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老给我安利董宇辉语录,董宇辉100金句,董宇辉推荐的书,董宇辉的茫茫多的丈母娘……
我的鸡皮疙瘩掉了一地。
一滩嚼了十几年青年文摘和读者呕出来的混合物,被追捧为时代鸡汤,精神食粮,用以治愈心灵的药。然而,这种追捧背后,是否隐藏着一种对文化消费的盲目与肤浅?
我只想说,我的同志们,你们的精神世界到底有多缺营养?
董宇辉原本是培训机构的英语老师,传道授业术业专攻。
背时的是双减减去了他的生计,俞敏洪慧眼独到,带众人奔向直播带货的风口。
大家都知道,在风口上,猪都能飞。
何况英语教培老师董宇辉嘴皮够溜,长相气质符合中庸之道,让普通大众有了心理投射。
教师和网红,两个毫不挨边似乎还有点相互膈应的职业,居然能被董宇辉完美驾驭。
稀里糊涂一顿文化输出,口吐莲花,妙语连珠,把一众大妈崇拜的不要不要的。
将文化降到白菜价,其实也算他功德一件,毕竟扩大了文化普及面。
但当我听到他说羽扇纶(lun)巾,在交响乐团朗诵的《琵琶行》时,我感觉我身上的文化节操被他瞬间夺走了。
我由衷地佩服他的勇气,他在和李娟的对话时,显然就像一喝了文化假酒的愣头青,自顾自表达,场面尴尬令人抠脚,惨不忍睹。
所谓梗短不可以汲深,器小不可以盛大。
摇唇鼓舌之才,过度包装成文化大咖,就像一场怪异的化装舞会,等到了聚光灯下,到底谁是猴子,观众一眼明辨。
董宇辉的走红,无疑是网络时代的一个缩影。
但网络也是残忍的,没有网红会常青,当潮水退去,新鲜感消逝,当观众的目光被新的热点所吸引,曾经的光环也可能迅速黯淡。
董宇辉的黯然收场结局,其实早已注定。
如今他有多高光,不久就会多落寞,如今有多少人捧他,不久就会有多少人踩他。
虽然令人唏嘘,但也在情理之中。毕竟,网红这一身份,本身就带有很强的时效性和消费性,它更多地是基于当下的热点与潮流,而非长久的个人魅力与价值。
我想告诫董宇辉:在网络的浪潮中,保持真实与自我,追求深度与内涵,才是长久之计。
网红终究是网红,但人生的价值,却远不止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