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最炸裂组织!个个坐拥价值过亿“国宝”,深扒奇葩国宝帮

脑洞乌托邦 2024-12-31 15:37:29

2012年,在央视播出的《寻宝走进晋江》栏目中,出现了非常奇葩的一幕:一位藏友带着一件明朝永乐年间的「宝物」登场,他声称这是青花瓷热水瓶。

这位藏友还一本正经地解释道:因为明代的时候没有制作内胆的工艺,所以这个热水瓶的使用方法是把开水装进去后,用棉被包起来,用以保温。

他还补充说这是郑和下西洋时,装开水用的,证据就是青花热水瓶底部写着「明成祖内阁司礼太监、御宝、大明永乐六年戊子秋」。

众所周知,是明成祖朱棣派三宝太监郑和率远洋舰队下西洋的。可「明成祖」是后世对朱棣的称呼,朱棣在位期间,是不可能被称为「明成祖」的,以至于主持人听了藏友的话都有点懵圈地说:我是在做梦吗?

现场一位观众的话更是让人忍俊不禁,他说,他认为这不可能是郑和下西洋时用的水壶,原因是船上颠簸严重,而且人很多,一个水壶肯定不够用,你带那么多,又很容易碎。

到这儿,现场专家实在绷不住了,调侃说:「这是对中国历史和陶瓷史全方位的突破,太有才了」、「如果郑和地下有知,肯定打喷嚏。」

这还没完,在节目的海选现场,还曾出现过另外两件重量级「文物」—— 郑和下西洋时打发时间用的青花瓷彩电视机、以及防身用的青花瓷冲锋枪。

你可能会觉得这些藏友实在是太荒唐了,但其实类似这样的民间收藏爱好者还有很多,他们自称故宫里的文物都不如我家多。

而且非常自信地跟专家叫板,坚称自己的东西就是真品,这群人有个代号,叫「国宝帮」。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宝帮究竟做出过多少荒唐的事呢?他们又是哪儿来的自信呢?今天我们不聊烧脑的、不聊血腥的,来盘一盘搞笑国宝帮。

奇葩「国宝」

「国宝帮」这个名字听起来好像是个帮会,但其实它并没有一个具体的组织形态,只是用来泛指那些误入歧途的收藏者们。

他们对自己的收藏理念非常自信,执着地坚称自己手里的赝品就是真货,并且相信能在地摊上捡漏到「国宝」,因此而得名。

在短视频平台上,你能看到这些国宝帮的成员拿着各种离谱的「文物」跑去找专家鉴定。从玉石的三星堆面具,到印刷的王羲之真迹,再到御制微波炉专用青花瓷,各种品类应有尽有。

他们最常说的话就是「我一件故宫一件」。

在某些国宝帮成员的个人主页,你更是能看到比国家级博物馆还要震撼的收藏。像是有作者签名盖章的《洛神赋图》、《历代帝王图》、《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或者是堆满整个房间的宣德炉、集齐了赤橙黄绿青蓝紫的七彩汝窑...

几年前还有个比较轰动的新闻,说的是厦门有位藏家老梁,发现自己的4个明成化年间的斗彩鸡缸杯被盗了,赶紧报了警。

他对警方说,这些杯子价值起码6个亿。

这个金额可以称得上是情节特别严重的盗窃案了,于是当地警方赶紧组织人员,追查破案,并远赴江西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破获了这起「9·12」特大财物被盗案。

当时犯罪嫌疑人一听这杯子这么值钱,满心只想着「要是假的就好了,因为6个亿的话会被关很久」。

结果他还真的逃过了一劫...因为正当老梁要把锦旗送到公安局的时候,四只鸡缸杯全部被认定为是赝品。只见鸡缸杯的底部画着一只大公鸡,口沿上写着「宫廷御器宪宗皇帝御用」。

要知道「宪宗」可是明成化皇帝的庙号,也就是皇帝死之后才被追封的名号,只能说这造杯子的人要么是胆大包天,要么就是穿越过去的...

