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咱们有一期视频和朋友们聊到了胰岛素泵,很多医生都把这种装置说得神乎其神,这就为它增添了非常强的神秘感。其实,它的原理并没有那么复杂,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有关胰岛素泵的话题。
胰岛素泵治疗是指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即采用人工智能控制的胰岛素输入装置,通过持续皮下输注的一种胰岛素给药方式; 这种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模拟人体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从而达到更好控制血糖的目的。也正因如此,才会受到很多医生的推崇。
事实上,经典的胰岛素泵由 4个部分构成:含有微电子芯片的人工智能控制系统、电池驱动的机械泵系统、储药器、与之相连的输液管和可埋入患病朋友皮下的输注装置。在工作状态下,泵的机械系统接收控制系统的指令,驱动储药器后端贴紧的活塞,将胰岛素通过与储药器连接的输液管输入皮下,然后经血液吸收发挥降糖作用。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除了经典的胰岛素泵以外,含有连续血糖监测的胰岛素泵、混合闭环胰岛素泵、贴敷式胰岛素泵以及具有低血糖暂停功能和预测低血糖暂停功能的胰岛素泵等新型的胰岛素泵相继问世,有助于进一步优化血糖控制。
聊到这里,一个问题就出现了,这么好的设备适合哪些糖尿病病人使用呢?事实上,胰岛素泵原则上适用于所有需要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病人,主要包括1型糖尿病、计划受孕和已孕的糖尿病妇女或需要胰岛素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需要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需要长期胰岛素替代治疗的其他类型糖尿病。
对于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的1型糖尿病,如血糖控制不佳,可以考虑改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 在老年1型糖尿病患者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同样具有良好的降糖效果, 并能减少低血糖发生 。在儿童和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除了在降糖方面具有优势外,尚能改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合并妊娠及糖尿病患者做孕前准备时均可使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妊娠期间使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可以减少胰岛素用量,使母亲体重增加更少,改善糖化血红蛋白 。
妊娠期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对新生儿的影响尚不明确,有研究显示使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新生儿大于胎龄儿比例较高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还会增加新生儿低血糖的风险。但也有研究显示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能减少新生儿并发症。
在2型尿病患者中,长期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主要用于:
糖尿病病程较长、血糖波动大,虽每日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血糖仍无法得到平稳控制者;黎明现象严重导致血糖总体控制不佳者;频发低血糖, 尤其是夜间低血糖、无感知低血糖和严重低血糖者。当然,2型糖尿病者的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也适合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对于下列朋友,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是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包括:
糖化血红蛋白≥9.0% 或空腹血糖≥11.1 mmol/L, 或伴明显高血糖症状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一定病程,已经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但血糖仍明显升高,糖化血红蛋白≥9.0%,或已起始胰岛素治疗且经过充分的剂量调整血糖仍未达标 ,糖化血红蛋白≥7.0%者,可实施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于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短期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强化治疗, 有助于解除患者的高糖毒性,恢复其胰岛功能,达到临床缓解,有学者报道 1 年的临床缓解率约为 50%。最后,短期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可用于围手术期病人, 围手术期糖尿病病人使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后,相比使用胰岛素皮下注射者,不仅血糖控制更好,同时能显著降低术后感染率、促进伤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
聊到这里,一个问题不知道朋友们有没有想过,胰岛素泵到底应该如何设定呢?总不能天天跑医院吧?张医生的意见是,使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前,首先要根据个人的的具体情况确定每日的胰岛素总量。
对此前未接受过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病人,初始剂量通常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每日总量(U)=体重(kg)×(0.2~0.4 U/kg);已接受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病人,每日总量=用泵前每日胰岛素用量× 80%,可以根据病情酌情增减。
一般而言,基础输注量占全天胰岛素总量的 40%~60%,可以按需将 24 h 分为若干个时间段,分别设置不同的输注速率。餐前大剂量通常按照 1/3、1/3、1/3 分配。带泵初期应严密监测血糖,根据血糖变化调节胰岛素泵的设置,包括基础输注量和各个时间段的输注率以及餐前大剂量。操作还是比较复杂的,最好是和医生建立密切的联系。