最初的担忧迅速变成了现实。蓄水初期,大坝前的库区内开始沉积大量泥沙。这些泥沙顺流而下,被困在潼关至三门峡之间的河段,逐渐堆积成一层层厚重的淤泥,河道被抬高,流速也明显减缓。整个库区开始出现严重的淤积现象。

随着河道的抬高,渭河也受到影响,河水被逼得“抬头”成了悬河。渭河沿岸的农田受到巨大影响,灌溉系统紊乱,甚至一些田地因排水不畅而产生了积水,土壤开始出现盐碱化的问题。盐碱化的土地不仅无法耕种,还对周边的农田形成了持续的负面影响。关中平原上的农民眼看着庄稼逐年减产,收入也随之下降。

由于情况不断恶化,1961年下半年,陕西省一些地区的田地甚至出现了沼泽化现象,部分农田已经无法使用。农业生产每况愈下,陕西省政府为此头疼不已,农民们的呼声也逐渐高涨。为了让这些问题引起中央的重视,陕西省决定在1962年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一份正式提案。提案中,陕西省代表详细列举了三门峡水库蓄水后带来的问题,特别是渭河河床抬高、农田盐碱化、粮食减产等情况,提出必须采取措施保护上游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安全。

陕西方面的呼声终于在全国人大会议上被广泛讨论,会议上,陕西代表们的发言非常详细,强调了这种状况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导致黄河流域的其他区域也受到影响。

三门峡水库的淤积难题与缓解之路

到1964年10月,三门峡水库泥沙淤积的问题已十分严重,库区内的淤积量达到了35.75亿立方米。潼关的河道依旧在不断抬高,黄河上游地区的农业生产因此受到严重影响。潼关河道的高程抬升导致河水难以顺畅下泄,渭河沿岸的农田持续遭受盐碱化、涝害等问题,粮食减产逐年加重,当地农民的生活条件也随之恶化,给陕西、山西等地区带来了较大经济压力。

面对淤积难题,水利部门在三门峡工程上进行了一系列整改尝试。首次整改之后,库区的泥沙冲刷情况更加明显,潼关的水位变化也有所表现。潼关高程虽始终居高不下,但在整改后第一次出现了下降的迹象,高程下降了2.01米。然而,这一变化对缓解整体淤积问题仍不够显著,三门峡水库的泥沙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

进入1973年,为了有效缓解泥沙淤积,水利专家们提出并开始试行“蓄清排浑”的新方式。“蓄清排浑”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洪水季节库区水量增大的特性,将清水蓄存下来,同时将浑水、泥沙及时排出,以此减少泥沙在库区的沉积量。虽然这一方式在初期实施时需要精确的水量调控,但经过几年的逐步摸索,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蓄清排浑”,库区的淤积得到了适当的控制,库区内泥沙的积累速度有所放缓。

整改与持续治理

1986年后,黄河上游地区的降水量逐渐减少。由于降水不足,水量减少,河道的自我冲刷能力大大降低,泥沙无法顺利排出,大量淤积在三门峡水库和其他库区内。泥沙问题在多次整改后本已稍有缓解,但此时却再次卷土重来,库区内的沉积问题再次加剧。

为了解决泥沙淤积难题,黄河水利委员会和相关部门不断探索新的治理方法,并在汛期通过调水调沙的方式来缓解淤积问题。2024年,经过多次调度和观察,黄河三门峡水库与小浪底水库等水库群联合调水调沙,这一轮次的调度从8月初启动,直到8月21日正式结束。据黄河水利委员会的最新消息,这次调水调沙取得了显著效果,三门峡和小浪底两座水库共下泄泥沙2.52亿吨,有效缓解了库区的泥沙压力。

在这次调水调沙过程中,黄河水利委员会对水库的排水流量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和调整。从8月9日起,三门峡和小浪底水库的排沙操作有序进行。8月14日和15日,随着洪水流量逐渐减小,两座水库分别开始减少下泄流量。8月16日上午9时起,小浪底水库调整出库流量为1000立方米每秒,以确保稳定的下泄过程。至8月21日,黄河小浪底水库的入库流量达到了2180立方米每秒,出库流量则保持在451立方米每秒,这意味着本轮汛期的调水调沙工作基本完成。

在这轮调水调沙的过程中,三门峡和小浪底两座水库在短短几天内分别累计下泄泥沙1.19亿吨和1.33亿吨。

参考资料:黄河三门峡、小浪底等水库群联合调水调沙结束 下泄泥沙2.52亿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