这些对于外行人来说,一眼假的东西,它们的制造时间不是东周,不是西周,明显就是在上周。

但对于国宝帮来说,这些东西身上上匪夷所思的点,却正是它们珍贵的原因。

比方说刚才我们提到的微波炉专用青花瓷,在国宝帮眼中,这就是个全新的考古发现啊,说明古代已经有了生产制造微波炉的技术。

再比说,某藏友的文物是「金箍棒」,如果你质疑他说「你这个金箍棒为什么不能变大变小呢?」他会回答你说「我不知道咒语呀。」多完美的一个逻辑闭环啊。

但这些名场面,其实还只是国宝帮的冰山一角,真正的收藏闹剧,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了。

收藏闹剧

2013年7月7日,作家马伯庸发表了一篇题为《少年Ma的奇幻历史漂流之旅》的博文。

讲述了他在河北衡水市冀州冀宝斋博物馆的「神奇之旅」,并表示「馆内的藏品足以毁掉观者的三观和大脑」。

引人关注的是,这家博物馆在当时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是上世纪80年代由冀州市二铺村党支部书记王宗泉创始的。

号称「河北省最大民办博物馆」,更是拥有衡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北省级科普基地等诸多头衔。

冀宝斋官网资料显示,冀宝斋博物馆建于2007年11月,2010年7月开馆,由冀州市二铺村投资5400万元兴建,占地60亩,馆藏近四万件,时间跨度由远古至明清。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相当正经的博物馆,却陈列着来自晋朝的画有「三英战赵云」的葵口盘,三英指的是刘备、关羽和张飞。

《三国演义》第五回中有典故「三英战吕布」,可这葵口盘却将吕布换成了赵云,要知道历史上赵云是刘备手下的将领,他跟三英怎么会打起来呢?

馆内还藏有画着金陵十二钗的「大清雍正年制」的粉彩大缸,可金陵十二钗出自《红楼梦》。

《红楼梦》是乾隆初年,曹雪芹30岁时开始写的,雍正死的时候曹雪芹才21岁,雍正年间的人为啥会知道金陵十二钗?设计这大缸的,又是个穿越者吗?

可以说馆中的山寨「珍品」之多,让马伯庸叹为观止,他说:「我和这家博物馆之间,一定有一个已经疯了。」

马伯庸的这篇博文一经发表就立刻引发了轰动,冀宝斋被撤销注册证、闭馆整顿。但是质疑声仍然没停,大家想不通,一个充斥着赝品的博物馆究竟是怎么获得了「重点工程」的称号?

书记王宗泉,这位收购4万余件「古董」的馆主,又是从哪搞来的资金?

而且据博物馆的仓库保管员称,冀宝斋作为冀州市十大重点工程之一,开馆三年来,冀州市政府每年有一定资金扶持,一年60万元。

最终调查结果显示,王宗泉是向村委会「打白条」搞来的钱,馆内人员拿白条去村委会领钱,再转交给文物商,以此收买「文物」。

此前就有多位村民曾就村里账目、建馆问题向上级反映,称王宗泉建馆资金来源于出卖集体土地,更有村民怀疑王宗泉洗钱,联名抵制村支书王宗泉收买瓷器。

然而冀州纪检部门只是以投资失误赔了近千万元为由,对王宗泉给予了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同样是在2013年,国宝帮的「偶像派大腕」卫梦强,也惹上了麻烦。

卫梦强曾是民间收藏界的传奇人物,公开资料显示,卫梦强在上海奉贤柘林镇的库房中,存有超过3000件珍贵的古代屏风和照壁。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清嘉庆年间朱金木雕照壁」,在2007年「首届民间国宝评选」活动中,该照壁被评为六大「民间国宝」之一,曾有一个香港商人出价5000万元想收购这件照壁。

此后,卫梦强时常以收藏家的身份现身媒体,名噪一时,逐渐成了收藏界号称身价几十亿的传奇人物。然而,天欲其亡,必令其狂,没几年,卫梦强便从「业界大佬」成了「阶下囚」。

2013年11月,卫梦强经人介绍结识了俞某夫妇,并带着他们参观了自己的「华亭博物馆」,还赠予了「天珠手链」。

席间,卫梦强拿出手机向俞某展示了5张青铜器彩色照片,并称自己资金短缺,建议俞某出资500万元将其买下,并信誓旦旦保证「上下家由我负责,一进一出可赚几千万」。

俞某信以为真,就在介绍人的陪同下,与卫梦强签订了一份协议,内容大致为:俞某夫妇出资500万元,交给卫梦强收购上述青铜器,由卫梦强负责买进卖出,利润四六分成。

次年2月,俞某带着几位「大买家」去见卫梦强。可卫梦强并不知道,这些「大买家」实际上是上海第一财经频道的工作人员,他们是来暗访的。

直到一个月后,卫梦强打开电视,才发现「大买家」原来坑了自己。上海第一财经频道《艺术投资》节目专门做了一期「揭秘国宝帮」,公开表示卫梦强的数百件「哥汝官钧定柴」以及六大名窑瓷器都是地摊级新仿品。

