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汽车行业严重内卷,竞争格外激烈,国内汽车市场销量自2017年登顶之后逐年下滑,同时传统车企又遭遇新能源冲击,燃油车市场份额和绝对销量急剧萎缩。双重压力之下,以燃油车为主的合资车企集群承受了巨大压力。之前市场主流的韩系、法系等品牌快速泡沫化,部分弱势品牌甚至退出市场。
与此同时,也有部分车企在严重内卷环境下,瞄准竞争更为残酷的未来,开启了深刻变革,以迎合市场环境的变化。典型比如一汽-大众,从2020年开启数字化转型,进行了全面体系力重塑,以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实现更科学的决策和更高效的管理,以适应市场环境变化,并做好迎接未来更严峻挑战的准备。
数字化转型带来什么?
一汽-大众数字化转型到底带来哪些变化?是局部的改良改进,还是真正的体系力重塑?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在7月下旬走访了一汽-大众。在实际走访中我们发现,大门还是那个大门,厂区还是那个厂区,甚至员工还是那些员工,不过转型变革后的一汽-大众已经完全不同,就如同化学火箭更换为核能燃料,外表依旧,内部已经质变。
一汽-大众管理服务总监窦恒言介绍,近年随着自主品牌快速扩张,以及新能源市场发展,市场格局发生了变化,给一汽-大众带来压力,一汽-大众则积极顺应市场变化,开始了数字化转型。“从2020年开始,一汽-大众通过外部对标和学习,进行了深度的数字化转型”,窦恒言强调。
转型的最大变化,就是从之前的部门管理变成流程管理。之前,一汽-大众拥有三十多个部门,像很多传统的企业一样,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组织管理的复杂性逐步提高,管理成本逐渐加大。随着新势力车企的加入,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增加,以及数字化时代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一汽-大众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窦恒言坦言,“我们数字化转型的重点是以数据要素为核心,以流程为抓手,以IT技术为驱动力,实现组织敏捷,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但是转型并不容易,转型的核心是转意识、转组织、转文化,大家已经习惯了传统模式,并形成心理惯性,特别是在转型初期,会有畏难情绪。在经管会的坚决领导下,先导领域取得了速赢成效,其他领域也逐渐跟上。
窦恒言告诉我们,“在业务变革方面,为了实现端到端的客户价值,基于APQC流程框架,一汽-大众将流程划分为17个流程领域。当前已实现信息化覆盖度80%以上,孵化并推进上百个变革项目,并涌现出了像E-lane3、智采家、智慧财务、产供一体化等众多成果显著的创新变革项目”。在IT能力转型方面,“通过数据治理与数据平台的建设,积累并入湖了近200T的海量数据,有超过上万个数据应用案例,我们拥有了核心模块自主研发的能力,被行业认可的技术底座水平,国家级攻防演练0失守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由此,一汽-大众形成了一个无形、高效、透明化的数智网,以及敏捷、标准、规模化的自主研发能力,对客户、决策层、业务部门以及普通员工都产生了积极又深远的影响。
对于终端客户,通过OTD、一汽-大众APP4.0体验升级及私域用户运营平台,实现直达用户的服务能力。基于用户OneID实现数据打通,从而感知用户真实需求,支持终端用户更加广泛、个性化的选择,以及准确承诺的交期,并最终提升终端用户的客户满意度。
对于决策者,因为一切数据上线,同时几分钟更新一次,所以无需各个部门汇报,对于各个部门的运行状况了如指掌,随时了解生产车间生产状态,随时了解不同品牌车型的销售状况,随时掌握任何一个流程的进展,既避免了人为干涉,比如奥迪销售预测也更加准确。窦恒言告诉我们,目前“预测准确率高达95%”。
对于业务部门实现了流程贯通、系统整合、数据共享,业务之间变得更加透明。比如产供销一体化的实现,物流部门对于车间的生产状况洞若观火,对于零部件供应可以精确到小时。生产部门对于销售状况一清二楚,可以及时调整生产任务,极大降低了沟通成本,生产管理更加科学精确。销售部门也能够清晰的知道生产计划、生产进度、运输计划,以便销售更好的完成销售目标,制定销售计划和生产建议。
对于基层员工,再也不用填写各种报表,也不用天天早会,因为各种数据已经上线,不需要上下级之间来回传递,不需要各个部门之间反复沟通,并从本质上提升了工作效率。
降本增效;一个仓库一年节省2800万
这场数字化变革,彻底革新了一汽-大众的管理模式,不过各个业务部门反馈到底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访了不同部门,第一个就是生产管理部,他们主要负责生产组织、物流降本增效和整车备件用户交付。
众所周知,物流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中枢作用,是所有行业高度依赖的基础能力,如同人体血管一样重要。一汽-大众 生产管理总监杨海介绍,“我们的物流要服务五个基地,服务千万级别用户,八百多家零部件供应商,大约1700家经销商,以及每年200万辆的整车物流交付,涉及产品流、零部件流以及订单流”。更重要的是,因为不同物流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为因果,导致大量精力资源用于沟通协调,牵一发而动全身。