卫梦强无法接受,他觉得节目严重败坏了他的名誉,把他定性为「国宝帮」更令他痛楚万分。于是一纸诉状将俞某及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告上了法庭。

接着向法院表明《国宝档案》栏目给他做过专题节目,自己是中国文物学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收藏的都是真正的国宝,要求被告予以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

然而名誉官司还没分出对错,卫梦强就因涉嫌诈骗被批捕了。

原来是俞某请鉴定专家到卫梦强的博物馆一辨青铜器的真伪,被告知皆为伪品。于是,俞某向卫梦强追索当初的出资款,但只要回了100万元。

2014年7月,俞某以卫梦强虚构事实、诈骗巨额钱款为由向当地警方报案。

2015年12月16日,卫梦强这位昔日的收藏界大佬因涉嫌诈骗罪和倒卖文物罪,站上了被告席。2016年8月16日,卫梦强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并处罚金两万元。

除了被个人打假之外,「文物捐赠」更是国宝帮翻车的重灾地。

2009年5月,在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数十位中国民间藏家将号称总价值数亿人民币的66件文物捐献给了汶川县政府。然而其中多件所谓的「国宝」,后来都被认定为是赝品。

比如几件「明宣德青花釉里红大盘」,明显就大得离谱,一件直径为1米,另一件直径则达到1.8米,而此前被业内认定为真品的宣德瓷器最大件也才仅有60厘米。

网友调侃说「这种文物博物馆和故宫都没有,应该是景德镇新品吧?

2016年7月13日,类似的剧情再次上演。北师大1962级校友、移民香港的商人邱季端向母校北师大捐赠了6000件瓷器。

这批捐赠品被称为是涵盖了「从两汉魏晋到宋元明清各个朝代和窑口的具有代表性的古陶瓷精品」,也是邱季端先生十年的藏品。

北师大为此举行了一个风风光光的捐赠仪式,还宣布要「建立北师大邱季端中国古陶瓷博物馆」以及「北师大中国古陶瓷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院」,同时启动《中国古陶瓷大典》编写工作。

然而文物界学者对此纷纷提出了质疑。北京科技职业学院文物学院院长李彦君表示:「虽然邱先生究竟捐赠了哪些藏品我们目前无缘得见,但从网上流传的库房图来看,几乎可以说是开门假。

照片中的瓷器几乎全部都是低仿品及当代工艺瓷,很容易辨别。」李彦君所说的「开门假」是收藏界术语,意思是一眼看上去就是假货。

另外李彦君还表示「6000件的数量根本不可能,这比世界各大博物馆收藏的宋元明国宝总数还多。」

对此,邱季端解释说:「对于实际存世的古陶瓷而言,各个博物馆的收藏只是冰山一角,民间收藏才是汪洋大海。」

7月30日,北师大博士生刘昕鹏给北师大校长董奇写了一封公开信,希望学校就此事进行专项调查,并公布调查结果。

8月1日晚,刘昕鹏就被通知前往学校书记李家永办公室面谈。到最后,邱季端捐赠的这6000件文物的详细名单也没有公布,而北师大同样没有做出任何回应。

这事虽然后来悄无声息地没了热度,但邱季端的捐赠之旅还没结束。

2017年1月,邱季端又与台湾东华大学、高雄师范大学、高雄第一科技大学、淡江大学四所高校代表,以及台湾史记文化公司代表,签订了捐赠个人藏品的意向协议,旨在「促进两岸文化交流。」

这一次捐赠的藏品还是以瓷器为主,但也还是一如既往地受到了专业质疑。中国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许勇翔针表示「高校办博物馆、接受捐赠文物,事先必须经过鉴定,这是原则性的问题。」

当然,北师大捐赠事件既不是第一个国宝帮的高校捐赠翻车案例,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2019年,重庆大学被质疑耗资670万建了一座赝品博物馆,馆内有仿制秦始皇陵铜车马的「改装版铜车马」,把一字排开的六匹马改成了四前两后、马力强劲的「越野」版本;

还有高达一米多的「汉代雁鱼铜灯plus」,以及「电镀金镶人工合成绿松石」...而这些藏品,都是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原副院长吴应骑教授捐赠的。

那么究竟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对假「国宝」执迷不悟,甚至连高校们都相继沦陷了呢?或许是因为国宝帮,早就是一个分工明确的巨大陷阱了。

背后阴谋

国宝帮虽然没有严格的组织形态,但暗中也是层级分明的。最上层的成员,他们可能对收藏根本没有兴趣,也并不在乎藏品的真假,所谓「国宝」对他们来说只是一种捞钱的工具。

他们会把自己包装成所谓的大师,造一座表面富丽堂皇、里面全是赝品的博物馆,然后借助名气跟政府交换资源。

一方面大部分政府官员都不太懂文物,另一方面官员们都很乐意看到商人们这么做,毕竟在他们的领导下,有人捐献了价值不菲的文物,这就是政绩。

收藏家马未都曾说过:「有很多人盖一个假博物馆,然后跟政府换土地资源。现在博物馆都成社会的香饽饽了,政府也不一定懂。而且越是假的博物馆,规模还越大。」

还有种更加隐晦的捞钱方式,就是借助大师对文物鉴定来洗钱。只要拼命做高赝品的价格,就可以以此循环,抵押骗贷。

举个例子,大师拿100万买入一堆石头,花10万佣金把石头的价格炒到2000万,这时就可以抵押贷出至少1000万。

2011年,在一场古代玉器专场拍卖会上,北京某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对一套含坐凳的「汉代青黄玉龙凤纹化妆台(含坐凳)」以1.8亿元起拍,最终创下了2.2亿元的玉器拍卖记录。

结果第二年就有一条帖子曝光出来,说所谓的汉代玉凳不过是在江苏制造加工的赝品,成本价仅为50多万。

各界专家也认可该说法,认为汉代根本就没有凳子,当时人们都是席地而坐的,但拍掉的那个汉代化妆台却是含坐凳的。

那么这套拍品,是怎么被炒到这个天价的呢?一个关键人物就是出具鉴定证书的周南泉。

这位76岁的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是业内最著名的玉器鉴定专家之一,拥有中国收藏家协会鉴定委员会常委、中国宝玉石协会常务理事等众多头衔。

面对质疑,周南泉坚定地表示:不能仅仅以「汉代无凳子」就做出赝品的结论,从玉质、沁色、包浆、工艺、纹饰等各方面的综合判断,该器物符合汉代玉器特征,自己的「鉴定结论无误」。

当然了,也有很多人是力挺周南泉的,表示,谁说汉代没有凳子,你看看「四川东汉西王母画像石拓片」是什么?

这套汉代化妆台虽然不一定是赝品,但多年前的另一桩案件却是板上钉钉的「造假捞钱事件」。

2002年,古玩收藏家谢根荣托人将碎玉片串成自制的「金缕玉衣」,邀请了5位国内顶级古董鉴定专家来鉴定,包括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文物鉴定界泰斗史树青等人。

每人给出场费500万元,额外还有小费,最终5位专家给这件赝品定价为24亿,让谢根荣成功从银行贷出了7亿元。最终谢根荣因为诈骗罪判刑15年,5位专家和银行管理层则无任何责任。

不过国宝帮的上层成员也清楚,光是弄几张假的鉴定证书,声量终究有限,局做大了更是有翻车的风险,不如就发动发动民间力量,把局做小做多,让市场更加混乱。

此时,国宝帮中游的成员就登场了。他们一面帮助上层大师造势、增加名气;另一面借助舆论,靠着玩阴谋论来拉拢民间文物收藏者。

他们会说「现在那些所谓的专家,为了让自己的东西保持垄断地位,所以不能承认民间的藏品。拍卖公司也都是小圈子,没关系你送拍是不可能成功的。」

刚才我们说过,马伯庸发文吐槽过赝品聚集地冀宝斋博物馆,而之后很快中藏网就写了一篇严正声明,强调——马伯庸此举「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你马伯庸懂文物吗?你懂历史吗?你保护过一件古董吗?