比如零部件仓储,若存量太高,将导致资金成本、场地成本、管理成本浪费严重;而存量太少,万一导致停工停产,损失更大。之前,为了保证生产,只能牺牲效率,增加成本。以长春工厂为例,在数字化转型之前,长春工厂外面有一个大仓库,集中存放八十多家长途供应商的零部件,仓库面积1.7万平方米,实际员工131人,每年运行成本几千万元,虽然明知存在中转冗余,却因担心影响生产连续性不敢贸然缩减。随着近年来数字化能力的积累,物流领域终于用数字化的方法找到了平衡好成本与保产两方诉求的突破性的解决方案。
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物流部门E-lane3项目正式启动,集结了一汽-大众在智能仓储物流、数字化创新等方面的最新成果,通过引入链模式、升级存储技术、提升方案柔性和数字化设计打造了汽车供应链运营的新范式,大幅提升了供应链整体协同效率。
当需求变得透明,决策和执行就变得简单,零部件供应更加精确,成本大幅度降低。杨海举例,“厂外1.7万平米零部件仓库已经停用,现在厂内一个3300平米的仓库即可满足使用,之前所需的131人精简到现在8个人,每年可以降低费用2800万元”。同样的原理,在整车物流,同样因为高度透明的可预见性,相比变革前,“铁水运输”已经占到80%,相对公路运输,几乎同样交期,但是运输成本大幅下降。
同时,得益于从订单到交付全流程在线、透明与数字化管控,个性化交付订单则从2021年的53天,降低到2024年的23天,如期交付率提升5%,同时实现了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的双丰收。
此外生产物流部门无需和销售部门电话邮件沟通,即可在线知道当天汽车销量多少,可以精确到品牌、车型和具体经销商,更精准判断整车物流的需求。无需与生产部门线下了解,即可明晰生产车间的生产情况,零部件使用消耗情况。物流规划部部长陈众源介绍“通过数字化手段将零件订货计划刷新频次从一周优化到一天;生产计划编制周期从2天缩短到4小时”。
车联网部;隐藏在汽车企业里面的IT大厂
在一汽-大众数字化改革中,不仅管理体系数字化,同时更追求产品数字化,以弥补短板,提升产品竞争力。车联网部本身就是一个高度数字化部门,一汽-大众车联网部部长兼摩斯智联总经理赵嵩对于汽车数字化重要性更有着深刻理解,“之前汽车是硬件,现在是软件”。
实际上,早在集团数字化改革之前,一汽-大众的触网行动就已经开始,这由中国汽车市场环境所决定。
一般印象中,自主品牌在智能互联态度激进,合资车企在智能化面相对保守。作为合资领头羊的一汽-大众,很早意识到智能化重要性,2019年摩斯智联成立,2021年车联网部成立。“智能化的发展改变了汽车属性,之前是一个交通工具,现在变成智能移动终端”,深切洞察数字化重要性的赵嵩强调“一汽-大众目标是合资车企中的智联领军者”。
目标确立,一汽-大众源源不断提供雄厚资源支持,短短几年时间,一汽-大众摩斯智能的研发团队增加到超过400人,其中部分员工遴选自一汽-大众不同部门,一汽-大众出巨资对这些员工送到阿里、华为等一线大厂,进行专业培训,帮助他们升级转型为数字化人才。一部分员工则来自社招,“将外部精英为我所用”。赵嵩强调,“车联网部员工45%直接来自华为、阿里以及科大讯飞等行业尖端企业”。在内外双修的双模发力下,一汽-大众车联网部迅速建立行业领先的数字化人才梯队,成为“隐藏在汽车企业里面的IT大厂”,也是合资中最坚决拥抱转型的车企。
在更具体的研发成果中,针对一汽-大众目前以油车为主的现实,一汽-大众车联网部与摩斯智联联合第二党总支书记张乔强调“我们要做最聪明的油车,给油车加上更发达的大脑”。短短几年时间,摩斯智联取得了积极成果,尤其是在导航、语音、3D以及安全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张乔介绍,捷达旗下几款车型,经过智能座舱升级,智能化水准已经从之前远远落后于同级,达到了同级主流水准,刚刚上市的迈腾B9甚至已经达到了主流偏上的水准。
实际体验中,全新迈腾导航非常聪明,车机导航界面清晰,信息简约又突出,导航精确到车道级,在需要拐弯时候甚至可以渲染车道,直接给到箭头和标志,手机直接扔掉。语音识别方面,车机一秒反应,识别率极高,不但是可以识别普通话,甚至可以识别粤语和四川方言。
尤其值得点赞的是,在整体技术达到主流同时,在某些方面实现了技术突破,比如3D形象,类似一个蓝精灵,悬浮在车窗,随时唤醒,聪明可爱,不但活泼好玩,而且确实更具有交互体验感。
迅速提升的智能化水平,弥补了一汽-大众的产品短板。截止7月23日,一汽-大众三大品牌激活车辆已经达到340万辆,用户日服务活跃率达到62.8%,充分体现了用户对于一汽-大众车联网技术的真正认可。
写在最后
可以预见,未来汽车市场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更加残酷,未来不仅是产品竞争,更是体系力的竞争,更是企业综合实力的竞争。
需要指出,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一汽-大众深耕中国市场,不但对于消费市场有着充分了解,同时深刻审视自身,洞悉优势,明晰短板,并且能够随着市场变化不断调整,以更适应中国市场的格局变化。
过去的三十多年,一汽-大众依靠技术和规模优势,一直引领行业前进。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一汽-大众通过数字化转型开始了新一轮奔跑。尤其一汽-大众的数字化转型,并非停留口头,亦非修修补补,而是快速行动,真抓实干,真正建设了高效、透明的数字化管理系统,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具备了体系力优势,赋予了一汽-大众持久澎湃的内驱力,并从根本上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也为其它合资车企的未来转型,提供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技术上,大众的研发实力不容小觑,专利一个接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