还有河北省文物局局长不深入调查研究,不履行保护文物的神圣职责,在这次诋毁中华文物的事件中,也站错立场出来帮腔,妄称冀宝斋博物馆的展品没有一件是真的,这就是想推卸保护文物不力的责任

中藏网总裁姚某还说,《三国演义》的故事都是演绎的,可以演绎出三英战吕布,为什么就不能演绎出三英战赵云呢?

没有见过并不等于不存在。专家否认民间藏有大量珍品,就是为了把自己手里的东西卖出高价,所以才否认民间藏有大量相同的东西。这是对文明的亵渎、对历史的犯罪。

冀宝斋博物馆总顾问魏某某也应声称「赵云和刘备、关羽、张飞三英最早不是一伙的,刘备帮袁绍,而赵云是袁绍的对头公孙瓒手下的,你怎么就知道赵云和三英没打过?不打过刘备怎知道赵云是好小伙。这个都不知道真没文化。」

诚然,拍卖圈的确是个小圈子,古董鉴定这行水也很深,有时候专家的话也确实不一定都是全对的,同一物件送到不同的鉴定机构都可能会有不同的鉴定结果。

但对于那些「开门假」的物件,肯定不是编些阴谋论,就能让假的变成真的的。

除此之外,国宝帮的中层们还会放大民间「捡漏」到「国宝」的概率,再搭配提前准备好的鉴定机构和拍卖公司,联合在国宝帮下层的成员们面前演戏。

2017年11月18日,北京中古华通公司隆重举行了一场「量子文物艺术品鉴定仪新闻发布会」。

该仪器的发明者名叫「杨建军」,据介绍,量子文物艺术品鉴定仪所用的科学原理,颠覆了经典物理学和化学的理念,不仅可以对诸如陶瓷器、青铜器、金银器、书画作品、翡翠、玉器等各种材质进行检测,还能得出准确到「年」的文物艺术品的制造时间。

如有必要,还可以对被鉴器物的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予以精确的检测。

哎,这槽点真是多到我都不知道从哪里下口了...这仪器如果是真的,这位发明家杨先生应该喜提当年的诺贝尔奖才对。真是遇事不决量子力学啊。

总的来说,国宝帮早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他们有自己的造假工厂、宣发部门、博物馆、鉴定师、鉴定机构,简直就是一个为民间文物爱好者量身定制的骗局。

那些顶着专家帽子、有着各种头衔的大师,为「国宝帮」背书,这才让无数国宝帮下层成员成为了受害者。

想象一下,一位古玩爱好者起初出于对文物的喜爱,开始在古玩市场中淘宝。但无奈水平不够,被人一忽悠就买下了一批「国宝」,却屡屡被鉴定为赝品,备受打击。

这时忽然有个专家说,这些收藏的都是真的,不仅跟藏友分析历史,还探讨工艺,末了还能弄个鉴定报告出来,藏友受挫的心好像很快又振作了起来。

经历过这轮筛选,这位藏友就算是半只脚踏进了国宝帮。此时等待他的,就是国宝帮上中游精心编织的一个局。

即使他起了疑心,也有专门的鉴定机构出面,来持续洗脑,接着灌迷魂汤。

当他真的相信自己手上的地摊货,就是运气爆棚捡来的国宝漏后,就会不停地参加各类鉴宝会,反复学着专家的口吻,介绍自己的宝贝,希望能将运气变现。

可当他发现,在国宝帮外被鉴定的结果只有「新、纯新」的时候,或许是已经认清事实、但不愿面对,或许是抱着想要击鼓传花、把烫手山芋转让出去的想法,他便会抓狂、愤怒、反驳,说出片头我们看到的种种国宝帮的荒谬言论。

安徽亳州市就曾有一个收藏家,在被三个专家鉴定自己大批藏品都是赝品后,无法面对现实而轻生了。

这些国宝帮的底层成员,有的几乎没有任何文物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误信人言,将赝品当成国宝;有的则抱着强烈的投机心理,想着别人能靠假货捞钱,凭什么自己不行。

其实不管是哪种,当假货的泡泡被戳破时,当击鼓传花再也找不到下一棒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成为了国宝帮精英们控制下的真正的受害者。

0 阅读: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